这件事是省委的意见,由省委组织部主导的,所以市委组织部自然也不敢怠慢。
市委组织部部长周连城忙表态说:“这是大好事啊,上级组织和媒体宣传我们建安的党员干部,树立建安的典型,我们求之不得。我表个态,市委组织部将全力支持,全力配合。胡步云同志离开兰光县的时候,我是亲眼见到兰光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很多人流泪了,我是深感震撼的。市委组织部专门为此整理了一个材料,还发了简报的。这次市委组织部也可以派人参加。”
市委宣传部部长江文也说:“我们宣传部门也将全力配合,我建议市里各家媒体抽调精干力量参与其中,宣传我们建安的典型,市级媒体义不容辞。”
王新的目光扫视一圈会议室,问道:“胡步云同志本人呢?怎么没看到他,他应该很忙吧?”
杨建兴立刻道:“步云同志应该在办公室,我马上让人通知他过来。”他朝秘书岳西安使了个眼色。
没过多久,胡步云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穿着普通的夹克衫,脸上没什么表情,步伐沉稳地走进来,与王新及采访组的几位主要成员一一握手,礼节周到,但态度平淡,远没有杨建兴和孟长江那般热络。
“王部长好,各位领导好。”胡步云的声音不高,听不出什么情绪。
王新热情地拍了拍胡步云的肩膀,笑道:“步云同志,辛苦了,你这次可是在火线上立了大功啊,省委领导对你的事迹非常重视,指示我们一定要好好总结学习。这不,我把政研室和组织部的笔杆子,还有省里和京都的记者朋友们都带来了,就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你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今天就先找你们市委的领导了解一下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分赴市直部门和兰光县,深入采访、挖掘你的事迹了。”
胡步云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了一个笑容,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拿着笔记本、录音笔和摄像机的记者,没有说什么客套话,只是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杨建兴见状,立刻接过话头,开始详细介绍胡步云在兰光县的政绩和火灾救援及后续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尤其肯定了胡步云分三步走、政企结合建设消防站所的策略,语气抑扬顿挫,充满了赞誉之词。孟长江也不时插话补充。采访组的成员们认真地记录着,记者们的镜头也频频对准胡步云。
胡步云坐在那里,身体微微后靠,他听着杨建兴和孟长江的溢美之辞,脸上既没有激动,也没有谦逊,甚至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当杨建兴说到“步云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深入火海救出群众杨益民,手臂被灼伤……”时,胡步云的目光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自己挽起袖口下还贴着纱布的手臂,随即又垂下眼帘,仿佛在听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王新注意到了胡步云的沉默和冷淡,等杨建兴告一段落,他微笑着看向胡步云:“步云同志,你自己也谈谈?尤其你在兰光县的工作,是宝贵的经验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胡步云身上,记者们更是竖起了耳朵,录音笔齐刷刷地对准他,等待他的“精彩感言”。
胡步云抬起头,目光在王新脸上停留了一瞬,又扫过那些充满期待的记者,缓缓开口:“王部长,各位记者朋友。感谢组织和媒体对我的关心和肯定,我在兰光县工作的时间不长,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工作,作为县委书记,我有责任带领兰光县改变发展落后的现状,文旅兴县只是找准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路子而已,这些工作我不做,自然有别人来做。
再说,也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尤其是在杨书记和孟市长的全力支持下完成的,也是在全县干部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情况下完成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至于在火场救人嘛,那完全是出于本能,当时情况紧急,消防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顶着火头,就近的攻坚组人手不够,我就跟着下去了。就这么简单。在现场,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没把自己当成领导,更没想以此宣扬自己所谓的先进事迹,我也不知道这事怎么就被京都的媒体知道了,给我报道出去,实际上给我造成了很大压力,一下把我推到风口浪尖,让我感到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