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现在目前被西线盟军和东线苏军围攻的情况,结合库尔斯克前线不断后退的情况。
希儿打算继续增产,同时他会尽量安排回到柏林,配合戈培尔宣布正式的帝国初步动员,谷鼓舞民众们的士气,将德意志在众人皆知的情况下转变到初步的战时状态。
对民众们的限制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他不是傻子,知道如果一步到位的话,德国很大概率可能会像当初一战时那样,从内部开始厌恶战争,从而导致前线战争的总体性的失败。
听着通风风扇发出的嗡嗡嗡的声音,希儿只感觉自己的耳朵有些痒,他坐在自己简易的办公桌前,看着施佩尔给自己定制的第三阶段的元首令。
这纸命令的条款是施佩尔熬夜三天尽可能在德国可以接受不会反弹的范围内制定的,同时也确保占领区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反弹,保持德意志总体经济的平稳,也保持民众们对于战争的信心。
施佩尔对此可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各方面都尝试做到了完美。
希儿看着手上这张施佩尔尽心尽力花了三天所做出来的计划书,一只手拿着这张计划书,另一只手轻轻叩击着桌面,缓缓的思考着。
“第一条命令。”
“战时生产总动员法案第三部改版。”
“要求帝国境内及占领区内所有的军工厂,在现有已经提升两次15%的基础上,再次增产25%,工人从每周现在工作的70个小时,变成每周工作84个小时,变成两班轮着倒,确保机器一直都不停歇。”
施佩尔还特意批注一句话,确保工人得到的补给绝对不能变少,反而要增加15%,不能因为工时增加而削减,反而要增多。
希儿明白这不是因为出于仁慈,而是因为饿着肚子的工人们没办法执行这种极限的命令,况且他们还要照顾家庭,也同样要小心苏联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的平稳。
他的目光继续往下挪移。
“第二条命令,欧洲营的补充计划。”
“批准组建更多的‘欧洲营’送往前线,辅助前线正规部队作战,负责挖掘战壕,构建防御工事,参与简单防御作战,同时命令也同样写道。”
“在东方占领区同样招募更多的当地辅助人员帮助德军进行作战,关于那个被俘后一直拒绝与德军合作的弗拉索夫可以送到集中营,反正经过拷打的他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可以给俄罗斯东方军找愿意合作的苏联军官,授军衔为中将,享受与德国中将同等的待遇…”
“第三条,占领区的资源征收法案。”
特别是针对法国,施佩尔做了明确的标注,因为法国地盘比较大,经得住德军折腾,其他占领区国家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
“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尽量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原材料,工业半成品及钱,特别是针对法国的一些资源收割要更加严苛一些…”
这意味着法国首当其冲的开始被德国更残酷,更无情的继续剥削着。
“第四条,对于征兵扩大化…”
“征召更多德意志的士兵,年龄放宽到20岁以下,维持在19岁左右,训练更多的在23年,24年出生的青年人充当士兵,准备随时征召入伍,同时…”
希儿看着自己手上这份第三版的动员计划书,时而紧皱眉头,时而认同的点点头。
总的来说,施佩尔的这一份计划书让他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在某些方面他依旧有些保守,不过希儿也知道自己的老伙计是在考虑德国经济的问题,他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也就不稍作修改了。
施佩尔是这方面的专家,况且现在第三版的帝国动员法案已经算是满足目前前线的需求了。
等到自己回到柏林,配合着戈培尔再次进行一次演讲,稳定一下民心…宣读帝国初步动员…到时候接下来的第四版,第五版的动员法案更容易的实施。
未来打败苏联也更加的容易一些…
德意志绝对不能失败,这次的战斗,德意志不能再失败了,20年前这里经过惨痛的失败,20年后,德意志必须要胜利!必须要给自己争出来阳光下的地盘!
自己大德意志的梦想,大日耳曼尼亚的梦想也必须得实现!
想到这里,希儿感觉自己浑身都已经通透了,不再犹豫,拿起桌上的钢笔在这第三版的元首令上洋洋洒洒的签下自己的大名。
这个将无数人推向深渊的命令,就这样简单且快速的签完了。
这张命令和不久之后希儿与戈培尔的演讲,被视做德意志总动员的序幕。
战争以更快的速度滑向深渊,德意志也是如此…苏德双方更加残酷血腥的战斗也慢慢的到来。
签完命令后,希儿靠在椅子上,他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斗。
法国有沿海岸筑成的大西洋防线,海岸线上有足足三道厚实的防线,意大利那边有凯塞林正在罗马附近构建新的一条防线,涌来阻挡盟军前进的部队,意大利半岛的战况也还算顺利。
意大利配合着德军前去支援的部队跟登陆的盟军暂时打的有来有回的。
唯一要处理的就是东线的问题,东线的情况十分的严峻,苏军积累的武器装备,人员储备都在隆美尔的报告中昭然若揭,整体的防线都在不断后退。
不止是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也不断在慢慢后撤,从各种汇总战况的希儿也明白此时的情况多么危机,经过莫雷尔将近七个月的精心保养,他的脑袋不再浑浑噩噩,情绪上也没有太大的波动,也不是原历史那个留着哈喇子四处发癫的哈气希儿。
对于目前的情况,希儿的心里都清晰的明白,所以他也做了自己能做的最有效的策略,尝试着给苏军造成更多的损失,逼迫他们不得不在第聂伯河一带停止进军,然后尝试积攒力量发起大规模反攻。
这一套下来,苏联这些积攒的军队肯定会损伤过半,到时候德意志又有很大获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