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这一问,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
贾似道脸上笑容微僵,随即恢复如常:“回吴相,郭大侠今日有要事在身,未能前来迎接。”
吴潜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哦?本相奉皇命而来,郭大侠竟连面都不露?”
赵葵见状,连忙上前解释:“吴相有所不知,郭大侠确实有紧急军务。”
\"昨夜江北传来军情,郭大侠等人正在商议对策。\"
吴潜的目光扫过人群,带着几分审视与倨傲。
他久在朝堂,见惯了趋炎附势之徒,此时刻意提及郭靖,便是想先杀杀这江湖第一大侠的锐气。
但此时郭靖不在现场,也只好暂时作罢。
吴潜微微颔首,语气平淡:“郭大侠坐镇襄阳多年,劳苦功高。”
“只是江湖草莽终究是江湖草莽,不懂朝廷规矩,往后还需收敛些才是。”
这话既点了郭靖的身份,又暗讽他不懂尊卑,周围官员皆面露异色。
贾似道心中暗喜,正要看郭靖如何应对,却听赵葵轻笑一声:“吴相此言差矣。”
“郭大侠守护襄阳十余年,麾下将士多是江湖儿女。”
“不过,也正是这些‘不懂规矩’的好汉,才让蒙古铁骑难越雷池一步。”
赵葵言辞温和,却字字在理,既捧了郭靖,又暗指吴潜本末倒置,同时又顾全了吴潜的面子。
吴潜环视一周,冷哼一声,“既然郭大侠不在,那杨过呢?”
贾似道额头渗出细汗,郭靖为人敦厚,奚落几句或许无妨,可若换做杨过,这结果可就难说了。
自己虽想弄死吴潜,可却不能在襄阳动手。
想着杨过当时的言语,贾似道有些语结:“杨教主他...他...”
“杨过说他怕忍不住宰了你,所以不来。”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从人群中传出。
这话一出,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皆在心中想着,这是何人,竟是如此大胆,敢当面狂言要宰了钦差。
吴潜脸色铁青,目光如电般扫向声音来源:“何人如此大胆?”
只见一名身着桃红衣衫的少女从人群中走出,正是匆匆返回襄阳的郭芙。
原本夫妇二人在人群中看着热闹,可听着吴潜言语中对父亲的挤兑,郭芙哪还能忍得住?
当即出声回怼了吴潜,身旁的耶律齐想要阻拦已是不及。
“好说,本姑娘郭靖之女郭芙。”郭芙昂首挺胸,丝毫不惧吴潜凌厉的目光。
“杨大哥原话就是如此。”
“芙妹!”耶律齐急忙上前,向吴潜拱手致歉,“吴相恕罪,内子年幼无知,言语冒犯......”
吴潜抬手制止耶律齐的话,盯着郭芙看了半晌,忽然笑了。
只是他的笑容却不达眼底:“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
“你父亲就是这般教导你与朝廷命官说话的?”
郭芙正要反驳,贾似道急忙插话打断:“吴相息怒,郭姑娘自幼在江湖长大,不懂朝廷礼仪...”
“贾大人不必解释。”吴潜淡淡道,“本相倒要看看,这襄阳城中,是朝廷的规矩大,还是江湖的规矩大。”
说罢,他不再理会郭芙,径直向城内走去。
贾似道与赵葵对视一眼,连忙跟上。
待吴潜走远,耶律齐才低声责备道:“芙妹,你太冲动了!吴潜毕竟是当朝右相...”
“我说的是实话嘛!”郭芙撅着嘴,“杨大哥确实这么说的啊!”
“再说,那吴潜一来就摆架子,爹爹和杨大哥为守襄阳出生入死,他凭什么......”
“好了好了。”耶律齐无奈地摇头,“咱们先回府,将此事告知岳父岳母。”
郭府内。
郭靖听完女儿讲述,眉头紧锁:“芙儿,你太不懂事了。吴潜毕竟是朝廷重臣......”
黄蓉却轻笑一声:“我倒觉得芙儿做得对。吴潜此来,摆明了是要给咱们下马威。”
“所以我才不让你去相迎。”
“蓉儿......”郭靖欲言又止。
黄蓉拍拍丈夫的手:“靖哥哥,朝廷中的弯弯绕绕你不懂。”
“吴潜与贾似道势同水火,咱们夹在中间,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牺牲品。”
杨过坐在一旁,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郭伯母说得是。”
“吴潜此来,名为主持英雄大会,实则是冲着贾似道与咱们来的。”
“而咱们,是被他们当做了权力斗争中的棋子了。”
“确实如此,如今贾似道与吴潜反目,”黄蓉点头,“加上他与蒙古人不清不楚......”
正说着,一名家丁匆匆进来:“老爷,夫人,钦差派人来请,说是要商议英雄大会之事。”
郭靖起身:“我这就去。”
黄蓉拉住他:“靖哥哥,我陪你一起去。”
杨过也站起来:“我也去会会这位吴相。”
黄蓉摇头:“过儿,你与吴潜已有嫌隙,此时见面恐生事端。”
“公孙姑娘已经到来,你不如先留在府中与她说明其中利害。”
杨过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若有变故,郭伯母随时派人通知我。”
郭靖夫妇来到吴潜下榻的驿馆,只见厅内已坐满了襄阳文武官员。
吴潜高坐上首,见郭靖进来,微微颔首:“郭大侠终于来了。”
郭靖抱拳行礼:“吴相,郭某因军务耽搁,未能远迎,还望海涵。”
吴潜摆摆手:“郭大侠为国操劳,本相理解。”
他示意郭靖夫妇入座,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本相听闻郭大侠与杨教主似乎对英雄大会颇有微词?”
黄蓉笑道:“吴相误会了。”
“靖哥哥与过儿对英雄大会全力支持,只是对某些细节有所疑虑。”
“哦?”吴潜挑眉,“既是有所疑虑,还请郭大侠直言。”
黄蓉不卑不亢:“英雄大会本是江湖盛事,如今两国朝廷介入,恐会因规矩不同,而生出诸多掣肘。”
“毕竟江湖教技的规矩......”
吴潜打断道:“正因是两国合理举办,朝廷才更要彰显威仪。”
“本相此来,就是要让那些蛮夷见识我大宋的强盛!”
郭靖沉声道:“吴相,蒙古人狼子野心,此次英雄大会恐有......”
吴潜不以为然地开口打断:“郭大侠过虑了。”
“英雄大会是两国武者间的比武教技,是我大宋武林高手展示风采的大好时机。”
贾似道在一旁附和:“吴相高见。下官以为,英雄大会亦是展示我朝武备的良机。”
“若能震慑蒙古,或可延缓其南侵步伐。”
吴潜满意地点头:“贾大人此言甚合本相心意。”
他看向郭靖,“郭大侠,本相听闻你与蒙古四王爷有旧?”
郭靖坦然道:“郭某幼时在蒙古长大,与忽必烈确实相识。”
“甚好。”吴潜抚掌,“本相已收到蒙古国公函,蒙古使节将在今日渡江前来襄阳。”
“届时就由郭大侠负责接待忽必烈,务必让他见识我大宋的强盛!”
黄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吴相,此事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吴潜反问,“郭大侠忠勇无双,又同使节有旧,由他前去接待最合适不过。”
“就这么定了。”吴潜不容置疑地挥手。
见吴潜这般说法,贾似道与赵葵对视一眼,随后各自摇头。
离开驿馆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吴潜这是要把你架在火上烤啊。”
郭靖不解:“蓉儿何出此言?”
黄蓉叹息:“他明知你与蒙古国水火不容,却偏要你去接待忽必烈。”
“若你态度强硬,他会说你破坏两国和谈;若你态度温和,他又会说你与蒙古勾结......”
郭靖这才恍然:“原来如此。那咱们该如何应对?”
黄蓉沉思片刻:“吴潜此来不善,咱们需早做准备。”
“咱们先回府,到时寻机再与贾似道、过儿他们商议对策。”
夫妇二人匆匆赶回府中之时,公孙绿萼正在程英、陆无双陪同下在后院与杨过夫妇叙话。
公孙绿萼脸色苍白,眼中含泪,“师父,弟子不孝,给师门惹来麻烦...”
小龙女轻声宽慰她:“萼儿不必如此。此事与你无关。”
绿萼摇头,泪如雨下:“若非弟子父亲...清灵子道长也不会...”
杨过打断她:“绿萼,你父亲所作所为,与你无关。”
“咱们正在设法营救清灵子,你不必自责。”
绿萼却坚定地抬头:“师父,我...我想去见父亲。”
“不行!”杨过断然拒绝,“你爹心狠手辣,早已是六亲不认,你若是前去,肯定是凶多吉少。”
绿萼凄然一笑:“我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再狠毒,也不会...”
“你错了。”杨过沉声道,“他要我拿你去交换清灵子,是因为你对他还有用处!”
“可一旦你失去利用价值,他定是不会放过你的!”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绿萼瞪大眼睛:“师公,你说什么?”
杨过索性直言:“你爹亲手杀死柔儿,以换取你娘手中的情花解药,但他事后又对娘痛下杀手。”
“由此来看,你爹他行事,皆是以他自己为先,又如何会在意你是否是他女儿?”
绿萼身形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小龙女连忙扶住她,责备地看了杨过一眼:“过儿!”
杨过摇头:“绿萼,你绝不能去见公孙止。”
匆忙返回的黄蓉见状,岔开话题:“好了,过儿,此事容后再议。”
“公孙姑娘一路劳顿,还是让她先休息一番。”
她转向耶律齐,“齐儿,芙儿呢?”
耶律齐苦笑:“芙妹自知闯祸,怕您与岳父责罚,躲在房里不敢出来。”
黄蓉无奈摇头:“这丫头......”
“若是真要责罚她,方才便......”
说到此处,黄蓉想起自己的来意,当即将吴潜的安排告知杨过。
杨过冷笑一声:“这老狐狸果然没安好心。”
小龙女轻声道:“过儿,朝廷势大,硬碰硬恐非良策。”
黄蓉点头:“龙姑娘说得是。咱们需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杨过冷笑道,“吴潜与忽必烈两人在同一日抵达襄阳。”
“若说这只是巧合,我却是不信的。”
黄蓉轻抚额头,“你是说,吴潜与忽必烈早已勾结?”
“嗯,贾似道卫队中的暗子已经招供。”
郭靖大惊,“过儿,这么说来,由我接待忽必烈也是他们计划的一环?”
“想来是的,”杨过点头示意,“不过,郭伯伯负责接待忽必烈,对咱们倒也是个机会。”
“过儿,你是想......”
杨过想起当时忽必烈对待郭靖的态度,“相见之时,忽必烈必定会极力拉拢郭伯伯。”
“郭伯伯可以乘机向忽必烈探听一番。”
黄蓉点头,“第一次相见,靖哥哥只要虚与委蛇,倒是容易过关。”
“只要不答应,不反对,便让人找不到咱们的破绽。”
“不过,郭伯伯,”杨过欲言又止,“不可食用忽必烈提供的食物。”
郭靖不解,“过儿,这是否有些过于小心了?”
“靖哥哥,过儿说的是,”黄蓉接过话茬,“小心驶得万年船,多做防备并非坏事。”
“郭伯伯,周伯通与清灵子在山洞发现的那几个木箱。”
“我怀疑便是对方准备的后招,万一......”
“万一对我下毒?”郭靖一脸笑意地看着杨过,随即开口解释。
“过儿,郭伯伯早年有些奇遇,如今是百毒不侵,便是吃下毒药,也不会有事。”
黄蓉想起当年之事,不由莞尔,“过儿,确实如此,当年你郭伯伯....
杨过听了暗暗吃惊,毕竟前世自己并不知晓此事。
恰在此时,忽有下人来报:“老爷,蒙古使节忽必烈已开始渡江,钦差遣人来请老爷前去码头相迎!”
郭靖眉头一皱:“忽必烈?他来得倒是好快。”
“郭伯伯,那咱们便一道去码头见见这位四王爷。”
襄阳码头。
吴潜领着着贾似道赵葵以及一干襄阳城文武官员,正在等候。
贾似道目光在江面挂着使节旌旗的战舰与吴潜身上来回游移。
片刻后,贾似道挪动脚步靠近吴潜,压低声音,“相爷,忽必烈是蒙古王爷,若是咱们......”
吴潜抬手打断:“贾大人,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
“此话莫要再提。”
贾似道低眉应了一声,“下官知错。”
只是他眼中的凶光却再也藏不住。
因为他已经能确定,自己方才感觉的阴谋必定是真的。
而吴潜与忽必烈一定早有勾结。
混迹官场多年,他可不会相信巧合。
只是他此时还摸不透吴潜到底打的是何主意。
是要对郭靖、杨过等人下手,还是要借机除掉自己。
彻底将他这个知晓些许内情之人铲除。
看来,自己要想不处于被动的境况。
还是要找机会前去寻找郭靖与杨过等人商议一番才行。
如此想着,贾似道的脚步悄悄向着一旁的赵葵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