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南阳城外的官道上,两匹骏马并辔而行。
郭芙一身杏黄色劲装,腰间悬着长剑,发髻高高束起,显得英姿飒爽。
她初次离开父母行走江湖,只觉一路所见皆是如此新奇。
跨坐在马背的她不时转头四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齐哥,咱们真的要去找明教义军吗?”郭芙压低声音问道,却掩饰不住语气中的雀跃。
耶律齐勒住缰绳,让马儿放慢脚步。
他身着深蓝色布衣,腰间挂着长剑,面容沉稳:“芙妹,行走江湖最忌招摇。”
“况且此行是去与公孙右使汇合,自然是要去见见明教义军的。”
郭芙撇撇嘴:“要是在襄阳就好了,只要报出咱们的名号就是,哪还用得着四处寻找接头人?”
耶律齐无奈地摇头:“芙妹,出了襄阳城,江湖险恶远超你的想象。”
“蒙古人的探子遍布各地,咱们必须谨慎行事。”
郭芙不以为然地轻哼一声,双腿一夹马腹,催马向前奔去。
轻风拂面,她只觉得心胸豁然开朗。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行走江湖,没有父母的管束,没有家规的约束,只有无尽的自由与期待。
耶律齐望着妻子欢快的背影,嘴角不自觉扬起一丝笑意。
他策马跟上,心中却暗自警惕,他曾是蒙古高官家眷,太清楚蒙古占领区的危险了。
二人离开宋境已有几日,进入蒙古控制区域活动,一切都要以保证自身安全为上。
看着官道渐渐荒芜,路旁不时可见废弃的村落和田地。
郭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困惑与不安。
“齐哥,这些村子怎么都空了?”郭芙指着一处断壁残垣问道。
耶律齐神色凝重:“蒙古人征税极重,百姓不堪盘剥,要么逃亡,要么...”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郭芙已经明白了言下之意。
正说话间,前方传来一阵哭喊声。
耶律齐立即拉住郭芙的手腕,示意她下马。
二人悄悄靠近声音来源,躲在一处土坡后观察。
只见十余名蒙古士兵正围着一户农家,为首的百夫长手持马鞭,狠狠抽打一名跪地求饶的老农。
旁边一名少女被两名士兵按住,哭得撕心裂肺。
“老东西,交不出税银,就拿你女儿抵债!”百夫长狞笑着,又是一鞭抽下,老农背上顿时皮开肉绽。
郭芙看得怒火中烧,右手已经按在剑柄上。
耶律齐急忙按住她的手,摇头示意不可轻举妄动。
“齐哥!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欺凌百姓?”郭芙压低声音质问,眼中几乎喷出火来。
耶律齐沉声道:“芙妹,如今咱们身处敌境。”
“加上对方人多势众,贸然出手不但救不了人,反而会害了更多村民。”
他指了指远处,“你看那边。”
郭芙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村落各处都有蒙古士兵的身影,至少有五六十人。
她咬了咬嘴唇,眼中满是不甘。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的军官高声喝道:“住手!王爷有令,不得无故欺凌百姓!”
那百夫长悻悻地收起鞭子,朝地上啐了一口:“算你们走运!”
说罢挥手带着士兵离去。
郭芙长舒一口气,却见耶律齐眉头紧锁:“齐哥,怎么那些人走了,你反倒不高兴了?”
耶律齐低声道:“蒙古军纪严明,怎会突然有军官前来制止?咱们跟上去看看。”
二人远远尾随那队蒙古士兵,来到一处军营外。
只见先前那百夫长正与制止他的军官交谈,脸上竟带着谄媚的笑容。
军官从怀中掏出一袋银子扔给他,百夫长连连点头哈腰。
“这是...”郭芙疑惑不解。
耶律齐冷笑:“苦肉计罢了。”
“先前那百夫长是汉人装扮,而这军官却是身着蒙古长袍。”
“看来是蒙古人故意演的这出戏,好让百姓以为他们军纪严明,实则暗中纵容部下作恶。那军官多半是来收取'孝敬'的。”
郭芙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她从小在襄阳长大,虽知蒙古人凶残,却从未亲眼目睹这等卑劣行径。
离开村庄后,郭芙一直沉默不语。
耶律齐知道她心中震撼,也不多言,只是默默在前引路。
傍晚时分,二人来到一处山谷。
耶律齐突然停下脚步,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向空中抛去。
铜钱落地发出清脆声响,片刻后,树丛中走出两名身着粗布衣衫的中年乞丐。
\"可是耶律公子?\"其中一人抱拳问道。
耶律齐点头:“正是。明教公孙右使在何处?”
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公孙右使等候多时了,请随我来。”
郭芙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个看似普通农夫,实则眼神锐利。
几人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前。
洞口站着一名身材清瘦的中年道士,正是明教右使公孙清。
“耶律公子,郭姑娘,一路辛苦了。”公孙清拱手相迎,目光在郭芙身上停留片刻,似有疑虑。
耶律齐会意,笑道:“公孙右使放心,芙妹虽初入江湖,但武功不弱,绝不会误事。”
公孙清这才释然,引二人进入山洞。
洞内空间颇大,点燃了数十支蜡烛,照得通明。
令郭芙惊讶的是,洞中竟躺着二十余名伤员,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浑身缠满绷带,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血腥气。
“这些是...”郭芙捂住口鼻,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都是在夜袭水寨时与蒙古人交战中负伤的义军兄弟。”公孙清沉声道。
“眼下缺医少药,只能勉强维持性命。”
正说着,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青年男子从伤员中站起,朝他们走来。
郭芙惊讶地发现,这人竟是杨过的弟子孟珙。
“孟珙?你怎会在此处?”郭芙失声问道。
“我是义军主帅,自然要在此处。”他转向耶律齐,“耶律公子,多谢丐帮兄弟送来的药材,救了不少弟兄性命。”
耶律齐摆手:“孟兄弟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抗蒙大业出力。”
郭芙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义军,心中翻涌起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她从小听父母讲述要抵御蒙古入侵之事,却从未真正理解其中的残酷与艰辛。
夜深人静时,伤员们大多睡去。
郭芙坐在洞口,望着满天星斗,手里把玩着腰间的长剑,百无聊赖地踢着脚下的碎石。
“第一次见这种场面?”耶律齐不知何时来到她身旁,递过一壶清水。
郭芙接过水壶,轻声道:“齐哥,他们一直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一旁的孟珙笑了笑:“比起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我们已经算幸运了。”
他指着洞内,“那个断了右臂的小伙子,全家都被蒙古人杀了;那个腿上中箭的老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村子被烧成白地...”
郭芙听着,眼眶渐渐湿润。
“芙妹,你不必自责。”耶律齐仿佛看透她的心思,“岳父岳母将你保护得太好,是他们的慈爱。”
“如今你亲眼所见,却是这世间的真实状态。”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公孙清立刻警觉地站起,示意众人戒备。
片刻后,一名明教弟子领着十余人匆匆进入山洞,其中一名绿衣女子分外显目。
“绿萼师妹!”孟珙惊喜地叫道。
公孙绿萼同一窟鬼等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与忧虑。
她匆匆向众人行了一礼,便急切地问道:“我师父在何处?她在信中说有要事商议,让我速到襄阳相见。”
郭芙不假思索道:“龙姑娘和杨大哥都在襄阳。”
“对了,清灵子道长被你爹抓走了,说是要杨大哥拿你去交换呢!”
此话一出,洞内瞬间寂静。
公孙绿萼脸色刷地变白,身形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耶律齐责备地看了郭芙一眼,孟珙急忙上前扶住公孙绿萼。
“芙妹!你......”
耶律齐话未说完,公孙绿萼已经挣脱孟珙的搀扶。
“孟师兄,我爹...他又做了什么?”绿萼声音颤抖,眼中泪光闪烁。
孟珙叹了口气,示意众人退开,给绿萼留出空间。
公孙清简要地将清灵子被俘之事告知,绿萼听完,泪水已经滚落脸颊。
“我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她喃喃自语,突然转身就要往外走,“我这就去找我爹,换回清灵子道长!”
“且慢!”耶律齐拦住她,“公孙姑娘切莫鲁莽,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既然龙姑娘在信中并未提及此事,想来是已有应对之法。”
公孙清点头,“公孙止心狠手辣,就算你去了,他也未必会放人。”
“到时可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绿萼摇头,泪眼婆娑:“那是我爹...他既点名要我去,那他就不会伤害清灵子道长。”
“我不能让师父为难...”
郭芙此刻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急忙上前:“绿萼姐姐,对不起,我不该贸然说出来的。”
“我与齐哥出门时,杨大哥他们已经在商量对策了,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绿萼凄然一笑:“郭小姐,这不怪你。我爹造的孽,终究要由我来偿还。”
就在争执不下之际,洞口突然传来一个清冷的女声:“公孙师妹且慢。”
众人回头,只见陆无双与程英不知何时已站在洞口。
说话的正是程英,她身旁的陆无双手按剑柄,神色凝重。
“程姐姐!”郭芙惊喜叫道。
程英向众人点头致意,走到绿萼面前:“公孙姑娘,你此刻独闯敌营,非但救不了人,反而会让局面更加复杂。”
陆无双也劝道:“是啊,你爹诡计多端,他要见你,只怕也是没安好心。”
“你若是独自去了,岂不是正中他下怀。”
耶律齐附和道,“公孙姑娘,你父亲目的在你。”
“若是你真这么做,那无异是自投罗网啊!”
孟珙开口劝道,“既然师父他们已有对策,师妹不如先回襄阳,再从长计议。”
绿萼却固执地摇头:“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那毕竟是我亲生父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越陷越深。”
“若能用我换回清灵子道长,再劝我爹回头,也算...也算尽了一份孝道。”
孟珙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公孙师妹,孝道不是要你愚孝。你父亲投靠蒙古,残害同胞,已是国之大敌。”
“你若此时前去,不但救不了他,反而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
绿萼闻言,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步。
程英趁机上前握住她的手:“孟将军说得极是。”
“况且你若是有个闪失,到时你师父他们要面对的局面,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樊一翁沉默半晌,终是忍不住开口,“师妹,你想想师母曾经的遭遇。”
“就该明白师父早已不是当初的师父了。”
听到此话,公孙绿萼终于崩溃,扑在程英肩头失声痛哭。
众人见状,无不心生怜悯。郭芙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眼中满是自责。
耶律齐拍拍妻子的肩膀,低声道:“芙妹,以后说话要三思。”
郭芙咬着嘴唇点头:“我...我知了。”
最终,在众人苦劝之下,公孙绿萼勉强同意先回襄阳见师父。
一行人简单收拾后,趁着夜色启程。
郭芙跟在队伍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充满伤痛的山洞。
就在公孙绿萼等人返回襄阳时,襄阳城南门大开,贾似道率领文武官员列队相迎。
吴潜的仪仗缓缓而来,这位当朝右丞相年约六旬,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下官参见吴相。”贾似道上前行礼,低垂的脸上堆满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吴潜微微颔首:“贾大人不必多礼。本相奉旨前来,主持英雄大会事宜,还望贾大人多多配合。”
贾似道心中暗恨,面上却不露分毫:“吴相言重了。下官自当全力配合。”
吴潜微微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赵葵,“赵大人,虽皇帝之意是以老夫为首。”
“但赵大人也不能懈怠,还是要与贾大人共同协助本官,办好差事!”
赵葵拱手回应,“相爷客气,下官自当尽力。”
“吕文德还未返回襄阳吗?”
一旁的吕文焕出列,“回吴相,吕大帅正在巡视辖内防务,归期未定!”
吴潜大度地摆手,“无妨!”
又将目光看向贾似道,“有劳贾大人为本相介绍一下,哪位是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