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淮南王刘长被废,徙锢蜀中,行至中道,沿途各县送押刘长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刘长对仆人说:“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左右的人听着这话,只恐淮南王刘长自己寻死,于是格外加防。但是刘长已经愤不欲生,任凭左右进食,却是水米不沾,竟至活活饿死。

左右看管的人尚没有察觉到情况,直到雍县地方,县令揭开车上封条,验视刘长的时候,才发现刘长早已僵卧不动,毫无气息了。其母赵姬负气自尽,刘长亦如此,毕竟是有些遗传性的。

于是县令打开封监车的门,把淮南王刘长的死讯上报汉文帝。汉文帝刘恒听说后,不禁恸哭失声,这个时候,刚好袁盎进来,汉文帝刘恒流涕与语道:“我悔不用你的劝告,终致淮南王饿死道中。”

袁盎于是劝解安慰道:“淮南王已经身亡,咎由自取,陛下不必过悲,还请宽怀。”

汉文帝刘恒道:“我只有一弟,不能保全,总觉问心不安。”

袁盎接口道:“陛下以为未安,只好尽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

袁盎出此言,失了分寸,实在过激,后来不得其死,已兆于此。

汉文帝刘恒一想,此事与丞相御史,究竟没什么干涉,未便加诛。惟刘长经过的县邑,所有传送诸吏,及馈食诸徒,沿途失察,应该加罪,当即诏令丞相御史,派员调查,共得了数十人,一并斩首在街市。冤哉枉也。

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孝文帝八年(前172年),汉文帝刘恒怜悯其弟淮南王刘长,刘长有儿子四人,年龄都是七、八岁,于是封其子刘安为阜陵侯,其子刘勃为安阳侯,其子刘赐为阳周侯,其子刘良为东城侯。

但民间尚有歌谣云:“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汉文帝刘恒有时出游,得闻此歌,明知暗寓讽刺,不由的长叹道:“古时尧舜放逐骨肉,周公诛殛管蔡,天下称为圣人,无非因他大义灭亲,为公忘私,今民间作歌寓讥,莫非疑我贪得淮南土地么?”

于是追谥刘长为厉王,令刘长之子刘安袭爵,仍为淮南王。惟分衡山郡封刘勃,庐江郡封刘赐,独刘良已死,不复加封,于是淮南析为三国。

长沙王太傅贾谊,得知此事,连忙上书谏阻道:“淮南王悖逆无道,徙死蜀中,天下称快。今朝廷反尊奉罪人子嗣,势必惹人讥议,且将来伊子长大,或且不知感恩,专想为父报仇,岂不可不考虑!”

汉文帝刘恒没有听从贾谊的建议,惟言虽然不用,心中却记念不忘,因此特意遣使者前去召传贾谊。贾谊应召到来,刚好汉文帝祭神之礼完毕,于是静坐宣室之中。宜室即是未央宫的前室。待贾谊行过了礼,汉文帝刘恒先是关怀慰问了贾谊,让他和自己同坐,一边用食一边议论起来。

汉文帝刘恒问贾谊,说道:“贾谊,你说这众神居于何处?是天堂之上,还是东岳泰山?”

贾谊闻言,想了想,回答说:“按照先人们所说的,有的居住在天庭,有的居住在泰山。”

汉文帝刘恒又问,说:“那么,那些鬼魅他们又居住在哪里?”

贾谊答道:“鬼魅?先人也有所言,有的居住天上,有的居住在地下。”

汉文帝刘恒听了,点了点头。用完食物后,汉文帝刘恒带着贾谊到祭庙之中。

汉文帝刘恒说道:“贾太傅,你相信鬼神之说吗?”

贾谊说道:“其实这鬼神,天下人谁也没有见过,信则有,不信则无嘛。信不信,全靠自己的心。”

汉文帝刘恒问道:“那何以满天下的人,到处为鬼神修建庙宇,为鬼神雕刻咒符,信的人如此做,不信的人也如此做,这是为何故?”

汉文帝刘恒接着说道:“不仅百姓如此,历代帝王也是如此。就说这祭殿吧,就是高祖生前所修建的,从汉惠帝到高太后,到朕,每逢遇到不如意之事,或是灾害之年,就一定来到此处祈求神灵的保佑。除了在渭水河畔祭拜天地,到高祖庙前祭祀祖宗之外,还一定要来到此处祭神。这到底是……?”

贾谊抱手行礼,说道:“陛下向微臣提出三个人问题,其一,是为什么天下人包括帝王都要敬神,二,为什么要祭天地,祭祖先,三,这神与鬼有何不同。”

贾谊接着说道:“这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无力而为的时候就想着造一个所在,这个所在就是鬼神。以此求福。可是自然还是有天灾,还是有地震,还是有涝害,干旱,天地无心,而人有情思,故神鬼皆本来在人神思。”

贾谊原原本本,说出鬼神如何形体,又说如何功能,几令汉文帝闻所未闻,汉文帝听得入情,竟致忘倦,好在贾谊也越讲越长,滔滔不绝,直到夜色朦胧,尚未罢休。

汉文帝刘恒将身移近前席,尽管侧耳听着,待贾谊讲罢出宫,差不多是月上三更了。汉文帝刘恒退入内寝,自言自叹道:“我久不见贾生,还道是彼不及我,今日方知我不及彼了。”过了一日,汉文帝刘恒颁出诏令,拜贾谊为梁王太傅。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但是汉文帝刘恒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任职所在地更近朝廷,而且梁怀王刘揖是汉文帝刘恒的小儿子,惟爱好读书,很受宠爱,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

贾谊以为此次见召,必得内用,谁知又是奉调出去。贾谊任梁怀王太傅,虽在梁国封地,但仍体察政事,居安思危。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超过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济北王都因为谋反而被诛灭。贾谊因此多次上疏陈述政事(《治安策》),大体上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而展开论述。

文中说云云应痛哭的有一事,是为了诸王分封,力强难制;应流涕的有二事,是为了匈奴寇掠,御侮乏才;应长太息的有六事,是为了奢侈无度,尊卑无序,礼义不兴,廉耻不行,储君失教,臣下失御等情。当时淮南王刘长阴谋叛乱,汉文帝刘恒把他流放到蜀郡(今四川中部),淮南王刘长在途中畏罪自杀。第二年(前172年),汉文帝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贾谊担心汉文帝接着还要把刘长的几个儿子由列侯进封为王,上疏文帝,进行劝告。

汉文帝刘恒展开阅诵再三,见他满纸牢骚,似乎祸乱就在目前,但自观天下大势,一时不致突然变化,何必多事纷更,因此把贾谊所陈,暂且搁起。

汉文帝只听说匈奴使人报丧,冒顿单于死去,他儿子稽粥当了君王,叫做老上单于。

老上稽粥单于刚刚继位,汉文皇帝刘恒又派遣皇族之女去做单于的阏氏,让宦者燕国人中行说去当和亲翁主的附属品。中行说不愿去,汉文帝刘恒说中行说是燕国人,生长朔方,定知匈奴情态,所以不肯另遣,硬要说前去一行。

汉文帝刘恒下的命令,汉朝廷强迫他这么做。中行说于是说:“如果一定让我去,我将成为汉朝的祸患!”中行说到达后,就投降了单于,单于特别宠信他。后来,老上单于死,其子军臣单于继位,然后,中行说又效力军臣单于。

汉文帝太觉误事。旁人听着,只道他只是一时愤怒之语,况偌又只是一个大阉人,能有什么大能力,敢为汉朝廷之患?因此付诸一笑,由他北去。

中行说与翁主同到匈奴,稽粥单于见有中国美人到来,当然心喜,便命中行说住居客帐,自携翁主到了后帐中,解衣取乐。翁主为势所迫,无可奈何,只好拼着一身,由他摆布。这都是娄敬害她。稽粥畅所欲为,格外满意,遂立翁主为阏氏,一面优待中行说,时与宴饮。

中行说索性就投降匈奴,不愿意回国,且替他们想许多方法。最初,匈奴喜欢汉朝的缯絮和食物,中行说和单于说不必依赖汉朝,如今单于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汉朝的衣物食品,汉朝给的东西不超过其总数的十分之二,那么匈奴就会完全归属于汉朝了。希望把从汉朝得到的缯絮做成衣裤,穿上它在杂草棘丛中骑马奔驰,让衣裤破裂损坏,以此显示汉朝的缯絮不如匈奴的旃衣皮袄坚固。把从汉朝得来的食物都丢掉,以此显示它们不如匈奴的乳汁和乳制品方便味美。

于是,中行说教单于身边的人们分条记事的方法,以便核算记录他们的人口和牲畜的数目。

汉朝送给单于的书信,写在一尺一寸的木牍上,开头文词是“皇帝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于平安”,及写上所送的东西和要说的话。中行说就让单于用一尺二寸的木牍写信送给汉朝皇帝,并且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长加宽加大,把开头语说得很傲慢:“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单于恭敬地问候汉朝皇帝平安。”再写上所送东西和要说的话语。

汉朝使者中,有人对中行说说:“匈奴风俗轻视老年人。”中行说诘难汉朝使者说:“汉朝风俗,凡有当兵被派去戍守疆土将要出发的,他们的老年父母难道有不省下来暖和的衣物和肥美食品,把它们送给出行者吃穿的吗?”汉朝使者说:“是这样。”中行说说:“匈奴人都明确战争是重要的事,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不能打仗,所以把那些肥美的食品给壮健的人吃喝,这是为了保卫自己,这样,父亲儿子才能长久地相互保护,怎么可以说匈奴人轻视老年人呢?”

汉朝使者说:“匈奴人父子竟然同在一个毡房睡觉。父亲死后,儿子竟以后母做妻子。兄弟死后,活着的兄弟把死者的妻子都娶做自己的妻子。没有帽子和衣带等服饰,缺乏礼节。”中行说却说:“一个国家的政治事务,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父子和兄弟死了,活着的娶他们的妻子做自己的妻子,这是惧怕种族的消失。所以匈奴虽然伦常混乱,但却一定要立本族的子孙。如今中国人虽然佯装正派,不娶他的父兄的妻子做老婆,可是亲属关系却越来越疏远。况且礼义的弊端,使君王臣民之间产生怨恨。”

之后,汉朝使者有想辩论的,中行说就说:“汉朝使者不要多说话,只想着汉朝输送给匈奴的缯絮米蘖,一定要使其数量足,质量好就行了,何必要说话呢!而且供给匈奴的东西一定要齐全美好,如果不齐全,粗劣,那么等到庄稼成熟时,匈奴就要骑着马奔驰践踏你们成熟待收的庄稼。”中行说日夜教导单于等待有利的进攻时机和地点。

汉文帝十年,天大旱,匈奴入侵。为安定民生,汉文帝刘恒下诏免收天下田租,严禁豪贵夺田掠民。国舅薄昭曾因在平定诸吕叛乱中有功,爵封轵侯,并赐以轵侯剑。但薄昭仗着自己是国舅的身份,横征暴敛,抗拒皇命,汉文帝刘恒便遣使者前往削侯收剑,薄昭竟然用轵侯剑擅杀朝廷使者,朝野为之震惊,汉文帝刘恒复遣廷尉张释之率群臣从薄昭饮酒,薄昭见张释之奉皇命送来的椒伯酒和白绫,明白汉文帝刘恒是要赐他于死,人散后,薄昭满腹悲情,以一匹白绫了断自己性命。

薄昭死后,汉文帝刘恒亲临吊唁,安排后事,把其舅父葬于他外祖母魏媪墓附近,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康桥乡和关山乡一带。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提出,薄昭与汉文帝刘恒玩六博输了被罚酒,一侍郎倒酒少,另一侍郎呵斥该侍郎,呵斥者休假时,薄昭派人杀之,汉文帝便让薄昭自杀。

学者邓骏捷在《试论汉文帝朝三大政治势力及其权力互动》中认为,薄昭被杀是文帝清除集团内部不稳定因素。汉文帝欲治周勃之罪的主要考虑,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朝中权臣。虽在薄太后干预下赦免周勃,但对说服薄太后施压的薄昭难以容忍,因其在与权臣博弈关键时倒向对方使汉文帝刘恒陷入被动。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贾谊三十二岁,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乃奏请为梁王立后。且言淮阳地小,未足立国,不如并入淮南。惟淮阳水边有二三列城,可分与梁国,庶梁与淮南,均能自固云云。汉文帝刘恒阅览奏表,愿如所请,即徙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刘武与刘揖为异母兄弟,刘揖无子嗣,因将刘武调徙至梁,使刘武子过承刘揖之祀。又徙太原王参为代王,并有太原。刘武封淮阳王,参封太原王。这且待后再表。

惟贾谊既不得志,并痛恨自己没有照顾好梁怀王,导致他堕马身死,自己为傅无状,越加心灰意懒,郁郁寡欢,过了年余,也至病瘵身亡。年才三十三岁。后人或惜贾谊不能永年。

西汉初年,儒生陆贾与叔孙通等人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但未及付诸政治实践。西汉初期,贾谊冲破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贾谊认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同时,贾谊的仁义观带有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从秦的强大与灭亡中,看到了民在国家治乱兴衰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贾谊认为施仁义、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以爱民为主要内容的施仁义、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纵观贾谊一生,虽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他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建议,文帝还是比较重视,大略是实行了的;贾谊在政治、经济、国防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进步主张,不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且说匈奴国主稽粥单于,自得中行说后,大加亲信,言听计从。中行说导他入寇,屡为边患,汉文帝十一年十一月中,又入侵狄道,掠去许多人畜。汉文帝刘恒致书匈奴,责他违约失信,稽粥单于亦置诸不理。边境戍军,日夕戒严,可奈地方袤延,约有千余里,顾东失西,顾西失东,累得兵民交困,鸡犬不宁。

当时有一个太子家令,姓晁名错,晁错少年时期师从张恢先学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术。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十二月,朝廷选拔贤良之士,晁错通晓文献典故,被封为为太常掌故。汉文帝欲求天下治《尚书》学者,遂派遣晁错学习《尚书》。晁错学成归来后,朝廷诏封他为太子舍人,又迁博士。后上奏《太子知术数疏》,得到汉文帝赞赏,被进封为太子家令。

太子刘启喜他才辩,格外优待,号为智囊。晁错见朝廷调兵征饷,出御匈奴,因即乘机上书,详陈兵事。无非衒才。大旨在得地形、卒服习、器用利三事,地势有高下的分别,匈奴善山战,中国善野战,须舍短而用长;士卒有强弱的分别,选练必精良,操演必纯熟,毋轻举而致败;器械有利钝的分别,劲弩长戟利及远,坚甲铦刃利及近,贵因时而制宜。结末复言用夷攻夷,最好是使降胡义渠等,作为前驱,结以恩信,赐以甲兵,与我军相为表里,然后可制匈奴死命。通篇不下数千言,汉文帝刘恒见之大为称赏,于是赐书褒答。

晁错又上言发卒守塞,往返多劳,不如募民出居塞下,教以守望相助,缓急有资,方能持久无虞,不致涣散。还有入粟输边一策,乃是令民纳粟入官,接济边饷,有罪可以免罪,无罪可以授爵,就入粟的多寡,为级数的等差。此说为卖官鬻爵之俑,最足误国。汉文帝多半采用,一时颇有成效,因此晁错遂得宠。

晁错且往往引经释义,评论时政。说起他的师承,却也有所传授。晁错为太常掌故时,曾奉派至济南,向老儒伏生处,专习尚书。伏生名胜,通尚书学,曾为秦朝博士,自秦始皇禁人藏书,伏生不能不取书出毁,只有尚书一部,乃是研究有素,不肯缴出,取藏壁中。及秦末天下大乱,伏生早已去官,避乱四徙,直至汉兴以后,书禁复开,才敢回到家中,取壁寻书。偏壁中受着潮湿,将原书大半烂毁,只剩了断简残编,取出检视,仅存二十九篇,还是破碎不全。汉文帝即位,诏求遗经,别经尚有人民藏着,陆续献出,独缺尚书一经。嗣访得济南伏生,以尚书教授齐鲁诸生,乃遣晁错前往授业。伏生年衰齿落,连说话都不能清晰,并且晁错籍隶颍川,与济南距离颇远,方言也不甚相通,幸亏伏生有一女儿,名叫羲娥,夙秉父传,颇通尚书大义。当伏生讲授时,伏女立在父侧,依着父言,逐句传译,晁错才能领悟大纲。尚有两三处未能体会,只好出以己意,曲为引伸。其实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原书亦已断烂,一半是伏生记忆出来,究竟有无错误,也不能悉考。后至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孔壁所藏书经,字迹亦多腐蚀,不过较伏生所传,又加多二十九篇,合成五十八篇,由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考订笺注,流传后世。这且慢表。

惟晁错名为受经伏生,实际是靠着伏女转授,故后人或说他受经伏女,因父成名,一经千古,也可为女史生色了。不没伏女。当时齐国境内,尚有一个闺阁名姝,扬名不朽,说讲起来,乃是前汉时代的孝女,比那伏女羲娥,还要脍炙人口,世代流芳。读者欲问她姓名,就是太仓令淳于意少女缇萦。从伏女折入缇萦,映带有致。

淳于意家居临淄,从小就爱好医学,他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向他学习医术。公孙光见他十分好学,见解高明,夸奖他日后能成为国医。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又推荐他给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做了徒弟。当时,阳庆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家里很富有,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少看病,也不收徒弟。淳于意聪明好学,殷勤懂事,对老师侍奉得很周到,阳庆就把黄帝和扁鹤的脉书以及药剂理论全部教给了淳于意。

第一年,他学习了老师传授给他的《脉书》、《上经》、《下经》,对脸色诊病术、听诊术、揆度阴阳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得出自己的见解。到了第二年,淳于意开始试着给人看病,虽然有了效果,但效果还不精到。到了第三年,淳于意开始独立为人治病、判断病人的愈后效果,达到了灵验、精确的程度。他终于学成出徒了。

淳于意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脱。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临淄一个叫簿吾的女子,病得很厉害,找了许多医生都认为她得的是寒热病,没法治。病家又去请来了淳于意。只见病人肚子鼓得很大,肚皮黄粗,用手轻轻一按,病人就痛苦地呻吟。淳于意诊脉后,确诊是“蛲瘕”病。就是蛲虫在病人肚子里多了结成了块。于是取来一撮莞花,用水让她冲服,结果被药打出的虫子多达几升。病人感觉立时就轻松许多,过了三十天就完全康复了。

齐国有个姓淳于的司马病了,找淳于意去看。淳于意切脉后告诉他,这是“洞风痛”。症状是:吃了喝了刚咽下去,马上就拉下来。得这种病的原因是刚吃饱了就跑引起的。“对!”病人马上回答说,“昨天我到君王家吃马肝,吃得很饱,正好家中有急事,我就赶紧骑快马跑回家,结果就拉开了肚子,到现在已经几十次了。”淳于意告诉他,你只要喝点稻草烧的米汁,七八天就会好的。结果病人按淳于意的话去做,真的七八天就痊愈了。

淄川王病了,他头疼高烧,心情烦躁。召淳于意去医治,淳于意诊脉后告诉他这是严重的“蹶”病,是因为洗完头发,没有擦干就睡觉,热气逆行侵入上部的头和肩引起的。于是就用毛巾冷敷他的头部,用针刺他的足阳明经脉,左右各刺了三针,病很快就好了。

淳于意虽然是善医,究竟只有一人精力,不能应接千百人,有时不堪烦扰,往往出门游行。且向来落拓不羁,无志生产,曾做过一次太仓令,没多久就辞去工作,就是与人医病,也是随便取资,不计多寡。只病家踵门求治,或值淳于意不在家中,竟致失望,免不得愤懑异常,病重的当即死了。死生本有定数,但病人家属,不肯这般想法,反要说是淳于意不肯医治,所以导致病人病亡。怨气所积,酿成祸祟。

至汉文帝十三年间,齐王刘则不育,名医淳于意为他治疗。不巧,吴王的爱妾得了病,也请淳于意去吴国为爱姬治病,途中淳于意不顾吴国差役催促给得了急病的村民采药治病,待他到吴国时,吴王的爱妾已经病死。其实当时吴王的爱妾得的是急性肝病,淳于意哪怕没有在半路上救人,就是连夜赶路,也来不及救治吴王的爱妾的。吴王因此大怒,将淳于意押回齐国治罪,齐王不愿得罪吴王,于是把淳于意交给朝廷。当由地方有司,把他拿他问讯,判成肉刑。

狭义的肉刑,包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起源于“杀人者死,伤人者创”的原始同态复仇论。至夏商周成为国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说,秦及汉初相沿不改。

广义上的则指死刑以外的其他刑罚。以其侵刻肌肤、残害人体,故名肉刑。

只因淳于意曾做过县令,未便擅加刑罚,不能不奏达朝廷,有诏令他押送长安。为医之难如此。

淳于意无子嗣,只有五个女儿,淳于缇萦是其最小女儿,她们跟在车后哭泣。淳于意怒骂道:“没有男孩子,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 !)当时缇萦年仅十五岁。

缇萦听到这话很伤心,为此两语,激动那少女缇萦的血性,遂草草收拾行李,随父同行长安。好不容易到了长安,淳于意被关押在狱中,缇萦竟拼着生命危险,上书呼吁请见皇帝。汉文帝刘恒听得少女上书,也为此感到惊异,忙令左右取入。展开一阅,但见书中有要语云:

妾父为吏,齐中尝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也。

汉文帝刘恒阅读完毕,禁不住凄恻起来,便命将淳于意赦罪,听令携女归家。正是:

欲报亲恩入汉关,奉书诣阙拜天颜,

世间不少男儿汉,可似缇萦救父还。

既而汉文帝刘恒又有一诏,除去肉刑。欲知诏书如何说法,待至下章回述明。

CC读书推荐阅读:风水入局,命硬神婿穿越进新还珠:我是团宠嫡公主三岁小县主,京城大佬争着宠!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火影:今天也在努力打出美好结局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和他的前世今生这个宗门大有问题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绝世剑神内二次元之斩神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宠爱太多太难选凡人修仙之我有一樽炼丹鼎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前妻归来:邵医生好久不见女神的私人保镖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90后道门天师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重生之嫡女在上穿书七零嫁个糙汉养崽崽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在海贼世界,做幕后帝皇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快穿万人迷脑洞短篇王牌警妻:权先生,你暴露了直播算命:我靠玄学奶女团!七窍玲珑咒:血音劫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王妃怀了龙凤胎胞爷爷给我讲鬼故事吾爱妻不归沈教授家的小保姆甜又凶忘皆空:九维风云斩神:病弱老婆,坏狗要贴贴震惊,周家大少爷竟然为她哭了重回拆迁?徐老太断亲狂揍白眼狼重生复仇变救赎甜宠?话风逆天四合院之傻猪变傻爷崩铁:空间站摆烂引发修罗场事件玩偶助摆烂的我夺回气运在修真界种了三百年菜的我回来了情丝缠绕的时光老太重生摆烂育儿,反得母慈子孝神兽满空间,废柴嫡女倾城绝世7路末班车传统仙侠:凡人修仙记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九龙墓之上古神器娶夫娶夫应有尽有斩神:我于幕后主宰一切武神斗罗,武魂Doro四合院:我有无数系统新手大礼包绑定救赎系统后我独美娱乐圈成为虐文女主后,她一身反骨七零后妈,我和继子组团吃瓜重生后我靠虐渣爆红了结婚六年,夫人她想离婚很久了雪人迷踪小说集啊异世界的三方争霸天呐,怎么穿越了斗罗:废脉?终焉进化!你的背后有什么陈默修仙记冬雪兆丰年雨夜你陪白月光,我让位后你哭啥婚外今日有雨综影视:一揽芳华合欢宗卷土重来,从照顾兄嫂开始快穿:路人甲还要卷吗寒冰王座:编年史邪神复苏:玄霄战歌沈大王的人间纪实录四合院系列之隐身侠盗凡阙双劫录慢穿之我的夫郎遍布三千界宇智波祭:凭遗产屠尽木叶我重生之最强女帝大帝之上帝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