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定邦眼神紧紧盯着桌子上的地图,手中羽扇轻轻摇摆。
良久,萧定邦断定道:“鲜于仓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难道真是本将的布局出了问题?”
萧定邦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对新罗的这帮新军没有信心,若是在宁国,即便是平头百姓,他也有足够的信心,义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传令,三十二路斥候校尉,即刻前来军帐外报道。”
“是,将军!”斥候立即领命而去。
这三十二人乃是萧定邦从宁国带过来的精锐斥候,他之所以能够快速稳定新罗的局势,这三十二人功不可没。
他们快速训练出了一大堆新兵斥候,为其提供了详细的敌军情报,这也使得萧定邦能够快速做出精准的决定。
一段时间过去,三十二名斥候齐刷刷立在帐外,皆是黑巾裹头,劲装束身,腰间短刀与背上长弓泛着冷光,身形如松,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警惕。
萧定邦经过一番询问,确定没有任何纰漏后,这才让着三十二人下去。
“看来,真是鲜于仓那老狗干的,他究竟要干什么?”赵破虏开口说道,“难道他是看出了什么,想要借此逼我们快速与义军决战?他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萧定邦眉头紧锁,多次推演,他都觉得不是鲜于仓做的“鲜于仓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即便是想要逼迫我等提前决战,也不会做出火烧粮草之事,毕竟新罗太缺粮草了。”
“那总不能是义军吧?刚刚你也询问了,根本没有出什么纰漏。
还有这一支骑兵能在事发时,让斥候完全没有时间通知我等,可见其是何等的训练有素,何等的精锐骑兵?
若是义军真有这么一支骑兵,也不会被我等打成这样。”
赵破虏也想不出鲜于仓这么做的理由,可是事情又不得不让他往鲜于仓头上想,因为想要让斥候完全没有反应时间,这支骑兵必须要做到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如此精锐必须要有一位非常善于骑射的将领,经过常年日积月累的训练才有可能,显然义军是完全没有这个实力。
萧定邦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他缓缓抬起头看着赵破虏:“不对,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仅仅是鲜于仓,我们还遗漏了最重要的一点。”
说着,萧定邦用羽扇指着新罗的西边“还有丹霞!要说当今天下,有这么一支骑兵能做到的话,也只有丹霞的疾风军。”
“丹霞?”赵破虏大吃一惊,“不可能,丹霞刚刚经历了几年的内战,他们怎么可能这个时候来投降新罗的粮草?完全没有理由啊?”
萧定邦缓缓摇头:“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虽然东周的动机比丹霞要大,但是东周的人想要绕到我军后方,不可能不被我军斥候察觉,毕竟........”萧定邦说到此处,自嘲的笑了笑,“总不至于,东周的骑兵从丹霞绕道过来吧?”
赵破虏闻言也是摇头,这件在他看来,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现在我们应当如何抉择?总不会真的去跟义军决战吧?”
萧定邦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绝,沉声道:“传我军令,即刻准备退兵事宜。此番粮草被焚,军心已有所动摇,再战下去恐生变数。且先退回安全之地,再做长远打算。”
赵破虏缓缓点头,虽然撤军对他来说很是膈应,但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新罗冒险吧?他们可是宁国的大将,没必要拼死拼活的,更何况,此事乃是鲜于仓办事不利。
萧定邦传令后,又回到了大帐内,手中羽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的思绪飘远,心中暗自思量:若真是丹霞的疾风军所为,这背后的意义可就非同小可了。丹霞与新罗,向来并无直接冲突,且丹霞刚经历内战,理应休养生息,怎会此时插手新罗之事?除非……
“除非丹霞内部有人与鲜于仓勾结,或是丹霞高层有着更为深远的布局。”萧定邦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若真是如此,那丹霞的意图何在?是想要借此机会削弱新罗,还是另有所图?”
想到此处,萧定邦决定先派人查清是不是丹霞真的出手了,一但丹霞插手,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了,他就得将此地的消息尽快回禀到宁国。
他唤来一名亲信,低声吩咐道:“你即刻挑选几名机敏可靠的斥候,乔装打扮,潜入丹霞境内,务必查明此事是否与丹霞有关。记住,行事要隐秘,不可打草惊蛇。”
萧定邦撤军后,义军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城内,朴正贤立即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
大殿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映得忽明忽暗。
朴正贤扫视一圈帐中将领,目光最后落在金坤身上::“诸位,萧定邦与赵破虏突然撤军,其中必有蹊跷。金将军,你与敌军交战胜多败少,可有什么见解?”
金坤,正是钱坤,此时的他,经历了战争的磨砺后,早已褪去了那一抹稚嫩。
他也没有辜负姬武的期望,来到义军后,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到了今日的地位。
大殿内,除了李舜,所有人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全都不由的流露出敬畏神色。
金坤抱拳而立,玄铁护腕与甲胄相撞发出清响,目光却透着疑惑:“末将也在费解。前日对战时敌军尚占上风,军械粮草皆充足,此刻却不战而退,实在不合常理。”
“莫不是宁国后方突发变故,召他们速速回防?可即便如此,也该留下些兵马牵制我军,这般全撤,实在不合常理。”李舜起身说道。
帐内众将纷纷低声议论,却都难以猜出敌军撤兵的真正缘由。
朴正贤踱步至地图前,目光紧锁着敌军原本的驻扎位置,突然说道:“不管他们为何撤兵,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可趁势追击,一来能扩大战果,二来或许能探清他们撤兵的真相。”
他转头看向金坤,眼神中满是信任:“金将军,你率八千精锐骑兵为先锋,即刻出发,密切监视敌军动向,不可贸然深入,若遇敌军埋伏,速速撤回。”
金坤拱手领命:“末将领命!定不负主帅所托!”
说罢,转身大步走出营帐,召集麾下将士,披挂整齐,向着敌军撤退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