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朝廷的注意力也被其他的事情所牵制了,朱载坖突然命令厂卫缉捕颜山农和何心隐,在朝廷内部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很多人认为这两人不过是一介腐儒,虽然说话行事往往有些狂放,但是也不至于要动用厂卫加以缉捕。
很多人认为这是首辅张居正在朱载坖面前求恳的结果,因为张居正对于这些所谓的山野逸人一向是非常之讨厌的,所以极有可能是张居正在背后为朱载坖出谋划策,所以一时之间很多人上疏,申救这二人,同时不少官员通过私人书信等方式,请求张居正网开一面。
南直隶学政耿定向更是上疏朱载坖认为,何心隐这些人本就是一狂徒罢了,朱载坖不必理会,任其游荡,于国无伤,但是朱载坖现在动用厂卫予以缉捕,反而是他们名声大噪,学说流传更广,这不是和朱载坖的本意相违背吗?所以根本就不应该搭理他们。
朱载坖很明白耿定向的意思,不过是想申救他的心学同门罢了,朱载坖以严旨对于耿定向予以申斥,朱载坖在上谕中说道:“彼等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煽惑人心,品题朝政,何言无碍?耿定向是党护也?若再有上疏渎扰者,以奸党论处!”
朱载坖的上谕下达之后,原本喧腾不已的朝廷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奸党这个罪名实在是太大了,这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啊,这些官员们还没有这么傻,为了两个所谓的山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上去。
随后朱载坖亲自下达了一份上谕道:“王守仁学术原与宋儒朱熹互相发明,何尝因此废彼?近来朝廷为此喧嚷,朕甚不解,其谓各立门户者,必离经叛圣,如老、佛、庄、列之徒而后可。若守仁,言“致知”出于《大学》,言“良知”本于《孟子》。献章言“主静”,沿于宋儒周敦颐、程颢。皆阐述经训,羽翼圣真,岂其自创一门户耶?事理浩繁,茫无下手,必于其中提示切要以启关钥,在宋儒已然。故其为教,曰“仁”曰“敬”,亦各有主。独守仁、献章为有门户哉!其谓崇王则废朱者,不知道固相成,并行不悖。盖在朱时,朱与陆辩,盛气相攻,两家弟子有如仇敌;今并祀学宫。朱氏之学,昔既不以陆废,今独以王废乎?”
虽然朱载坖在上谕中说道:“比来所谓朱王之争,朕深为不解。尔等托名讲学,实为结党。况清谈之弊,青史可鉴,尔等欲为王衍,使神州陆沉,朕不为晋主也!彼等终日清谈,论之守仁,而气节如守仁,文章如守仁,功业如守仁者,万中无一也!朝廷选官取士,所为经国济世也!若王衍之辈,朕必加以诛戮,不使神州陆沉也!嗣后再有清谈结党,品官主持者,以奸党论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载坖的上谕下达之后,首辅张居正立即上疏表示支持,张居正在奏疏中说道:“圣明烛照,莫过于此,一以明真儒之有用,而不安于拘曲;一以明实学之自得,而不专于见闻。所以正士风,明官体是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首辅和朱载坖两人明着演双簧呢,但是又能怎么办?现在这些所谓的讲学、清谈,确实已经严重影响的大明的行政效率,官员们热衷于讲学,怠惰于政务,这都是朱载坖和张居正所无法容忍的。所以朱载坖才以上谕的形式加以整顿,对于这些人,朱载坖当然不会手软,要严厉予以整顿。
而朱载坖也去信徐阶和李春芳,详细向他们两人说明了朱载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同时请求两位心学大佬以他们在名义号召这些心学门徒,学习王阳明的功业,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入祀孔庙,不仅仅是因为王阳明的学术,更是因为他的功业,朱载坖并不反对心学,但是反对清谈,王阳明所提的事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而现在这帮心学后辈,哪有像王阳明那样的本事呢?
除了清谈心学之外,无一建树,朝廷对王阳明加以旌表,为了就是激励官员们为国立功,办实事的,而不是一天到晚讨论学术的,所以朱载坖请求两位心学大佬出山,重新引领心学回到正轨上来,去空谈而重格物,要学王阳明的功业,而不是坐着清谈。
除了收拾这些清谈的文官之外,朱载坖还对天下的僧道予以清理,这些所谓的僧道,现在也越来越多的想要干涉朝廷,因为王学与禅宗的关系很深厚,很多的所谓讲学也在寺院中举行,朱载坖对于这些僧道,尤其是僧人是极为不满的,他们往往利用这种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扩大佛教的影响力。
朱载坖下旨给礼部:“我朝定制,每府僧道,各不过四十名,每州各不过三十名,每县各不过二十名。今天下一百四十七府,二百七十七州,一千一百四十五县,共该额设三万七千九十名。今天下之僧道,远胜此数,该部为何不奏闻?自隆庆十六年起,停发度牒,使僧道人数合制后,方准发给。”
朱载坖在上谕中严厉斥责道:“此非天地别生一种之人,不过出于军民匠籍之家,即今天下军卫有司工役衙门,军多缺伍,匠多缺役,里甲籍册日见凋耗,皆由此等之徒,躲重投轻,舍此入彼,若不早为限量,将恐天下之人,皆流而为僧道之类,其为贻患,不可胜言。各该关津把截去处,严加盘诘阻当,仍行锦衣卫五城廵视监察御史严督各兵马司僧道录司,逐一挨查,各处寺观,不许容留在外僧道行童在内潜住,取具住持人员,不致扶同容隐结状缴报,违者坐赃问罪。无度牒之人发回原籍当差,京城内外官员军民之家,亦不许容留僧俗混杂,有坏风俗,事发一体究治,其有内外衙门及僧道人员或假救荒等项为由,妄行奏扰者,仍听科道官指实参劾问罪。”
对于这些假和尚,朱载坖是毫不客气的,直接要求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