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佛像,没有神龛,只有一排排整齐的长桌。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他从未见过的琉璃器皿和金属仪器。
数十名身穿白衣的年轻人,正专注地操作着这些仪器,神情肃穆,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于草药混合的味道。
而在大堂的正中央,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围着一个巨大的平台,神情激动地议论着什么。
其中一人,正是与玄清子齐名的崆峒派掌门,飞虹子。
“看到了!贫道看到了!这便是贫道修炼了六十年的‘先天紫霞气’的本来面目!”
飞虹子指着平台上方悬浮的一副奇异光影,声音都在颤抖。
空静大师凝神望去,只见那光影之中,赫然是一个清晰无比的人体轮廓。
这轮廓并非画像,而是立体的、通透的,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骨骼、经络、乃至五脏六腑的蠕动!
此刻,在那光影人像的胸肺之间,正有一股淡紫色的“气”,随着其呼吸吐纳,缓缓流转,散入四肢百骸。
每一丝流转的轨迹,都清晰可见。
这……这是内视?!
不!
就算是修为最高深的禅定大师,内视自身,也绝不可能如此清晰,如此钜细靡遗!
这简直像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从里到外完全剖析开来,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这是何等妖法?!”
空静大师身后,一名随他而来、负责背负行囊的弟子忍不住失声惊呼,脸色煞白。
“噤声!”
空静大师低喝一声,但他的内心,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玄清子仿佛早就料到他的反应,微笑着解释道:
“大师不必惊慌。此非妖法,而是‘格物’之术的应用。此物名为‘人体宇宙观测仪’,乃王爷亲手所制,能将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与生理结构,以光影之态,实时呈现出来。”
他指着那光影中的飞虹子道:
“飞虹道长方才自愿作为‘样本’,让我们观测他运功时的状态。正如大师所见,他所修炼的‘先天紫霞气’,其本质,是一种通过特定呼吸法,改变了血氧饱和度与线粒体能量释放效率后,在血液循环中呈现出的高能态。我们称之为‘可观测的生物能量场’。”
“血氧……饱和度?线粒体?”
空静大师的脑中一片空白,这些词汇他闻所未闻,但“可观测的生物能量场”这几个字,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他的心防之上。
他们引以为傲、视若神明的内家真气,在这种“观测仪”面前,竟成了一个可以被观察、被定义、被命名的“东西”?
“不可能!”
空静大师身后的另一名老年喇嘛忍不住怒斥道:“我佛门神功,沟通天地,感应法界,岂是尔等这些奇技淫巧所能窥探的?定是幻术!是惑人心智的魔道幻术!”
说着,他猛吸一口气,胸膛高高鼓起,就要用出密宗的“狮子吼”,破除这眼前的“幻象”。
“师弟,稍安勿躁。”
空静大师抬手拦住了他,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副光影。他的心神高度集中,佛门“他心通”的法门已运转到极致。
他能感觉到,飞虹子的气息悠长而真实,绝非幻象。他更能感觉到,周围那些道门高人发自内心的震撼与狂喜,也绝非作伪。
这意味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一切,都是真的。
玄清子看着空静大师的神情变化,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
“大师,王爷曾言,无论是道家的‘气’,还是佛门的‘神’,亦或是我们武者锤炼的‘体’,都不是虚无缥缈的玄学。它们都根植于我们的身体——这个由亿万万个微小生命单元构成的‘人体宇宙’之中。”
“我们过去的修行,就像是蒙着眼睛的瞎子,在黑暗中摸索。凭的是感觉,靠的是悟性,走对了,一步登天;走错了,走火入魔。而王爷的‘格物’之道,便是给了我们一双能看穿黑暗的眼睛!”
他指向旁边另一块较小的光幕,上面正显示着一连串飞速滚动的、谁也看不懂的符号和曲线。
“你们看。”
玄清子指着光幕,神采飞扬地朗声说道:
“这是对飞虹子道长运功时身体各项‘数据’的实时监测。他的心率、血压、真气流速、肌肉活度……乃至每一处经脉穴位的能量峰值,都被记录了下来。”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找出他功法中效率最高的部分,修正其中不合理的暗伤隐患。比如这里,”
他指着一条曲线的波谷,语气稍显有些激动地说道:
“数据显示,飞虹道长的功法在经过‘膻中穴’时,能量有一个明显的衰减。经过我们的模型推演,发现是因为他早年练功时,此穴受过一次冲击,留下了一处极其细微的经脉淤塞。这淤塞平日里毫无影响,但却限制了他功力的最高成就。”
“什么?!”
飞虹子闻言,脸色大变,失声道:
“玄清道兄你怎么知道?!此事……此事连我自己都快忘了!那是四十年前,贫道与人动手,胸口中了一掌,当时只觉气血翻涌,调息了三日便无大碍,没想到竟留下了病根!”
玄清子微微一笑,老神在在地笑道:
“你自己或许忘了,但你的身体,却忠实地记录了下来。而这台‘观测仪’,则将身体的记录,翻译成了我们能看懂的语言。”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空静大师,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飞虹子道长量身定制一套优化方案,帮助他冲开这处淤塞。根据‘人体宇宙模型’的初步估算,一旦成功,他的功力,至少能比现在再精进三成!”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九天神雷,在空静大师的脑海中炸响。
功力,再精进三成?!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功力每前进一丝一毫,都难如登天。
闭关十年,能有所寸进,便已是邀天之幸。
而现在,玄清子竟然说,通过这种“格物”之法,就能让飞虹子凭空精进三成功力?
这是何等恐怖的概念!
这已经不是在“求道”,这是在“通神”!
空静大师看着周围那些道门高人,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初见的震撼与不解,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他明白了。
李唐给他们的,不是简单的“甜头”,而是一个他们耗尽一生也无法拒绝的诱惑——一条通往更高境界的、清晰可见的通天大道!
什么门户之见,什么道统之争,在这条大道的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空静大师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喉头干涩。他那修炼了七十年,自以为坚如金刚的禅心,在这一刻,第一次产生了剧烈的动摇。
他此来,一为求证,二为降魔,三为寻道。
可现在,他眼前的“道”,却以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强大到无可辩驳的方式,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该如何自处?
是用密宗的无上秘法,去对抗这能洞察人体的“科学”?还是如藏玛王子一般,放下千年的传承与骄傲,去学习这“他山之法”?
空静大师缓缓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低声诵念起《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经文声在大堂内回荡,却无法平息他内心的波澜。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一切,不是梦幻泡影。
那光影中流转的,是真实的能量。那数据中跳动的,是生命最底层的密码。
玄清子看着陷入巨大内心挣扎的空静大师,没有再多言。
他知道,语言的说服力是有限的,而事实的冲击力,是无穷的。
他只是平静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指向大堂的另一侧。
“大师,这边请。王爷有令,‘禅心堂’与‘金刚坛’已经建好。他说,佛门对‘精神’与‘肉体’交互的研究,尤其是密宗的‘心能’法门,是‘人体宇宙’中最神秘,也最璀璨的一块瑰宝。”
“王爷还说,他很期待,能与大师一同探讨,如何用‘格物’之法,来量化‘观想’的力量,解析‘咒言’的频率,最终……实现真正的‘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四个字,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洞穿了空静大师所有的心防。
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不再是迷茫与挣扎,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恐惧与渴望的炽烈光芒。
他看着玄清子,沙哑地开口,问出了他此行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老衲……要如何才能见到西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