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月宾早年间被华妃的一壶红花伤了身子,导致她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后因着心结打开,又抚养了温宜,身体才渐渐比之前好上了许多。
不过岁月不饶人,如今她年岁渐长,人力如何与天对抗。
身为胤禛第一个入府的女子,本就比胤禛还大上一岁,就算再怎么精心保养,但身体还是如同凋谢的黄花一般,逐渐衰败了起来。
好在温宜乖巧,日日侍奉在榻前,殷勤孝顺,让她心中宽慰不少。只盼得温宜能得个好人家出嫁,这样她这辈子的心愿就算是圆满了。
因此,现在宫中的一切事宜都交由敬贵妃负责管理,黛玉和眉庄则从旁协助。
敬贵妃向来是个谨慎的,更何况她协理六宫这么多年,基本没出过什么大的差错。现下在眉庄和黛玉的帮助下,一切也算是井井有条。
太后崩逝,皇后禁足,哪怕提了几个高的位份,整体的开支倒比之前还少了一两分。
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黛玉思考了整整三天,最终决定暂时隐瞒凌壑去世的消息,不告诉林氏,也许就是心中还留有一丝丝小小的期盼吧。
她让赤鸢给弘历传了信,言辞恳切地烦请他帮忙照拂林氏,报喜不报忧地把消息瞒下来。
就说凌壑得了封赏,但也因此要在边疆戍守一段时间以安稳军心,恐怕要来年才能回京述职。
黛玉从柜子里翻出之前凌壑寄回的家书,一笔一划,如钢筋铁骨。她轻轻地抚摸着这些信件,仿佛能感受到凌壑的温度和气息。
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如今家书仍在,写家书的人却不知在何方了。
黛玉深吸一口气擦掉了摇摇欲坠的眼泪,提起笔颤抖地模仿着凌壑的字迹,准备后续好写些假的书信。做戏就要做全套,哪怕林氏并不识字,也不能在这上马虎了。
她告诉自己,安慰着自己,若是再过一年还没有消息,就告诉林氏凌壑牺牲的消息。
----------
今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更加炎热,才刚刚四月中旬,天气就早早地热了起来。炎热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热浪笼罩着。
与此同时,准噶尔的摩格可汗定于六月初六入京拜见。
于是,胤禛早早地就让敬贵妃安排,在五月上旬就率领众人前往圆明园避暑。
之前欣妃暗中帮皇后做事,就是因为宜修拿捏住了淑和的婚事。皇后倒台之后,她心里一直惦记着,想尝试看看能不能给淑和找个京官做夫婿。
这样以后淑和嫁在京中,母女之间便能时常相见,淑和也不必远赴他乡受苦。
于是,欣妃特意前来试探过黛玉和眉庄,想看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不过当她面对着黛玉和眉庄似笑非笑的脸庞时,心中总是有些发虚。
她知道是她痴人说梦。如今这样的场面,能维持之前的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她怎么敢想要更多!
可那毕竟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亲生女儿啊!她不争,还能有谁为她争呢?
所以尽管心知不可能,出于欣妃还是硬着头皮坐了下来,想要得些口风。
只是黛玉和眉庄早就看出来了她的心思,一个劲儿地打马虎眼,让她极为尴尬。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欣妃便如坐针毡,最终悻悻然地起身告辞。连那杯雪顶寒翠,都只是匆匆喝了一口,便放下了。
眉庄在欣妃走后,曾和黛玉商量,想着要不要干脆再卡一手淑和的婚事。
毕竟这蒙古郡王的世子,现在只有十六岁,只要以后没犯什么大错按部就班地建功立业,至少也能是个郡王。再加上又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里面的嫡系,亲王之位都不是没可能。
如此盘算下来,尽管淑和是远嫁他乡,但在众多远嫁的亲事当中,这无疑是最为上乘的选择了。
黛玉听着眉庄的话,摸了摸坐在旁边玩七巧板的霖和毛茸茸的小脑袋瓜子,还是摇了摇头。
同为女子,犹如同根之花,物伤其类,对远嫁的痛楚感同身受,为人母的心亦如出一辙。
毕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却永远不会留下女子的名字。
女子于后宫之中争权逐利,追根究底,亦非她们之过。
所以就算淑和之前曾受人挑唆,起了不好的心思,但也没有罪不可恕到要用余生的所有时间来赎罪。
只是有些事一旦发生,便如梗在喉,实在难以释怀。
因无法原谅和饶恕,故会拔其舌断其根,使其失去地位和话语权,断绝她更进一步的可能。
然亦因尚存基本良知,故而不会因为自己的胜利,而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如此一来,欣妃和淑和在宫中的道路,恐怕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往后余生,若是欣妃能够安分守己,或许还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此生。但想要更进一步,恐怕是痴人说梦了。
至于即将远嫁蒙古的淑和,今后的一切,都只能依靠她自己去拼搏了。
就这样,淑和公主的婚事在这个时候尘埃落定。而她的未婚夫,正是之前就已经定下的博尔济吉特氏的齐默持多尔济。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四月,所有的礼仪都将按照和硕公主的规制来办理。
收到那明黄色的圣旨后,欣妃喜极而泣,不由携着淑和,一同朝着九州清晏的方向,虔诚地磕了好几个头。然后她让下人们开了库房,精心挑了礼物送往各位妃嫔处,让大家沾沾喜气。
而后,欣妃便去求见胤禛,言愿在淑和出嫁后,于宫中的宝华殿带发修行,从此与青灯古佛为伴,为大清祈愿祝福。
消息传到黛玉那,她默默了许久,也是没有想到欣妃为了女儿会做到如此地步。
于是她嘱咐内务府,在公主的嫁妆上,着意添了点东西。毕竟是胤禛第一位出嫁的女儿,再加上蒙古又刚立了不小的功劳,如此一来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