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垂象,异族肆虐,屠戮我汉家子民,此乃不容置疑之事实!朕,既为汉家天子,承高祖、光武之遗烈,受命于天,牧守万民,岂能坐视后世子孙遭此浩劫而袖手旁观?此非仁君所为,更非雄主之志!”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出兵,势在必行!”
“然,荀彧所虑,亦是老成持国之言。朕不会拿大汉的国运作赌注。”刘昊话锋一转,“故,朕决意如下——”
“一,依郭嘉之策,即刻组建‘破界先锋营’!由冉闵兼任主帅,张辽、赵云为副,徐庶为军师。从各军抽调最精锐之斥候、锐卒三千人,配发最好之甲胄、劲弩,三日内准备完毕,率先通过破界门,执行侦查、接应、以及……有限度之武力打击任务!其首要目标,是摸清敌情,建立前哨据点,并尽可能接应、救助汴京区域内之汉民遗孤!”
“二,关羽、吕布、戚继光等将,各归本镇,整军经武,提高戒备,确保本土万无一失!戏志才、荀彧总领朝政,协调粮草、军械,做好大军出征之后勤准备。一旦先锋营站稳脚跟,情报明朗,则视情况增派兵力!”
“三,工部、将作监,集中所有能工巧匠,日夜研究从千年之后朝代送回的技术工艺!同时,加紧生产军械,尤其是弩箭、以及应对骑兵之器械!”
“四,御史台,即刻拟写《告万民书》与《讨金虏檄》!将天幕所见、陛下决意出兵救援后世同胞之事,明发天下!要让我大汉每一位子民都知道,朕为何要兴此兵!此非不义之战,乃是救赎之战,是扞卫我华夏衣冠之圣战!朕,需要他们的支持!”
刘昊一条条命令颁布下去,思路清晰,决策果断,既展现了出兵救援的决心,又充分考虑到了潜在的风险与稳妥的步骤。原本争执不休的文武众臣,见天子已有圣断,且思虑周详,纷纷躬身领命: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冉闵等武将虽然觉得三千先锋有些少,但能率先出击,亦是满足了他们迫切求战之心,齐齐吼道:“末将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荀彧见刘昊并未被热血完全冲昏头脑,而是采纳了郭嘉的稳妥之策,并加强了本土防御,心中稍安,亦躬身道:“陛下思虑周详,臣无异。”
“好!”刘昊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汉龙旗在北宋汴京城头飘扬的景象,“冉闵、张辽、赵云、徐庶,尔等即刻前去准备!三日后,朕将亲至南郊,为破界先锋营壮行!”
“记住!”刘昊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响彻大殿,“尔等此行,代表的乃是我煌煌大汉之天威,肩负的是拯救千年同胞之使命!龙旗所指,即为汉土!刀锋所向,皆为汉臣!让那些胆敢践踏我汉家尊严的蛮夷,在我大汉铁蹄之下,颤抖吧!”
“龙旗所指,即为汉土!刀锋所向,皆为汉臣!”
殿内群臣,无论文武,皆被这磅礴的气势所感染,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
一场跨越千年的征途,即将在这初定的大汉帝国,拉开波澜壮阔的序幕。
退朝之后,整个大汉帝国如同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军令通过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和驿站系统,飞速传向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