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下车,小心翼翼地走进那栋房子。
秦渊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把从车上取出的战术手电筒,警惕地扫视着每个角落。房子已经空了很久,到处是厚厚的灰尘,墙上有弹孔,家具东倒西歪。
“一楼检查完毕,安全,“秦渊说道,然后走向楼梯。
楼梯有些破损,踩上去发出吱呀的声音。秦渊轻手轻脚地走上二楼,其他人跟在后面。
二楼有三个房间,都已经被洗劫一空。但有一个房间的窗户保存得还算完整,可以观察外面的情况。
“就这里了,“秦渊做出决定,“我们今晚在这里过夜。“
“要不要生火?“岳鸣问道,“晚上会很冷。“
“不行,“秦渊摇头,“火光和烟雾都会暴露我们的位置。我们只能吃干粮,穿厚一点御寒。“
“明白,“岳鸣点头。
秦渊开始分配任务:“岳鸣、段景林,你们两个去把车开到房子后面,用废墟和杂物遮挡一下,不要让人一眼就看到。“
“是!“两人立刻行动。
“松猜,你检查一下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其他可疑情况,“秦渊继续说道,“注意,不要走太远,十分钟后回来。“
“没问题,“松猜拿着手电筒离开了。
“林政委,你跟我一起布置宿营地,“秦渊对林晓月说道。
“好的,“林晓月立刻回应。
两人开始整理房间。他们把一些还算完整的家具搬到窗边,作为观察哨位的掩护。秦渊还在楼梯口布置了一些简易的警报装置——用细线连接几个空罐子,如果有人上楼,就会碰到线,罐子会发出声响。
“这些看起来很简陋,但很有用,“秦渊一边布置一边解释给林晓月听,“在战区,任何能提前预警的东西都可能救你的命。“
林晓月认真地学习着,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
十分钟后,所有人都回来了。
“车已经藏好了,“岳鸣报告道。
“周围暂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松猜说道,“但我看到远处有火光,应该是有人在那里活动。“
“距离多远?“秦渊问道。
“至少两公里,“松猜回答。
“那暂时不用担心,“秦渊点头,然后召集所有人,“好,现在说一下今晚的安排。我们需要轮流放哨,每人两个小时。顺序是:我第一班,松猜第二班,岳鸣第三班,段景林第四班,林政委最后一班,正好到天亮。“
“教官,林政委没有放哨经验,要不要......“岳鸣欲言又止。
“正因为没有经验,所以要学,“秦渊说道,“而且林政委的班次是最后一班,那时候天快亮了,相对安全。而且如果有紧急情况,我们都在,可以随时支援。“
“我会认真学习的,“林晓月坚定地说道。
“好,“秦渊继续说道,“放哨的人在这个窗口观察,主要注意村子入口和周围的开阔地。如果发现任何可疑情况,立刻叫醒所有人,记住,保持安静。其他人休息,但要穿着衣服,鞋子不要脱,保持随时能行动的状态。“
“明白!“众人齐声回应。
“还有,“秦渊补充道,“如果真的遇到危险,我们的撤退路线是从后窗下去,然后从村子西边撤离,那里有一条小路通向田野,便于隐蔽。所有人都要记住这个路线。“
“是!“
“那好,大家吃点东西,然后休息,“秦渊说道,“保存体力,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众人拿出随身带的干粮和水,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中,没人有心情聊天,大家都默默地吃着,各自想着心事。
林晓月啃着压缩饼干,喝了口水。她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空,想起了在新兵连的日子。那时候虽然训练辛苦,但至少是安全的。而现在,她身处战区,周围都是未知的危险。
但她不后悔。这次经历让她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责任。
吃完东西后,岳鸣、段景林和林晓月在房间的角落里找了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休息。松猜靠在墙边,闭上眼睛养神,但手始终放在腰间的手枪上。
秦渊走到窗边,开始第一班的放哨。
夜色完全笼罩了这片废墟,远处偶尔传来枪声和爆炸声,提醒着所有人这里依然是危险的战区。
秦渊眼睛适应了黑暗后,能够清楚地看到村子的轮廓。月光洒在废墟上,给这片死寂的土地增添了一丝阴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小时后,秦渊轻轻拍醒了松猜。
“该你了,“秦渊低声说道。
“好,“松猜立刻清醒,站起身来到窗边。
“暂时没什么异常,“秦渊简短地报告,“但要注意那边,“他指着村子北边,“刚才我看到有人影晃动,可能是游荡的武装人员。“
“明白,我会注意的,“松猜说道。
秦渊走到角落,靠墙坐下,但他没有完全放松,依然保持着警觉。
松猜接过放哨的任务,目光如鹰般扫视着窗外。他经验丰富,知道如何在黑暗中观察,如何辨别正常的声音和异常的响动。
又过了两个小时,松猜叫醒岳鸣。交接时,松猜告诉他:“刚才有几只野狗经过,被它们吓了一跳。除此之外没有异常。“
“好的,我知道了,“岳鸣揉揉眼睛,让自己完全清醒。
岳鸣接过放哨任务。这是他第一次在真正的战区放哨,心里难免紧张。他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观察着窗外的一举一动。
时间慢慢流逝,夜更深了。
就在岳鸣值班快结束的时候,他突然注意到远处有光亮在移动。他立刻警觉起来,仔细观察。
那是几束手电筒的光,正在向村子这边移动。
岳鸣的心跳加快了,但他记得秦渊的教导,保持冷静。他快速但轻柔地走到秦渊身边,轻轻推醒他。
秦渊立刻睁开眼睛,眼神清明,完全没有刚睡醒的迷糊。
“怎么了?“秦渊极低声地问道。
“有人,带着手电筒,正在接近村子,“岳鸣小声报告。
秦渊立刻站起来,无声地走到窗边,小心地探头观察。
确实有光亮在接近,而且不止一个。秦渊凭着经验判断,至少有七八个人,正在向村子走来。
“叫醒所有人,“秦渊低声命令,“保持安静。“
岳鸣立刻行动,轻轻唤醒其他人。所有人都在几秒钟内清醒过来,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什么情况?“松猜问道。
“有人接近,“秦渊简短地说道,“都到我这边来,保持低姿态,不要让外面看到。“
五个人都来到窗边,小心地观察外面的情况。
那些光亮越来越近了,已经进入了村子。现在能够看清,是一队武装人员,大约八个人,端着步枪,用手电筒照着四周。他们的装束不是政府军的制服,更像是反对派武装或者地方武装。
“是反叛军,“松猜低声说道,他对这一带的武装力量比较熟悉,“看他们胳膊上的臂章,是'自由战士'组织的,属于反对派的一支。“
“他们在干什么?“段景林小声问道。
“可能是巡逻,也可能是在找什么,“秦渊说道,眼睛紧盯着那队人。
那队武装人员在村子里缓慢移动,用手电筒照着每一栋废墟。他们说着阿拉伯语,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清晰可闻。
“他们在搜索什么,“松猜听着他们的对话,低声翻译,“好像在找什么人。“
“会不会是在找我们?“林晓月紧张地问道。
“不太可能,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秦渊分析道,“更可能是在搜索逃兵或者间谍。“
那队人越来越近了,已经到了村子中心。他们检查着每一栋较为完整的建筑物。
“教官,如果他们发现我们怎么办?“岳鸣问道,手已经摸向了腰间的工具。
“先看情况,“秦渊说道,“如果他们只是路过,就让他们过去。不要主动暴露。“
但那队人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越来越接近他们所在的这栋楼。
段景林的呼吸变得急促,手指紧扣着腰间。岳鸣也紧张得手心冒汗。就连经验丰富的松猜,也绷紧了身体,随时准备战斗。
“准备动手吗?“松猜低声问道。
秦渊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快速评估局势。如果动手,八对五,而且对方有自动武器,己方虽然都是精锐,但没有重武器,优势不大。更重要的是,一旦交火,会引来更多的人,到时候想撤离都难。
“不,“秦渊做出决定,“我们躲起来。“
“躲?“岳鸣有些不解。
“对,躲,“秦渊坚定地说道,“他们人多,而且有重武器。我们如果动手,就算能赢,也会惊动周围的其他武装力量。我们的任务是救人,不是打仗。能避免交火就尽量避免。“
“可是如果他们搜查房屋......“段景林担心道。
“快速决定,躲在哪里,“秦渊打断他,“林政委,你和段景林躲到那个房间的柜子里。岳鸣,你去另一个房间,藏在床底下。松猜,你跟我来。“
所有人立刻行动,没有任何犹豫。林晓月和段景林快速跑向旁边的房间,那里有一个还算完整的大衣柜。段景林拉开柜门,示意林晓月先进去,然后自己也挤了进去,轻轻关上门。
柜子里空间很小,两个人挤在一起,几乎无法动弹。林晓月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地敲击着胸腔。
岳鸣则迅速进入另一个房间,钻到一张残破的床底下。那里堆满了灰尘和杂物,但能够藏人。
秦渊和松猜上了顶楼的一个小阁楼,那里堆着一些破旧的杂物,他们藏在杂物后面,但保持着能够观察楼下情况的位置。
所有人都隐藏好后,房间里恢复了寂静。
那队武装人员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林晓月在柜子里,能够听到外面的动静。她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段景林就挤在她旁边,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紧绷。
脚步声在楼下响起。
“这栋楼看起来还不错,我们上去看看,“一个声音用阿拉伯语说道。
“还要上去?我们已经搜了大半个村子了,什么都没发现,“另一个声音抱怨道,“我累死了,想早点回去休息。“
“队长让我们仔细搜查,别废话,上去看看,“第一个声音坚持道。
林晓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要上来了!
脚步声开始上楼梯。
秦渊在阁楼上,通过缝隙观察着下面。他看到三个武装人员走上了二楼,手里拿着手电筒和枪,警惕地四处张望。
其中一个人走向林晓月和段景林藏身的那个房间。
林晓月在柜子里,听到有人走进了房间。她的心跳快得像要跳出来,手心全是汗。她紧紧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
那个人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手电筒的光从柜子的缝隙中透进来。林晓月闭上眼睛,祈祷着他不要打开柜门。
时间仿佛停滞了。
那个人在柜子前停留了几秒钟,林晓月感觉那几秒钟像几个世纪那么长。
然后,脚步声离开了。
“这个房间没什么,“那个人用阿拉伯语说道。
另一个人去了岳鸣藏身的房间。岳鸣在床底下,看到一双军靴出现在视线里。那双靴子在房间里走动,离床越来越近。
岳鸣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握着腰间的小刀,准备万一被发现就拼命一搏。
但那个人只是随意看了看,踢了一脚床边的杂物,然后就离开了。
“这里也没人,“他喊道。
第三个人在楼梯口附近查看,但没有注意到秦渊设置的警报装置,也没有往阁楼的方向看。
“好了,这里没有人,我们走吧,“其中一个人说道,“该死的,大半夜的在这些废墟里搜来搜去,累死了。“
“是啊,那个叛徒估计早就跑远了,不可能还在这里,“另一个人附和道。
“别说了,下去吧,“带头的那个说道。
三个人走下了楼梯。
秦渊通过缝隙看着他们离开,但他没有立刻发出信号,而是继续等待。
楼下的声音渐渐远去,那队人在一楼转了一圈,然后走出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