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队,您要是抽烟的话,就给您安排到这边会议室?这边是吸烟区。江队也是坐这边会议室的。”帮忙做会务的民警已经很熟悉这项工作了,将来自山南的指纹专家朱焕光带过来,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阵介绍:“住宿给您安排在我们家属院,走路5分钟就能到,您住的这间是我们科长家的房子。”
“这……住你们科长的房子,不合适吧?”朱焕光从门口看到门内的江远,两人在山南的指纹会战中,曾是阶段性的旗鼓相当的互相较劲的惺惺相惜的对手,后来也曾一起为长阳市刑警支队办过痕检的活计,这次过来,除了朱焕光喜欢指纹会战的气氛以外,也是为了相应江远的号召。
民警:“房子都按照民宿的标准给整理好了,回头会战结束了,我们有专人整理了以后再交还回去,您不用担心……”
“我想坐江远后面。”朱焕光打断了民警的话,稍微整理了一下衣领。
民警毫不意外,在他短暂的接待史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就仿佛那是什么风水宝地似的。
民警问:“后两排都满了,往后算第三排可以吗?我们把桌子都错落开了的,保证都能看得到江主任的电脑屏幕。”
朱焕光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瞬间被说穿了,愣了两秒,问:“江远不在意自己的屏幕被看到?”
“江主任说无所谓。”民警就回答自己听到的内容。
“那行吧。”朱焕光这次过来,也是最近两年潜心研究,自觉对指纹一道,又有了新的进展,所以才想跟江远再碰一碰。
当年的朱焕光,指纹鉴定的技能大约就是LV3大圆满的水平了。到某些细小的专项或有入门级LV4的程度。这两年,朱焕光保持着每周至少三天,每天看6000枚指纹的修行水平,另外几天不得不开会写报告什么的,也至少看2000枚到3000枚。
如此积累下来,再时不时的跟江远在痕检群里勾兑一二,朱焕光最近感觉自己应该是突破了。
这种技术方面的事情,突破了也没法直接说,甚至给不懂行的领导,比如余温书说,他也只会大谈特谈计算机普及前,指纹专家找其核对指纹的场景,从而吹嘘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
朱焕光早都是实职副科了,怎么可能受这样的气。他努力练习是为了给别人吹自己的指纹技术的,所以,他自觉指纹鉴定的能力提升了,也只能在事上见了。
江远呼吁的指纹会战,正是最好的展示平台。
朱焕光跟着民警,穿过层峦叠嶂的办公桌椅、电脑和专家,好像学生进到了教室。
江远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屏幕,并没有注意到朱焕光。
朱焕光也没有急着打招呼,坐定以后,先听接待的民警给自己讲基本的情况,同时开始熟悉配发给自己的这台电脑。
接待民警先讲了基础的部分,最后道:“咱们这次比较特殊的地方,指纹涉及的案件不一定是重案大案,也有一些小案子,由各地自己决定报哪些案子,整理哪些案子出来。指纹涉案的情况,我们也都附了资料在旁边。”
指纹会战通常都是大案重案,本身也是为了平衡各地的技术差。可以说,命案才是起步。
这样的案子,指纹自然都是被各地仔细揣摩过的,揣摩不透的再送上来,再由各地的指纹专家殚精竭虑的思考方案……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指纹会战中剃光头都是正常的,真正能够完成多个案件的指纹比对的都是强人,如朱焕光上一次参战,就拿到了一个三等功。
而江远等人这次搞的安湾指纹会战,级别本来就不高,各方准备的也不充分,也不好像是正常的会战那样,积累和准备大量的关联指纹——不是涉案的指纹就拿来参战的,得是关键性的指纹,一旦比中了能破案的,起码能有强力线索的指纹,才被允许拿来参战。
这部分的整理工作,本身也是要消耗警力的。
另一方面,江远也是想要多办一点平洲的案子,就当是给祛除后顾之忧了。
朱焕光于是见到了大排的普通级指纹——以他LV3大圆满的境界来看,有些指纹瞅着就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朱焕光不觉一哂,随手点开一个指纹,开始标记特征点。
他也不追求多大多难的案子,这次过来,主要就是看在江远的面子上,这种情况下,倒是真不如多捡几个小案子,数量上首先就让人快乐。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焕光的比对指纹就有了一些轻松写意,在外人看来,竟是颇有些大师风度。
朱焕光很快完成了三次指纹的标记,就成功的比中了一次,虽然只是起盗窃的小案子,朱焕光也是不由振奋了一下。
前科犯的数据库里比中的指纹,再判必然是实刑了,大概率能判到三年以上。
朱焕光满意的抬起头来,顺势看向江远的屏幕。
他对江远做指纹鉴定一向是好奇的。事实上,好奇的人不止朱焕光一个人,许多人坐到江远后排,都是为了能全程窥屏。
江远似乎不受影响的样子,后背靠着椅子,一只手操纵鼠标,一只手操作键盘,动作不是很快,却是一刻不停的样子。
朱焕光了然,这就跟他刚刚标特征点一样,平洲的本地罪犯,留痕确实是多了点,指纹标的就没什么挑战性。
朱焕光调整了一下眼镜,让自己能看的清楚些。
然后,朱焕光就清楚的发现,江远标记的竟是一枚残指。
还是有点发糊的残指。
朱焕光瞬间回忆起了上一次的指纹会战,上一次,江远也标记了一枚残糊指纹,只是……即使是当日的江远,也远没有今日的得心应手。
“他也顿悟了?”朱焕光太熟悉这种提升了,曾经的江远,绝对没有这般的游刃有余,至少在比对残糊指纹上,达不到这种夸张的程度。
朱焕光不由起身,穿过旁边的办公桌,走近江远的电脑,想看的清楚些。
他这么一动,在场的好几个人都起身走了过来。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是认识的指纹专家,于是都默契的站开,自己观察起来。
江远标记特征点,交给系统比对,再在候选指纹中重新核对……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一个名字就被吐了出来。
江远将之稍作整理,发邮件给了刘壮誓,接着又开一枚新指纹。
后方的人看了一会,默默散开了。
不一会儿,又有新专家被安排了进来,一番纠结后,也站到了江远身后,在默看30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里,新来的专家总是变得谦逊起来。
有点和谐又古怪的气氛,持续到了晚餐时间。
来自省厅的张立民,亲自端了个大盆子前来劳军,并特意向江远展示道:“我特意让人去买了你喜欢的牛眼睛,新鲜的牛眼睛还挺不好找的,你尝尝我做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