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万国来朝的时间点也在逐渐逼近。
有些脚程快的番邦使团已经零零星星的来到了长安!
于阗人、龟兹人……
疏勒人、车师人……
焉耆人、竭石人……
一时间,长安城内的西域胡人数不胜数。
各种奇装异服、民俗装扮,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此时的长安是除了春节元宵之外,最热闹的时候了。
在这种时候,一向活泼好动的柳妙茵又怎能按捺得住内心的激动呢?
于是便整天磨着柳仁,放她出去见识一下西域风情,好好的玩上一番。
柳府,
柳妙茵摇着柳仁的手道:“哎呀,爹爹。”
“你就放我出去吧。”
“听说那些胡人长相和咱们唐人不一样,全都是蓝眼睛黄胡子。”
“我都还没亲眼看见过呢。”
“这次正好出去看看,那些胡人是不是都是三头六臂。”
耐不住柳妙茵的撒娇苦求,柳仁终于松口同意让柳妙茵出门了。
柳仁道:“真是拗不过你这丫头。”
“好吧好吧。”
“爹不拦着你。”
柳妙茵跳起来,欢呼道:“太棒了。”
“爹爹最好了!”
柳仁继续道:“你这丫头,别高兴得太早。”
“我还有但是没说呢。”
“爹爹不放心你一个人去。”
“就让你姐姐带着你玩吧。”
柳妙茵赶紧点头道:“嗯嗯。。”
当柳妙茵出门后,便拉着柳妙清来到了长安最热闹的勾栏区域。
“哇,姐姐。”
“我就说这里能看到西域胡人。”
“你看,他们不是黑眼睛,是蓝眼和绿眼呢。”
柳妙清捂嘴轻笑道:“你不是想看看这西域人有没有三头六臂吗?”
“今日算是看见了吧。”
柳妙茵道:“嗯嗯,看见了。”
“这些西域人和咱们唐人一样,都是俩肩膀上一个脑袋。”
“不过……”
“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想起来了。”
“姐夫他还没来呢。”
“之前都是咱们三个一起逛,这次也不能少了姐夫。”
“咱们一家人要整整齐齐的,一个都不能少。”
……
另一边,
汉王府。
李恪正与郭昕谈话,
此时老管家禀报道:“殿下!”
“青龙和燕大两位将军回来了。”
“二位正在外面等待您的召见。”
听到管家的话,李恪眼睛一亮。
郭昕道:“两位将军的动作好快。”
“竟然赶在了万国来朝前完成了殿下交代的任务。”
“真不愧是殿下您的手下。”
李恪道:“让他们二人进来吧。”
老管家带着青龙和燕大两人,走到了屋内。
只见两个人一人一个,分别提溜着一个被黑布包裹起来的小木盒。
来到了李恪的面前。
青龙和燕大道:“属下已查明。”
“楼兰国\/吐谷浑的国王的确对大唐有反叛背主异心。”
“而消失的两支唐军小队,也正是遭到了两国的掳掠后而被迫害。”
“木盒之中便是楼兰国和吐谷浑国主的项上人头。”
“请殿下检验。”
二人给李恪献上了楼兰国主和吐谷浑国主的人头。
李恪看了一眼后,问二人道:“此二人皆是小国之主。”
“归顺我大唐多年,规规矩矩不敢逾矩。”
“若不是受人挑唆,断然不敢如此行事。”
“这件事情的背后,定然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青龙和燕大回答道:“殿下果真料事如神。”
“在临死之前,属下问出了其背后之人。”
“得到了同一个答案。”
郭昕连忙问道:“两位将军请速说。”
“背后的幕后黑手究竟是何方势力?”
“这两国究竟是受谁指使?”
青龙和燕大异口同声道:“西南,吐蕃!”
郭昕道:“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吐蕃本是高原之上的一贫瘠之国。”
“人口才不过百万。”
“居然胆敢挑唆二国杀害我唐军的两支小队!”
“就不怕大唐震怒之下发兵征讨吗?!”
李恪摩挲着下巴道:“原来是吐蕃啊。。”
“你二人可知,这吐蕃的具体情况如何?”
“吐蕃国主若是没有些底牌的话,应该还不至于弱智到挑衅我大唐吧。”
燕大解释道:“启禀殿下,属下打探后得知。”
“这吐蕃前些年上来了一位名为松赞干布的新国主。”
“这位吐蕃的新王,倒是真有些手段。”
“击败了其他反叛的部落,之后迁都逻些,实现了吐蕃地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青龙补充道:“统一后的吐蕃变得愈发强大了。”
“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并且开发藏南河谷后实现了粮食上的自给自足。”
“在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吐蕃现在的国力还在蒸蒸日上。”
“而且看这势头,那吐蕃新主明显有扩张版图的意图。”
听到燕大和青龙的话后,
郭昕释然道:“原来如此……”
“真没有想到吐蕃贫瘠之地,人口居然能够超过两百万。。”
“想必,这便是那吐蕃敢和咱们大唐叫板的底气吧。”
李恪道:“看来这吐蕃已经长成一个庞然大物了。”
“如此说来,这吐蕃倒是有让我大唐正视的资格了。”
郭昕进谏道:“汉王殿下。”
“看来吐蕃人已经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变得蠢蠢欲动了。”
“若是不提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任由这个王朝野蛮生长的话。”
“恐怕将来西域和陇右地区,都会被野心勃勃的吐蕃一口吞下。”
“到时候,我大唐就被动了。”
李恪点头道:“是啊。”
“今日的吐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若是我大唐再不及时出手,等吐蕃长成一个庞然巨物后,长安就会直接面临着吐蕃兵锋的威胁。”
“到时候就算咱们大唐不想打都不行了。”
“必须做些什么让那个吐蕃的新国主知道知道。”
“我大唐才是他最严厉的父亲。”
郭昕与青龙燕大异口同声道:“殿下英明!”
李恪道:“还有不到两天,就是万国来朝的日子了。”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
“今年这吐蕃使团也在进贡的名单上吧。”
“万国宴会之上,必然那吐蕃使者露出马脚。”
“这一切事情,两天之后必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