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上述用法,此坦克的其他战法,还包括借助其通过能力,绕至敌后发起突袭,或伏击小股步兵、后勤车队这些,正面硬打扛不住的。
不过对于此任务,林默的建议,是设计一款,体型更小、更轻便,通过性、机动性更强的一款超轻型两栖坦克。
像装甲,留一层薄钢壳便是,若非需要它在水中跑,林默甚至觉得一些地方可以省出来,没办法,就这样的小豆丁,装甲搞到最厚,也几乎没什么防护力。
还不如减重增加速度、通过性这些,偷袭伏击一击得手便迅速撤离,只要追不上、逃得了,那防护好坏便无大碍。
武器照旧是12.7的双联机枪,打步兵、打掩体、打普通载具都够用,无后座力炮减少至两门,车尾的迫击炮选配,让编组成小队的坦克,其中几辆选配迫击炮跟钢铲。
已造出的几辆,基本都按林默要求改了,裁短炮塔,装配枪炮,尾部加装钢铲跟迫击炮,林默带人,将其开了出去,进行一番测试。
还可以,唯一不太好的地方,便是运载空间有限,装备增加这么多,带不了多少弹药,虽然定位是打偷袭伏击,不要求长时间作战,但这点备弹还是有点太少了。
改车厂的方案,是优化舱内的布局,还能得到一些空间,不过林默否了,这防护能力,在车内堆太多的弹药,那不是嫌死的慢嘛!
林默让他们专门搞个弹药车,就是将车尾空出来,甚至稍稍扩大,专门为其他坦克运输备用弹药,武器保留一艇机枪即可,装甲也可削减,以坦克一百三四十的马力,应该能运不少弹药。
林默定调后,改车厂立马开始做模型,一比一的,一个是用于模型优化设计,另一个,上展在即可,改车来得及,但设计、建造新车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模型也需拿去上展。
林默把事安排妥,又去看了下舟艇部队的生意,发展得非常不错,已形成极大规模,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
每年新粮下来,大量加工船队便四处出动,收粮上来,或烘干入库,或碾米磨粉后,加工成米面,供给军队或市场,每年经手粮,以百万吨为单位计。
同时,加工后的稻壳,当地的秸秆,山里收来的枯枝落叶,还有芦苇杆等等,送粉碎机打碎,有的直接现场加工成颗粒料,有的装袋发卖。
像一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草料,卖去饲料厂,而似芦苇这类纤维不错的,卖去纸厂制纸,还有的,则是超出加工能力,送去其他制粒厂进行加工。
还有油渣饼、麸皮等加工产物,有的送去做饲料,有的被送去生产酒精之类,生物质料,舟艇部队这边,每年经手的同样是百万千万吨计量。
至于榨油产业,从大豆、核桃、油菜籽、油茶籽、芝麻、麻籽这些榨的食用油,再到棉籽、桐籽、漆籽等等,每年的榨油量同样庞大。
而像莲子、藕、藕粉、芋粉等等的收购加工,每年也有大量产出,甚至有点过乘,将价格都压低了,还是将东西供应给养殖业,才没让价格进一步压到地板。
至于养殖业,鸡鸭鹅及鹌鹑等家禽,存栏量也极大,目前已超千万,蛋类出产,更是以亿计,算是已经发展起来了。
至于猪羊等家畜,养殖规模扩张稍慢了些,繁育需要时间,饲料也需拓展稳定来源,算是在稳定发展中,至于牛马等牲口,养殖发展更慢,不过民间的存栏量倒是在稳步上升。
而渔业,目前捕捞量也很大,舟艇部队这边,选定了很多,适合下大网、围网的地方,然后投放大量的饲料,在养,也是在吸引聚集鱼群,目前已形成稳定产出,再加上采购并加工的,每年同样是百万吨计。
大量廉价的产品,叠加庞大实力及剿匪让周边社会相对安稳,以及大量采买让资金流动起来,舟艇部队的零售市集,也开的红红火火,赚取大量利益。
目前,这些生意的收益,已远超走私油料,成为舟艇部队主要财源,巨量资金,也让舟艇部队迅速膨胀,装备那就更是豪奢了。
那位上校,已正式入将,舟艇部队的编制,也正式迈入师级,常规力量没超编,主要是舟船枪炮这些装备花费大,训练花费也庞大,暂时养不起更大规模部队。
不过,他们还有配属的航空队、特战队、两栖队及运输队这些,所以编制还是比正常的师要大不少,而且他们可不吃空饷。
航空队,就是舟艇部队的空中侦查、运输及打击力量,如果算上动力三角翼、旋翼机这些,已经是数百架的规模,地勤、飞行员队伍稍薄弱。
飞行员,指的是正经培训出来能开战机的飞行员,不包括驾驶简易飞行器的,地勤没分那么清,但人手确实不足,很多时候,是让保障舟船的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维保。
特战队不用说,就是鱼鹰及配属协助他们的人员,像看驻地、保障后勤、维护训练设施等等,其出动及转移这些,是指定有专门连队协助,平常便多加合练。
两栖队,则是舟艇部队拉着炮的一支陆上部队,主要是技术兵种,像运输队、炮队、侦察队等,主要是将他们的战斗地域,往陆地更深处进行延伸,以后估计还会有装甲队。
至于运输队,包括军用运输船及摆渡船等,前者运兵运军需,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协助部队渡河之类的,平常则是经营状态,摆渡过河的民众车马。
这一次会展的民品及部分军需,舟艇部队这边,可能品类不算多,但都是大宗的,所以,林默也需看一看并聊一聊相关情况。
一路看着下来,回到芜湖的舟艇驻地,很轻松便聊妥了,除上展,还包括水上安保、接送,以及部分武器装备的演示工作。
离开时,林默还带了舟艇部队的一支疏浚队伍,就是挖泥沙的船及爆破人员,疏通河道加挖泥沙的队伍,舟艇部队组织了很多支,用于疏通一些地区的航道,修水上补给站等。
就是加油加煤站点,想找适合建设的站点,需考虑水深、风浪、离岸远近等等因素,而水深,便可通过清淤疏浚人力达成,减少选点难度。
而林默带他们走,是施工队那边传来消息,那一段的水阳江里,有不少礁石,且沙石淤积也较重,且其他水道水域,也需清一清。
林默回来,先看了下相关情况,问题不大,水阳江的情况,就是入冬水位下降,河底礁石沙石需清一清,其他水道水域,则是近些年没怎么清理,需抽挖淤泥,让其美观一些,工程量不算太大,赶得上。
至于会展场,水阳江至石臼湖之间的长长一块农田,中间靠石臼湖的位置,目前已建设起横跨农田的一座一二层建筑。
是用模块化掩体,水泥毯、复合板及承重木头建成,虽看着很简陋,但也要看建筑时间,这么短时间便将其弄了出来,已极为惊人,毕竟是十几里长的建筑。
没错,就是十几里,场地要求可不小,军品虽不算多,但有空军的装备,其起起降降演示需不小场地,还有民品,场地估计要占去大半,因为除展示,还会顺带进行售卖,估计会接待很多被吸引而来的人,且吃喝拉撒也需地方。
二层建筑,一层用水泥毯硬化地面,并用模块化掩体装体当胸墙,然后木头做建筑框架,二层用木头做横杆,复合板做楼板,上面再铺一层水泥毯加固。
其实就是打个坑,插根木柱,都不用高,到二楼地板即可,顶端开出十字口,把木梁楔进去,木梁上再搭横杆,钉上大块复合板做楼板,再铺水泥毯,一层部分基本都如此进行建设。
而二层部分,其实就是在梁上再钉细一些的柱子,至于房顶横梁,基本都是用粗的竹子,至于栏竿之类,也多是竹子加薄复合板。
房间一般不分割,若分隔,也用较薄的复合板,房顶斜坡式,也是直接用水泥薄毯,主要是压缩成本,无需太多横梁这些,也因此,才那么快便将这么长的建筑建好。
建筑一楼二楼,都是做休息及观礼之用,石臼湖一侧稍窄,为武器装备的演示场地,不过目前一点没动,需到展示时,连同阵地这些一同挖掘布设,顺带展示诸如工程机械、构筑用品,以及工兵铲等各式单兵装备。
而水阳江一侧,则是主场,靠上游一侧,是航空展,会建设配套的临时水陆机场,供起降入场并在展会上进行空中表演。
水上起降场不用说,直接在江面上,陆上起降场,则是平整农田后,用较厚的水泥毯在地面铺设,处理好接缝位置,便算很好的应急临时飞机场。
往下,则是军品展示场地,占地同样不小,地面没有全硬化,成本太高,只硬化出一条条观展道,一些地方用水泥毯做了桌面,可用于展示轻武器这些。
另外,非武器的装备,还向部分人,像邀请的一些参会贵宾,开放了试穿试用的机会,当然,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扩大场地需求,毕竟国府能掏出的东西太少。
至于武器的试用,只开放给各方采购代表团,上另一侧演示场试用,军方参会人员可有限试用,就是亲自试用下轻武器,警特及政府人员这些则限制更多,像机枪这类不好上手的武器,基本不让碰,其他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律拒绝。
再往下,则是民品展会,与军品展会之间,则用两层模块化掩体堆叠隔开,当然,预留了众多通道,不过军品这边,只在有限时间段,向自主前来的民众开放。
当然,也没卡那么严,有关系有渠道的,可拿临时证入场参观,只不过需要有人做保,这其实都不算走后门。
毕竟受邀且前来的人不会太多,但占半数的场地,也需有人把它烘托得热闹一些,但又不能彻底放开,免得乱成一锅粥。
于是便留了这么个口子,需有人做保,就味着出事有人负责,入场的多数人也不会随意胡来,秩序这些相对可控,能确保展会顺利进行。
整个场地,负责核心安保工作的人员,肯定是特战室,维护秩序这些的,是雀鹰及辅助人员,他们能处理过来,甚至更擅长。
至于金雕这些,他们承担并负责的,是后续的演示及参会人员试用武器的工作,这部分是涉及真枪实弹的环节,出问题就是大问题,更何况,他们熟悉各类枪械,演示工作也不会掉链子。
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国府方面的联络邀请工作,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每天都有情况汇总递来,让林默将相关安排规划好。
随着时间临近,一些单位与个人也来到会场,好在,建设工作已进入收尾,国府安排的接待人员这些也陆续到位,林默带着理顺工作后,一切基本都进入正轨。
展会开始前两天,特战队人员入场,当然,肯定不会真面目示人,不是戴着头套,便是带着面巾、口罩等等,身上全副武装,那是遮得一个严严实实。
而各兵工厂、军火商所带来的武器,也正式入会场布置展示,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修械所,武器最多,且其中新玩意还不少,更别说那炮管快有二层楼高的大玩意儿。
当然,最旁边的航空展区,也让一大堆前来参展的人员,给围上了好几层,能上天的玩意儿,永远是那么吸引人。
哪怕飞机公司带来的,自家研究设计的飞机,都不是什么先进飞机,依旧得到了很多参展方的夸赞,这让尹景逸与苏明宇,脸上笑容没褪过。
两人也大气,直接让飞行员,驾驶动力三角翼及旋翼机,带人升空体验体验,一时间,更是将六七成参展人员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