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成附和:对,今晚吃完别浪费。”
听闻此言,女知青们对两人好感更甚。
杨秀兰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这么好的肉绝不会糟蹋!师凌薇拉着陈凤去菜园摘菜——十三人吃饭,光靠这点肉可不够。
厨房里,杨秀兰提着肥肉和豆腐,梁丹拎着丁华买的瘦肉跟进。”丁华同志,别忘了拿糖来做糖醋里脊。”梁丹提醒道。
这就去拿。”丁华嘟囔着,等你们尝过就知道哪种肉更好吃。”
张志成懒得与他争辩,横竖晚上都能吃到。
梅伟更不在意这些,自顾自坐在院中享受落日余晖。
炊烟袅袅间,诱人的饭菜香渐渐弥漫开来。
张志成在厨房里磨蹭着不肯出来。
他和几个女知青聊得热火朝天。
梅伟心想,这家伙不添乱就算谢天谢地了!
饭菜刚端上桌,李泽华领着男知青们踏进院子。
张志成从厨房探出头,李泽华同志,你们回来得正是时候,饭菜都备好了,洗洗手就能开饭!
那可太好了,老远就闻到肉香了!
李泽华洗完手,回屋拎出两瓶珍藏的酒。
周勇眼睛一亮: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泽华同志居然舍得把压箱底的好酒贡献出来!
今天要给新来的同志接风,没酒怎么行?李泽华晃了晃酒瓶,不过就这两瓶,大家将就着尝尝。”
我这也有两瓶,一起喝了吧。”梅伟转身进屋,假装从行李袋里摸出两瓶二锅头。
其实是从空间取的,只是走个过场。
见李泽华都这么大方,他也不好藏着掖着。
几个男知青盯着酒瓶直咽口水:梅伟同志够意思!往后你就是咱们亲兄弟,有事尽管开口!
别别别,我就这点存货,你们这眼神看得我心里发毛。”梅伟赶紧 撂在桌上。
院子 支起一张木桌,十几个知青围坐一圈。
知青点屋子小,只能露天吃饭。
丁华搀着顾向北最后入席。
李泽华举起酒杯:来,咱们欢迎新同志!天南海北聚到这儿都是缘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往后互相照应。
废话不多说,今晚吃肉喝酒!
其实菜色简单,胜在分量实在。
三斤瘦肉做成糖醋里脊,五斤肥肉除了回锅肉,剩下的全炖了白菜粉条。
新知青还端着架子,老知青们已经筷子翻飞,吃得满嘴流油。
痛快!多久没这么敞开了吃肉!
今儿沾新同志的光,往后你们在村里有事尽管吱声!
知青就得抱团,自家人关起门怎么闹都行,对外必须一条心!
推杯换盏间,四瓶酒见了底。
连女知青都喝得面不改色,这场接风宴直到月上中天才散。
四斤酒被十三个人分着喝完,每人只分到一小口,自然没人喝醉。
几杯酒下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李泽华和师凌薇这些老知青给梅伟他们讲了不少村里的门道,比如哪些人不好惹,哪些人爱占小便宜。
梅伟和张志成这才明白为何村里没人愿意租房给知青。
原来早先有个知青嫌知青点条件差,租住在村民家,却糟蹋了房东家的闺女。
更可恨的是,这知青反咬一口说是姑娘 他,死活不肯负责。
姑娘不堪 ,投河自尽。
那知青被赶出村子后也没落得好下场,总有人找他麻烦。
后来他去公社买东西就再没回来——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这年头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八成是被村里人收拾了。
月光洒下来时,知青们还围坐着闲聊。
直到九点钟,众人才各自回屋。
明天要上工,得早些休息。
梅伟因喝了点酒,竟没被震天的鼾声吵醒,一觉到天亮。
都起了?正好,咱们去大队领工具。”李泽华见梅伟几人精神不错,满意地点点头。
受伤的顾向北还躺着,不过没人羡慕他——不上工就没工分。
现在就去?不吃早饭怎么干活?张志成连珠炮似的发问。
你看我们谁吃早饭了?李泽华笑道,农闲时都这样,村民们也多半不吃。”
杨秀兰补充:乡下不比城里,多数人家一天只吃两顿。”
那我得吃了再来!丁华又开始作妖。
随你,但半小时内必须到,迟到要扣工分!李泽华说完就带着众人出发。
梅伟摸了摸兜里的零食跟上去,张志成见状也快步追上。
他打算先尝试一下,如果能坚持住,就和大家一起干;如果不行,明天再早起做早饭。
梅伟几人跟着李泽华到大队报到,登记姓名后各自领了一把锄头。
拿到工具后,李泽华带着梅伟和张志成来到一个壮实的汉子面前。
“崔队长,这两位是新来的知青,以后就在咱们第三生产小队干活。”
“梅伟,张志成,这位是咱们小队的队长崔大壮,干活特别厉害,咱们跟着他干,工分也是由他记录。”
张志成一听要在崔队长手下干活,立刻热情地上前握住他的手:“崔队长好!我是新来的张志成,以后请您多关照,有啥做得不对的,您尽管批评指正!”
崔大壮被他的热情弄得一愣,随即笑道:“哈哈,张知青客气了,你们是文化人,我哪敢批评啊!”
看来新来的知青不难相处,崔大壮心里踏实了些。
“对了,不是说来了四个新知青吗?咋就你们两个?”
“崔队长好,我是梅伟,以后请您多指教。”
梅伟解释道,“确实来了四个,但有一位受伤了,暂时没法上工,另一个得照顾他吃早饭,晚点才能来。”
“行,受伤的没工分,另一个别迟到就行。”
崔大壮点点头,“今天的任务是翻土种白菜,领了工具的跟我走!”
梅伟和张志成跟着几位老知青,一起走向地里。
村里劳动力不少,来领工具的足有两百多人,分成四个生产小队。
梅伟他们属于第三小队,队长正是崔大壮。
到了地里,梅伟本以为是在空地上种白菜,没想到竟是在玉米地里套种。
真是寸土必争!
转念一想也合理——玉米再过二十来天就能收了,现在提前种下白菜,正好不耽误。
“翻土时小心点,别伤到玉米!”
崔大壮喊了一嗓子,弯腰抡起锄头。
众人排成一列,挥锄翻土。
梅伟和张志成观察了一会儿,也学着动作挖起来。
举锄,下挖,一拉——土块翻过来。
只要避开玉米根,倒不算难。
十分钟后,张志成撑不住了,直起腰喘气道:“哎哟,腰酸死了!我得歇会儿!”
梅伟倒觉得轻松,他力气大,继续埋头挖着。
两人本就落后,再休息更赶不上了。
“伟哥,你慢点儿!就剩我一个垫底,太丢人了!”
张志成急道。
“慌啥?”
梅伟笑着指了指远处,“丁华还没来呢,你肯定比他快。”
张志成回头一瞧,果然看见丁华正往地里走,不由乐了:“嘿,他居然能找过来,不错嘛!”
崔大壮瞥见丁华赶来,扫了眼日头,没计较他迟到,只催促他快些翻土赶上众人。
不就是刨地嘛!简单!丁华抡起锄头狠狠砸向土块。
咔嚓!
一株青玉米应声断成两截。
丁华同志!损坏集体庄稼,扣你今早全部工分抵偿!
凭啥?我又不是成心的!一株玉米抵半天工分?丁华摔了锄头嚷嚷。
工分清零,这株归你。
不服气找李大队长理论。”崔大壮目光如炬盯着他。
多好的玉米苗子,扣半天工分算便宜你了!
糟蹋粮食还有理?知道这株玉米耗费多少劳力吗?
在众人指责和崔大壮的逼视下,丁华缩着脖子噤了声。
啧,怂得真快。”张志成咂嘴道,还以为他能硬气一回。”
梅伟斜睨他一眼——这人专爱煽风 。
眼瞅着快成熟的玉米被毁,谁不心疼?崔队长这处罚任谁都挑不出理。
要是丁华敢闹,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日头渐高,崔大壮终于吹响收工哨。
哎哟我的老腰!张志成捶着后背,再干下去非得折了不可。”
习惯就好。”梅伟拾起工具,走,找李大队长去。”
对对!赶紧问问盖房的事!张志成顿时腰也不酸了,想到能有自己的窝,脚步都轻快起来。
两人跟李泽华打过招呼,径直往大队部寻李忠权。
横竖回去也得排队等饭,不如先把正事办了。
看来你们铁了心要搬出去住。”李大队长抖了抖烟灰,昨晚我们队委开了会,原则上同意你们建房,但得签个协议——回城后房子归集体。”
没问题!梅伟爽快应道。
这本就是先前说定的,何况回城后这几百块的土房留着也无用。
我也同意!张志成咧嘴笑道。
回城还不知猴年马月,眼下有自个儿的屋子才要紧。
成,跟我去办公室签协议。”
崔会计早已备好文书:两位瞧瞧条款可还妥当?
好个雷厉风行!连协议书都拟好了!
看来大队里的几位都料到他们俩不会拒绝。
梅伟接过协议仔细查看,确认无误后便签下名字并按了手印,一式两份。
这签名还是妹妹梅兰教他写的,字迹透着几分娟秀。
伟哥,没想到你的字这么秀气!
赶紧签你的吧,我的签名有什么好看的?梅伟说着将签好的协议递给李大队长。
李大队长和会计崔爱国见两人如此爽快,也利落地签了字。
一份协议由大队留存,另一份交还梅伟。
建房的事就这样敲定了。
李大队长、崔会计,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工?需要准备些什么?梅伟诚恳地请教道。
要是没什么特别要求,最好尽快动工。”李大队长沉吟道,争取赶在秋收前把房子建好,否则就得等到秋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