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报系统”日益精细的监控和持续的高压之下,天庭试点部门的氛围,逐渐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沉默的螺旋”。
公开的抱怨和质疑几乎绝迹。仙官们在凌霄殿、在各部司公开场合,表现得比以往更加“积极进取”,言必称“效率”、“积分”、“奋斗”,对系统的新功能、新考核表示“理解”与“支持”。因为任何流露出不满或疲惫的言行,都可能被系统记录,被同僚侧目,甚至被上司“约谈”,从而在积分排名和未来发展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公开层面上的“一致拥护”,使得那些内心同样饱受煎熬的仙官,更加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只能将不满与痛苦深深压抑,被迫融入这虚假的“共识”之中。反对的声音,于是被有效地压制和孤立,在公开领域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地火仍在运行。在公开的沉默之下,反抗以更隐蔽、更富创造性的方式悄然滋长。
“摸鱼大道”经过躺平仙尊的不断完善和众多“实践者”的贡献,已然形成了一套颇为系统的“心法”与“术法”。其技巧变得越发精妙,衍生出了诸多流派:
· “龟息式办公”: 通过特殊的心法,将自身神识波动调整至一种极低但稳定的状态,既能规避系统的“神识活跃度”监测,又能完成最基本的、无需太多思考的流程性工作。
· “幻影式赶工”: 借鉴了雷部制造幻雷的经验,利用幻术或高速重复性动作,制造出正在“努力工作的假象,实则神识在休息或处理私务。此术对仙力操控要求极高,非资深“摸鱼者”不能掌握。
· “结构化带薪拉屎”: 将如厕、饮水、踱步思考等合理行为,进行精确的时间规划和路径设计,确保在系统监测下,这些“非生产时间”被最大化利用,且符合“劳逸结合”的官方口径,实现休息效率最大化。
仙官们甚至在官方系统之外,利用一些老旧的非实名传讯玉符,建立了数个极其隐秘的交流圈子。在这些圈子里,他们使用只有内部人才能理解的暗语进行交流,既分享“摸鱼”心得,也互相倾诉苦闷:
“今日‘天气’如何?”(意指系统监管和上司盯防严不严)
“需‘静养’片刻,研读‘古籍’。”(意指要进入深度摸鱼状态了)
“发现一处‘桃源秘境’,‘灵气’充沛。”(意指找到了某个监管盲区或可以安心偷闲的角落)
“唉,‘道心’又蒙尘了。”(意指心情低落,压力巨大)
这些暗语和圈子,成了他们在冰冷系统下抱团取暖、维系最后一丝“同道”情谊和精神慰藉的孤岛。
与此同时,“福报”带来的“仙界新型职业病”开始呈现出普遍化、严重化甚至低龄化的趋势。
除了早已出现的“灵气过载”、“道心不稳”,又新增了更多令人忧心的症状:
· “神识枯竭症”: 表现为记忆力显着减退、领悟新功法神通的能力下降、神识探查范围缩小且精度降低。一些年轻仙官甚至出现了“识海早衰”的迹象。
· “仙体僵化症”: 因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处理玉符或进行重复性施法,导致仙体关节经络僵硬、仙力运转不畅,施展变化之术或需要复杂身法的神通时,明显感觉滞涩。
· “情感淡漠症”: 对周围事物(包括美景、仙乐、同僚交往)失去兴趣,缺乏交流欲望,情感波动趋于平缓甚至麻木,对大道、对长生也失去了往日的热忱与向往,仿佛修行只是为了完成指标。
这些“病症”虽然大多尚未达到鹿力大仙仙元溃散或文渊心神崩溃那般惨烈的程度,但却如同无形的瘟疫,在广大中下层仙官中悄然蔓延、交叉感染。许多仙官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带着“病痛”生存的状态,甚至将其视为在“福报”时代下的“新常态”。
云芷所在的那个秘密记录小组,收集到的相关案例越来越多。她们忧心忡忡地发现,这种普遍的麻木与带病状态,比个别的极端悲剧更令人感到绝望。它意味着仙界的生机与活力,正在被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侵蚀、消磨。反抗的暗流虽然在涌动,但“病”的蔓延速度,似乎更快,更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