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的广场上,风裹着海腥味,吹得 80 面国旗猎猎响。大屏幕占了半面墙,循环播着双计划的成果画面 —— 非洲孩子戴着健康手环在教室背课文,月球基地的银色地基在阳光下反光,亚马逊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抱着温控箱笑,非洲妇女用太空育种的椰枣喂孩子。
林辰带着全家走进会场时,掌声跟炸雷似的,差点盖过海浪声。苏母穿了件暗红的中式旗袍,胸前的 “公益银发大使” 奖牌擦得发亮,路过的尼日利亚代表还凑过来握她的手:“苏女士,您教我们种的椰枣,今年收成翻了倍!”;苏清月手里攥着份合作协议,刚跟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的总师聊完,嘴角还带着笑;林念清穿小西装,手里捏着张折得整齐的纸,是 “火星健康承诺” 的稿子,指尖有点泛白但腰杆挺得直;林念辰更热闹,穿了件印着火星基地的连衣裙,怀里抱个卡通小话筒,见人就挥小胳膊,活像个刚落地的小太空人。
“林!你这速度,我都要跟不上了!” 联合国的汤姆冲过来拍他肩膀,指着大屏幕里的月球地基,“去年这时候还在解决疫苗运输的事,现在月球地基都完了,2000 个服务站覆盖 95 国,你这是开了加速器吧?”
林辰刚想笑,主持人就走上台,手里的话筒响得刺耳:“各位来宾,月球健康基地地基完工庆功会,现在开始!首先请未来科技董事长林辰先生,发布中期成果与新阶段计划!”
林辰走上台,身后的屏幕瞬间切了画面 —— 左边是 “双计划中期成果”:全球 3000 个健康服务站(差 5 国就满 100 国),服务 20 亿人,营养包惠及 500 万贫困儿童,月球基地地基完成 100%,舱体组装进度 30%;右边是空白,留着放新计划。
“这些事,不是我一个人干的。” 林辰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出去,广场上的人都静下来,“是在座的每一位,是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是研发部的工程师,还有我家人的帮忙 —— 但这只是个开始。”
他抬手点了下屏幕,右边的空白突然亮了,跳出四个大字:“火星健康探索计划”。
“2050 年前,咱们在火星建‘地火健康中继站’。” 林辰的声音提了点劲,“给火星探测的宇航员做健康保障,研究火星低重力、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为以后的星际旅行打基础!”
台下先是一阵欢呼,有人还吹了口哨。可没等欢呼落,欧洲代表就站起来,皱着眉喊:“林先生,火星?你知道建个中继站要多少钱吗?至少 2000 亿美金!现在还有 5 个国家没覆盖健康服务站,把钱砸去火星,是不是太不实际了?”
美国的航天专家跟着站起来,推了推眼镜:“我补充一句,火星环境比月球恶劣多了 —— 低重力只有地球的 38%,辐射是月球的 2 倍,现在的健康监测设备根本扛不住。我觉得,还是先把月球基地建完再说吧。”
台下的议论声一下子起来了。有人点头说 “确实太急了”,有人掏出手机发消息,记者们的镜头全对准林辰,连汤姆都有点紧张,悄悄跟旁边的人嘀咕:“林能搞定吗?”
林辰却没慌,反而笑了:“钱和技术,我早就准备好了。”
他打了个响指,屏幕上跳出段视频 —— 画面里,宇航员穿着火星模拟服,戴着个黑色的手环,屏幕上的心率、血氧数据跳得稳稳的;旁边的 “抗辐射生命保障舱” 亮着蓝光,把宇航员包在里面,舱体上的辐射数值从 “危险” 跳到 “安全”;最边上是个小温室,里面种着太空育种的蔬菜,叶子绿油油的。
“这是咱们跟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团队联合研发的。” 林辰指着视频,“手环用了新的抗辐射芯片,比月球的监测仪准 30%;生命保障舱用了‘多层辐射屏蔽’技术,能挡住 98% 的火星辐射;这些蔬菜,20 天就能收一茬,够宇航员吃。”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的总师立刻站起来,手里举着个芯片样品:“我证明!这些技术都经过测试,完全可行!我们愿意提供火箭发射服务,帮中继站送设备上火星,只收成本价!”
林辰接着说:“至于钱 —— 刚才后台统计,全球 40 家航天企业、60 国政府已经同意加入‘地火健康联盟’,联合基金已经募集到 2000 亿美金。” 他点开屏幕上的基金名单,密密麻麻的 LoGo 滚了起来 —— 中国航天、特斯拉、阿米尔食品,连之前没合作过的中东石油巨头都在里面。
“不仅够建中继站,还能多投 500 亿,完善那 5 个国家的健康服务站。” 林辰的声音里带了点笑意,“两边都不耽误。”
台下瞬间静了。欧洲代表张着嘴,半天没合上;美国专家推眼镜的手停在半空,脸有点红。没等他们说话,之前点头附和的几个国家代表突然举手:“我们也想加入联盟!之前是我们考虑不周!”
“我们愿意派工程师参与设备研发!”
掌声一下子又炸了,比刚才还响。汤姆站起来鼓掌,手都拍红了;苏清月在台下笑,悄悄跟苏母说:“我就知道他有准备。”
林念清攥着稿子,手心的汗都干了,眼睛亮得像星星。
接下来是 “家庭环节”。林念清走上台,展开稿子,声音有点抖但很清楚:“我代表全球青少年,向火星健康计划承诺 —— 我会好好学习科学知识,2050 年的时候,我要当火星中继站的志愿者,帮宇航员测健康数据,把火星的健康知识教给更多小朋友!”
台下的代表们都笑着鼓掌,有个非洲代表还喊:“孩子,我等着看你在火星工作!”
林辰抱着小话筒跑上台,站在林念清旁边,没等音乐响就开口唱:“火星上,健康宝,宇航员,身体好……” 唱到一半突然忘词了,她挠挠头,眼睛转了转,突然蹦出句火星语(她自己编的):“玛玛哈,健康呀!”
全场一下子笑疯了。有人拍着桌子笑,有人掏出手机录视频,连刚才质疑的欧洲代表都忍不住笑了。林辰赶紧跑上台,蹲下来跟她一起唱,父女俩的声音混在一起,有点跑调但特别热闹。
庆功会结束后,一家人走到发射架旁边。夕阳把发射架的影子拉得老长,地上摆着个火星中继站的 1:100 模型 —— 银色的舱体像个大胶囊,旁边有个小的健康监测舱,上面印着林辰画的小太空人。
“爸爸,2050 年,我们真的能去火星看吗?” 林念清蹲在模型旁边,手指碰了碰监测舱。
“当然能。” 林辰也蹲下来,指着模型上的小窗户,“到时候咱们还能在里面跟宇航员视频,教他们唱念念的儿歌。”
林辰抱着林辰的腿,仰着小脸:“爸爸,我要在火星种番茄!比太空番茄还大的那种!”
苏母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奶奶跟你一起种,咱们让火星上也有新鲜番茄吃。”
苏清月靠在林辰身边,看着远处的大海,海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从江城的小公司,到月球,再到火星,你这一路走得真不容易。”
林辰握着她的手,没说话,只是看着模型。夕阳的光洒在模型上,银色的舱体闪着光,像真的在火星上一样。
第二天一早,林辰刚到公司,李阳就跑进来,手里抱着厚厚的合作协议,脸都笑红了:“林先生,太好了!又有 15 个国家加入地火联盟,20 家企业要跟咱们合作研发火星健康设备,还有不少学校想搞‘火星科普社团’,比月球计划刚启动时还火!”
“挺好。” 林辰接过协议,翻了两页,“让团队好好对接,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 记住,咱们建火星中继站,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人类的健康事业走得更远。”
李阳刚走,研发部的老王就打来电话,声音特别激动:“林先生,火星监测仪的样品做出来了!抗辐射效果比视频里的还好,您要不要来看看?”
“马上到。” 林辰挂了电话,快步走向研发部。
走廊的墙上,贴着张巨大的日历,上面写着 “2050 火星中继站倒计时”,旁边画着个小太空人,举着个牌子,上面是林辰的笔迹:“健康无界,向火星出发”。
林辰走到研发部门口,推开门。里面的工程师们围着个黑色的手环,正叽叽喳喳地讨论;桌子上摆着个小的生命保障舱模型,蓝光闪闪烁烁。
老王看到他,赶紧举着手环跑过来:“林先生,您看!这就是火星监测仪,刚测过,在模拟火星辐射环境下,数据一点都没偏差!”
林辰接过手环,戴在手上。冰凉的金属贴在手腕上,屏幕亮起来,跳出一行字:“设备正常,等待火星任务”。
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墙上的日历上。2050 年的数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旁边的工程师还在讨论,说要优化温室的灌溉系统,说要给监测仪加个紧急呼叫功能。林辰听着,嘴角慢慢翘起来。
远处的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布,偶尔有云飘过,像火星上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