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论道,辩机析理,印证所学。
时间往往在专注中飞速流逝。
日子一晃,便是半个月过去。
这半月间,无忧虽未再主动登台,却也未曾虚度。
他静坐于选手席,耳闻目睹各脉修士阐述己道、交锋辩难,其中不乏精妙见解与奇思妙想。
触类旁通之下,对于自身所学的《傲世剑典》以及空间之力的运用,也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收获可谓良多。
自打那一场临阵磨枪的文斗之后,无忧便彻底绝了再上台“讲道理”的心思,打定主意安安静静当个观众。
然而,这样一来,有些事情是躲不开的。
比如那位热情过度的黄师兄,不知为何对他格外投缘。
即便无忧不再与他讨论书画之道,他也未曾离开去找其他同门交流,而是一直乐呵呵地坐在无忧旁边,时不时分享些画道趣闻或是宗门八卦。
直到文斗环节彻底结束,无忧的储物戒里,已经莫名其妙地多了好几卷黄师兄硬塞过来的精品小人图。
对方的热情,让无忧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只能哭笑不得地收下。
后来一番交谈才知,黄师兄在琴棋书画峰也算是个异类。
他痴迷于描绘人体动态与神韵之美,尤其擅长“春宫秘戏”题材,这在相对传统的书画一脉中颇受非议,难以得到同门认可。
除了那位同样不拘一格的王道士,无忧算是第一个能面不改色与他进行深入探讨的人。
正因为理解者稀少,所以这份认可才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黄师兄这等痴人而言,除了自身坚守的道途外,再没有比得到他人对自己痴迷之物的理解与认可,更令人开心的事了。
“铛——!”
又是一声锣响,打断了会场各处低声的交流。
先前那位主持长老再次走到台前,声音传遍四方:
“第一场,文斗论道,至此圆满结束!接下来,开启第二场——武斗印证!”
话音刚落,气氛明显为之一变。
先前那种温文尔雅、探讨学问的氛围迅速褪去,一股隐而不发的战意开始在许多修士身上升腾。
很快,便有一名身材魁梧、气血旺盛的体修率先起身,三两下便跃上中央那座最大的擂台,声如洪钟:
“俺先来抛砖引玉!哪位师兄师弟下场指点一二?”
立刻便有一名手持符箓的修士应声上台。
两人略一拱手,便战在一处。
霎时间,擂台上拳风呼啸,灵术光芒闪耀,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战况颇为激烈。
这武斗的规则倒也简单。
擂台仅此一座,落败者下场,胜者可选择继续守擂,接受他人挑战,以此不断印证自身之道。
规则颇为宽松,甚至允许守擂者主动提出以一敌多,或是跨修为境界挑战。
当然,除了少数对自身实力极端自信的剑修或体修,一般也没人会自找没趣去越级挑战。
毕竟这纯属找揍。
一场场战斗接连上演,各脉修士轮番上阵,施展出看家本领,场面精彩纷呈,引得台下阵阵喝彩。
无忧也看得津津有味,暗自揣摩着不同脉系战斗方式的特点与破绽。
就在这时,台上一位刚刚以精妙剑术击败对手的剑修,收剑而立,目光扫过台下,最终定格在无忧身上,朗声笑道:
“久闻无忧师弟剑道超群,连剑冢最深处的奥秘都已勘破。不知可否赏光,上台切磋几招,让我等也见识一下师弟的高妙剑术?”
无忧正看得入神,突然被点名,不由得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他确实手痒,但如此突兀地被邀请……
坐在他旁边的黄师兄见状,用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压低声音笑道:
“无忧师弟,还犹豫什么?论道大会本就是让大家互相印证、享受切磋过程的机会。你刚得神兵,又悟新境,正该上台试试手段,验证心中所想。”
“放心,有长老们看着,出不了大问题,更何况台上还有那么多大佬盯着呢,安全得很!”
他顿了顿,又挤眉弄眼地补充道:
“说不定啊,待会儿师兄我也要上台活动活动筋骨,要是对上了,你可别手下留情!也让师兄我见识见识,能把倒悬剑山都拔走的厉害角色,到底有多强!”
“我们蓬莱的师兄师姐们,可没一个弱的,保管让你见识到蓬莱的深厚底蕴!”
无忧被他说得心中一动,摸了摸下巴,觉得此言确实在理。
闭门造车终归不如实战检验,借此机会试试新悟的剑心与《傲世剑典》的威力,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脸上露出一抹跃跃欲试的笑容,长身而起,朗声应道:“既然师兄相邀,那师弟便献丑了!”
说罢,他身形一晃,如一片轻羽般飘然落于擂台之上,与那名邀战的剑修相对而立。
场下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