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家历史可追溯至为江南某王铸兵的匠户时期,先祖青冶,偶得奇石,情急中投入铸剑炉,炼成短剑,取名青鸾。
此剑助王所向披靡,却引邪修诅咒,致王兵败、剑失踪。
青冶寻回断裂的青鸾,带亲族隐遁,转为守器一脉,核心使命为护剑、修剑、钻研奇石衍生的青光之力,即青荧内蕴雏形。
宋元时,青溟公初步修复剑身,参悟出青荧内蕴,奠定家族传承核心,青鸾成为圣物。
明清以降,青家渐趋隐秘,以武术世家身份示人,也是为了更好的使用青鸾,同时积累财富人脉。
近代,青锋公持剑抗战,传功曾祖父后重伤离世,传承受损。
建国后,家族更低调,一边研究青鸾与青鸾剑上的铭纹,补全传承,一边经营产业、寻找奇石线索。
如今,守器一脉成员稀少,参透铭纹仍是核心目标,而青南是当代天赋最高、最有望突破的族人。
“韦先生,这就是我能告诉你的,关于青家与青鸾的概略。现在,轮到你了。关于‘青荧内蕴’,关于你如何得知这一切,请务必坦诚相告!”
韦弦听完青北的描述很是震惊,如果不是发生了末世降临这等更加匪夷所思的事,他只会认为青北正在讲述神话故事。
但这个逼格,还是不能丢。
他端起早已冰冷的咖啡,却没有喝。目光扫过姐妹俩,最终落在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那看似繁华却即将崩塌的景象。
“战斗,生死危机;信念,保持初心。”韦弦的话语在雅致的咖啡厅里回荡,他指了指青北,又指向青南,“毕竟,它,已经和你们融为一体。”
青北和青南脸上的期待迅速瘪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失望和一丝被戏弄的愠怒。
“战斗?生死危机?信念?初心?”青南重复着这几个词,打破了原本因韦弦的‘秘诀’而陷入的短暂寂静。
她那双原本因家族秘辛而亮起的眸子,此刻充满了质疑,“韦弦,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这不就是武侠小说里烂大街的‘主角突破’套餐吗?”
青北虽然涵养更好,但秀眉也紧紧蹙起:“韦先生,我们理解古老传承的激发可能需要特殊契机。但您提到的条件……在当今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复制的。‘战斗’?除了擂台切磋,还有什么合法且能达到‘激发潜能’强度的战斗?‘生死危机’?”
她苦笑了一下:“现代社会有完善的法律。别说生死危机,普通人连街头斗殴都很少见。至于信念和初心…这更像是结果而非方法,太抽象了。我们总不能去参加战争吧?”
你可能不太了解现代战争。爷爷曾详细讲述过太爷爷那一辈在战场上的挣扎。冷兵器时代,武艺高强或许能以一当十。
但在机枪、火炮、精确制导导弹面前,个人的勇武…就像试图用纸盾去挡洪水。
更不用说现在还有战争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电子战…战场早已不是武人的舞台。
我们练武,强身健体、传承文化尚可,若抱着‘激发潜能’的目的去寻求战场上的‘生死危机’,那不是追求,是自杀。家族历史上因此凋零的先辈,已经够多了。”
青南接过话头,语气更冲,带着一些复杂情绪:“就是!小时候听爷爷讲那些故事,听得我晚上都做噩梦!太爷爷功夫那么好,不也是…唉。爷爷说那些,就是想让我们明白,时代变了,拳头再硬也硬不过子弹。‘青荧内蕴’?听着是厉害,可如果它的代价是要拿命去战场上搏一个渺茫的机会,那这种传承,断了或许……也不是坏事,反正,可能真的只是传说。”
她声音低了下去,最后一句带着迷茫和不甘,显然内心并非真的如此,只是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
韦弦静静地听着姐妹俩的倾诉。
他能感受到她们话语中的沉重、失落以及对那传说中的青荧内蕴既向往又畏惧的矛盾心理。
现实就是,在和平且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青家这种依赖极端环境激发的古老传承,确实走到了死胡同。
韦弦理解她们的失望。
他给出的关键词,在她们听来,确实是空洞无物,近乎敷衍。
但他又能说什么呢?
难道告诉她们:别急,再过几天,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末日,怪物横行,尸横遍野,到时候生死危机管够,你的青荧内蕴自然会被逼出来。
他不能。
看着眼前这对气质迥异却同样为家族传承所困的姐妹,韦弦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青南在上个轮回的末世中,确实绽放出了惊人的光芒,那份力量,那份坚韧,甚至让身负轮回的他都印象深刻。
那或许就是青家人在绝境下的觉醒?他不知道确切答案,但他知道那份力量是真实的。
他端起自己面前早已空掉的咖啡杯,指尖摩挲着杯壁温润的瓷釉。
咖啡馆里轻柔的背景音乐流淌着,窗外是车水马龙。
“耐心等待吧。”韦弦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让还在消化失望情绪的青南青北不由得抬起头看向他。
“这天…要变了。”
话音落下,不等姐妹俩反应过来,韦弦已经利落地站起身。
“多谢款待,青北教授,青南小姐。关于青家的事,若将来真有什么‘变化’,或许我们还有机会再探讨。”
他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伐稳健地离开了咖啡馆。
留下青南和青北面面相觑。
“他…他什么意思?‘天要变了’?”青南一脸懵,看向姐姐,“这人神神叨叨的,果然是个骗子吧?”
青北则若有所思地望着韦弦消失的门口,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垂落的发丝。
“不像……他提到青荧和青荧内蕴的细节,非常精准,不像是编的。而且他最后那句话…”
她顿了顿,秀气的眉头再次蹙起,“感觉不像是在开玩笑,反而…有种警告的意味。‘天要变了’…会变什么呢?”
她摇摇头,试图驱散心头那丝莫名的不安,“算了,别想了。也许只是故弄玄虚。我们走吧。”
两人刚准备离开却被店员叫住。
“两位小姐姐,刚刚和你们谈话的小哥,咖啡钱还没给。”
“?”
“?”
…………
(下文是青家历史的补充说明,相当于是把青北给韦弦介绍的部分写了出来,可以跳过哦)
“根据族中的《青源录》记载,我青家先祖,本是一支负责为某位雄踞江南的‘王’,铸造兵甲的匠户首领,名讳青冶。
青冶公不仅技艺精湛,更于冶炼一道有着近乎痴迷的探索精神,常于古籍中寻求失传之法。
在一次为大军督造箭簇的紧急任务中,青冶公于治所附近的深山中,意外寻得一块奇石。
此石非金非玉,入手极沉,通体青黑,隐有光华流转于内。
更奇的是,寻常炉火竟无法将其熔化分毫。青冶公如获至宝,认定此乃天赐神物。他深知此物非凡,不敢声张,秘密将其带回。
时值乱世,那位‘王’战事吃紧,对兵甲需求极大且催逼甚急。一次,督造官因延误工期欲杀青冶公立威。
生死关头,青冶公情急之下,将那块奇石投入了为‘王’铸造佩剑的炉中。
奇石入炉,异变陡生!
炉火瞬间由赤红转为炽白,继而化作一种奇异的青碧之色,烈焰冲天,热浪灼人,竟将精铁所铸的炉膛都烧得隐隐发红软化!所有匠人骇然奔逃。
烈火焚烧七天七夜,异象方歇。
待炉温稍降,青冶公冒险探视,只见炉底静静躺着一块已初步熔化变形、却依旧散发着幽幽青光的奇异金属锭。
而那块奇石,已与投入的其他珍稀金属完美融合,不分彼此。
青冶公知此物非凡,耗尽心血,以其毕生所学,辅以秘传的‘血淬’‘寒泉引’等古法,历时三载,终于将此锭锻造成型。
成器之日,剑鸣清越,声震十里,青光冲霄,隐隐有鸾鸟清啼之音相和。青冶公遂名之——青鸾。”
此剑甫成,即展露神异。剑身天然隐有玄奥纹路,催动之时,青光流转,无坚不摧,更能自发护主,邪祟难侵。
那位‘王’得剑大喜,倚仗青鸾之锋,一度所向披靡。
然而,神兵现世,亦引灾劫。
有敌国邪修觊觎青鸾,暗中施以诅咒,那位‘王’最终兵败身死,佩剑青鸾亦在乱军中不知所踪。
青冶公在乱军之中,凭借对青鸾材质的熟悉和冥冥中的感应,九死一生,竟寻回了断裂的青鸾剑。
后世推测,可能是那位‘王’临死前奋力掷出或青鸾护主自行飞遁。
然剑身受创,神光黯淡。
青冶公深感神兵虽利,终非人力可久持,更易招致祸端。
他携断剑与残存的铸剑图谱、以及关于那块奇石和锻造心得的笔记,带领部分亲族匠户,隐姓埋名,远遁他乡。
自此,青氏一族由‘匠户’转为‘守器’。核心使命便是守护青鸾残剑,修复其灵,并钻研先祖遗留的笔记,试图重现那奇异的‘青光’之力——这便是‘青荧内蕴’修炼法门的雏形。
宋元之际,家族在江南某地扎根。有先辈‘青溟公’惊才绝艳,不仅初步修复了青鸾剑身,更从先祖笔记中残存的描述和青鸾剑身的天然铭纹里,参悟出了初步引导、蕴养体内某种特殊‘气’的方法,并将其附着于兵刃之上,重现了部分‘青光’之威。
青溟公将其命名为‘青荧’,并将修炼法门与激发青鸾铭纹的心得整理成册,奠定了家族武学与‘守器’传承的核心。也是从那时起,‘守器’一脉成为家族核心,青鸾成为至高圣物。
明清时期,火器渐盛,武风稍颓。青家也经历了数次危机与迁徙,部分分支融入世俗,经商、耕读。
但‘守器’一脉始终隐秘传承,未曾断绝。
为了适应时代,也为了守护秘密,‘守器’一脉的传承者开始以‘武术世家’‘暗器名家’的身份示人,将‘青荧’之力巧妙地融入家传武学之中。
弹指飞镖、近身短打,但与沟通‘青鸾铭纹’的秘法,才是根本。
家族也积累了庞大的财富和人脉网络,用以支撑核心传承的研究和隐秘。
近代战火纷飞,民族危亡。
青家‘守器’一脉亦有先辈挺身而出。有‘青锋公’持青鸾,于暗夜之中刺杀敌酋、破坏枢纽,创下赫赫声名,却也引来了敌对势力超凡高手的追杀。
青锋公最终重伤濒死,在弥留之际,将毕生对‘青荧’运用的心得和部分铭纹催动秘法,强行灌顶传予了当时年仅十五的下一代守器人,即我的曾曾祖父。
此役,青家核心传承亦遭重创,青荧内蕴彻底失传。
建国后,时移世易。
青家‘守器’一脉彻底转入地下,行事更为低调隐秘。
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青鸾铭纹’的奥秘,试图补全传承;
另一方面,利用积累的财富和分散的人脉,在国内外经营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产业,为家族提供资金和必要的物资渠道。
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世界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异常’事件或物品,希望能找到与先祖所获‘奇石’相关的线索。”
“时至今日,”青北的声音带着沉重,“‘守器’一脉的核心成员已非常稀少。青鸾剑上的铭纹,不仅是力量的通道,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天地至理,是先祖留给我们解读那‘奇石’本源、乃至追寻更高力量的钥匙。而‘青荧内蕴’的修炼,需要极高的天赋、悟性与艰苦卓绝的努力,能真正入门者,百中无一。青南她……”
青北看向妹妹,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是目前家族这一代中,天赋最高,也是最有希望在‘青鸾铭纹’一道上走得更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