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带来的潜在损失?很好,就从瓦格纳集团未来的巨额订单利润里加倍赚回来就是了。
增加的安全成本和风险溢价?很简单,转嫁给所有客户就是了,最终由市场买单。
那些藏在暗处的潜在威胁?就用更强大的武力、更严密的情报和更深的利益捆绑来应对和碾碎就是了。
这就是他陈默的方式。用最商业的逻辑来处理冲突和威胁,用最强大的军火力量和安保实力来保障商业利益的扩张。
利润与武力,如同螺旋交织的双翼,驱动着泽尼斯塔尔在这混乱的世界中攀升。
他再次走到窗边,眺望着德黑兰的城市天际线。
阳光普照之下,微风吹拂着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一片熙攘繁荣景象。但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乃至更广阔的中东、东欧、乃至整个世界,都将更多地回荡着泽尼斯塔尔的名字——以及它所带来的,死亡与利润交织的、令人战栗而又无法抗拒的旋律。
“游戏,才刚刚开始。”
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比德黑兰正午阳光更为刺眼、也比波斯夜晚月光更冷冽的光芒。
数日后,“波斯湾号”货轮在波斯海军一艘巡逻艇的护航下,最终安然无恙地抵达了波斯南部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阿巴斯港。
有萨拉米少将派出的亲信部队随行押运,再加上达里尔爵士团队留下的“头盖骨”和“聒噪”两名经验丰富的战士临时协助,后续航程中再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识趣的武装分子前来造次。
到港后,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黑曼巴通过陈默远程授予的特殊权限,在“波斯湾号”上一个经过特殊检查、确认安全的空集装箱内,直接具现出了大块零件状态的剩余28架hh-22“救世主”通用直升机。
这些部件被迅速而有序地转运至波斯军方指定的仓库,等待后续组装和测试。
波斯军方验收人员在对这批直升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抽检后,对其工艺和质量表示高度满意。
萨拉米少将也遵守承诺,爽快地指示财务部门,向泽尼斯塔尔公司支付了订单的尾款,一笔巨额资金流入了泽尼斯塔尔的海外账户。
尽管泽尼斯塔尔公司表面上因为欧美持续且严厉的制裁令,尚未收到太多来自国际市场的公开订单,但它的内部运作却如火如荼。
其中一项重要业务,就是为波斯军方提供高素质的军事培训服务。
这项工作主要由141特遣队的成员负责提供高级特种作战培训,包括cqb、狙击、侦察、破坏等课程;而数量庞大的黑手军士兵则负责提供基础的步兵战术、装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规模化培训。
这些培训不仅为泽尼斯塔尔带来了可观的培训收入,更深层次地加强了与波斯军方的联系,并潜移默化地输出着标准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黑日安保公司的框架也在快速搭建和充实。
它一方面继续招募和训练本地的波斯雇员,承担一些相对低风险的安保任务;另一方面,则紧锣密鼓地依据陈默的指令,开始从绝对忠诚的黑手军士兵中遴选优秀分子,组建一支专门为泽尼斯塔尔公司核心成员、关键设施以及黑日安保公司自身高级人员提供近身保护和安全护卫的精锐小组,内部代号定为“雨衣”(Raincoat),寓意为其保护对象隔绝一切风雨和危险。
另一边,波斯军方内部也掀起了一场由萨拉米少将主导、旨在回应“波斯湾号”事件的反间谍和安全清查风暴。
然而,这场风暴的进展却异常缓慢且阻力重重。
调查似乎触及了某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和敏感关系,查着查着,意外地揪出了一批涉嫌贪腐和渎职的中层官员,但关于袭击事件情报泄露的源头却始终迷雾重重。
调查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僵局——高层或许并非真的希望一查到底,万一真的揪出某些牵扯极深的人物或派系,局面可能会更加难以收拾。
这种“适可而止”的态度,让调查更多地流于形式。
总不能什么都查吧?万一真的查出点什么来呢?[汉弗莱爵士笑脸.JpG]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泽尼斯塔尔公司自身的情报部门,在陈默“金手指”那近乎降维打击的情报功能支持下,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绕过了波斯内部复杂的派系纠葛,从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中精准地筛选、比对、分析,最终将几条关键的线索锁定在了一个令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物身上。
这天,陈默离开了位于德黑兰北郊的安全屋,首次前往位于市中心的塔尔-阿拉广场附近的波斯革命卫队总部大楼。
但他此行的目的,并非拜访卡塞姆准将或萨拉米少将,而是径直来到了大楼侧翼的后勤部门办公区。
在一间充斥着纸张和机油味道的仓库办公室里,他找到了刚刚被调离原岗位、处于半赋闲状态的阿里礼萨·尼尔福尚中校。
尽管之前的内部调查未能证实他与袭击事件有直接关联,但他的职业生涯已然蒙上阴影,被安置在这个清闲职位上,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冷处理。
当陈默找到阿里礼萨时,他正一丝不苟地校对着后勤仓库的货物清单,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陈默轻轻敲了敲开着的门框。
“你是……?”
阿里礼萨闻声抬起头,看向门口这个穿着定制西装、气质卓然的东亚面孔男人,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询问之色。
但陈默那经过强化的感知,还是精准地捕捉到了阿里礼萨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极其细微的惊诧光芒——他果然认识自己,并且对自己的出现感到意外和警惕。
“日川冈坂,泽尼斯塔尔公司的首席销售代表。有兴趣聊聊吗,中校?我知道你听得懂英语。”
陈默走进房间,反手轻轻关上了门。门锁合拢的轻微“咔哒”声,在突然安静下来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意味着,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暂时只剩下他们两人。
阿里礼萨注意到陈默关门的动作,眼神细微地波动了一下,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
他慢慢合上手中那本厚厚的物资记录本,将其整齐地放在桌角,脸上重新挂起了军人的严肃和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
“日川先生?我们……应该并不认识。”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准确地说,我是前几天才真正‘认识’你的,通过一些报告。但你应该认识我很久了,不是吗?从我乘坐的飞机抵达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的那一天起。”
陈默淡淡一笑,目光如同手术刀般锐利,似乎能穿透对方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