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血战的第二日,黎明并未带来预想中更加惨烈的厮杀。江面上弥漫着诡异的寂静。左军庞大的船队依旧泊在远处,却不见昨日那般铺天盖地进攻的架势,唯有几艘哨船在江心逡巡,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躁动与不安。
李贵站在残破的炮台上,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对面的动静,眉头紧锁。左良玉绝非怯战之人,昨日虽受重创,但以其兵力和狂傲,断不会如此轻易罢手。这反常的平静,反而让他心头笼罩上一层更深的阴霾。
“不对劲……”他喃喃自语,对身旁同样疲惫不堪的孙铨道,“派几条舢板出去,小心靠近些,看看左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然而,未等侦察舢板出发,对面左军水寨的方向,突然隐隐传来了骚动声。那声音起初杂乱,如同沸水,随即变得激烈,隐约夹杂着兵刃碰撞、呼喊咒骂,甚至……还有火铳发射的爆响!
“内讧?!”李贵和孙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
变故来得太快,太突然!
约莫一个时辰后,数艘左军的中型战船,竟然脱离了本阵,不顾后方射来的零星箭矢,拼命向着池州江北军的防线驶来!船上的士兵挥舞着白布,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别放铳!我们投降!我们有要紧军情禀报!”
李贵下令放他们靠近,但严加戒备。为首一艘船上,一名身上带伤、甲胄不整的参将,连滚带爬地踏上江岸,扑倒在李贵面前,脸色惨白,声音颤抖:
“将军!将军!左……左侯爷……昨夜……昨夜在军中……暴毙了!”
“什么?!”李贵如遭雷击,猛地抓住那参将的衣襟,“你说什么?!左良玉死了?!”
“千真万确!”那参将带着哭腔,“昨夜侯爷在中军大船饮酒,忽感不适,呕吐不止,不到半夜就……就没了气息!军中大乱,金将军(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和马将军(马进忠)为争兵权,已经……已经动起手来了!我们是被打散的,不愿跟着他们自相残杀,特来投奔将军!”
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懵了所有听到的人。
雄踞武昌、拥兵数十万、刚刚还气势汹汹顺江东下的宁南侯左良玉,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暴毙?!
是急病?是旧伤复发?还是……有人暗中毒杀?
无论原因为何,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左良玉这棵大树,倒了!
李贵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厉声追问:“左梦庚呢?他现在何处?”
“少将军……少将军也被裹挟在乱军之中,生死不明!如今军中群龙无首,几位大将各怀鬼胎,已经彻底乱了!”
李贵立刻意识到,天大的变故发生了!他一边下令严密监视对岸乱局,妥善安置投降的左军官兵,一边用最快的信鸽,将这条石破天惊的消息传回瓜洲。
消息传到瓜洲,引起的震动远超池州。
帅府之内,林慕义拿着那封薄薄的、却重逾千钧的军报,久久伫立在巨幅舆图前。饶是他心智坚毅,此刻也不禁心潮起伏。
左良玉死了。
这个雄踞上游、牵动了江北、江南、乃至北虏无数目光的庞大势力,竟因其首领的突然死亡,而瞬间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危机!
“真乃……天意难测……”陈忠喃喃道,脸上混合着震惊与一丝庆幸。
沈文渊急声道:“帅爷!此乃天赐良机!左军内乱,兵无战心,正是我军一举击溃其主力,甚至趁势西进,收取湖广的大好时机啊!”
他的提议,代表了许多激进军官和部分文官的想法。趁他病,要他命!这是扩张势力、消除上游威胁的绝佳机会。
然而,林慕义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此时西进,并非上策。”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左军目前混乱的区域,又指向北面和南面。
“左良玉虽死,其部众犹在,且多为百战老兵,困兽犹斗。我军若强行吞并,必遭激烈反抗,损失必大。更关键的是,”他加重了语气,“北面的多铎,江南的马士英,会坐视我们吞下左良玉的地盘和军队吗?”
众人心中一凛。
“左良玉暴毙,留下的是一片权力真空。”林慕义继续分析,“此刻,最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北虏和南京!多铎必定会加紧对左军残部的招抚,马士英也定然想趁机插手,甚至可能联合清廷,先对付我们这个‘心腹之患’!”
他目光扫过众人,决断道:“我们的战略,必须调整!”
“立刻以我的名义,发布三道命令!”
“第一,致信左军各部将领,尤其是金声桓、马进忠等实力派!信中不必提招降,只申明大义,言明北虏乃天下公敌,呼吁他们以国事为重,停止内讧,共御外侮。同时,隐晦暗示,若愿弃暗投明,接受整编,江北愿予以接纳,并保其富贵!”
“第二,致信福州隆武朝廷,及南京马士英!告知左良玉死讯及左军内乱,强调此乃北伐良机,呼吁朝廷速派重臣,持节督师,整合左部,挥师北上!将此消息公之于众,抢占道义制高点,逼迫朝廷表态,也让马士英不敢轻易与北虏勾结!”
“第三,命李贵在池州前线,由攻势防御转为战略威慑!对愿意归顺的左军部队,开放通道,提供必要人道援助;对仍在混战或意图投靠北虏者,予以坚决打击!同时,派使者秘密接触左梦庚,若其尚在,可许以虚位,设法将其控制在手,以为号召!”
这一连串的命令,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是急于吞并,而是利用左良玉之死造成的混乱,以“共御外侮”的大义名分进行分化、拉拢、整合,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同时将压力和难题抛给北虏和江南朝廷!
“另外,”林慕义看向王五,“你的人,要全力活动起来。左军内部,能拉拢的拉拢,能策反的策反!北虏和南京那边的动向,我要第一时间知道!”
“是!”
随着林慕义的决断,整个江北政权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左良玉暴毙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整个天下扩散。原本因左良玉东进而岌岌可危的南明格局,瞬间被彻底打破,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充满机遇与危险的新阶段。
瓜洲,这座新生的权力中心,再次站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而林慕义,这位江北的掌舵者,将以他的智慧与魄力,决定着这股滔天巨浪最终的流向。
惊变之下,方显英雄本色。
乱局之中,唯有权衡与决断,方能于死地中,搏出一片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