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光头官邸
戴老板递上竞赛报道:“委座,美国这些孩子将来可能……”
光头嗤笑:“几十年后的事,现在操心什么?”他撕碎报纸,“乱匪还没剿完呢!”
宋夫人却悄悄收起爱德华的演讲词,对秘书说:“去查查……耶鲁有没有‘儿童政治学’暑期班?”
1. 知识界的“自信心崩塌”
-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盯着理查德的“熵增与资本模型”发呆:“我研究了二十年……不如一个8岁孩子?”
-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们焚烧《欧洲古典哲学》:“学这些有什么用?人家美国小孩已经在学怎么统治世界了!”
2. 有识之士的“偷师救国”
- 天津富商变卖祖产,托关系送儿子赴美:“去哈佛!去和史密斯家的怪物当同学!”
- 岭南化学家伪造身份混入杜邦实验室:“我要把‘分子殖民论’偷回来……让中国孩子也会!”
1. 美国教会的“慈善陷阱”
- 燕京大学美籍教师开设“特纳式神童班”:“免费教学!只收最聪明的中国孩子……”
1935年12月,世界两端
- 美国比弗利山庄:爱德华·洛厄尔在白宫草坪模拟总统就职
而在南京光头的儿子,正被父亲逼背《曾文正公家书》……
教育战争的东方启示
1. 识字课本即武器:每一个偏旁都是阶级火种
2. 偷师与反渗透:最先进的技术必须配最坚定的信仰
3. 石子与微分方程:生存与霸权之间的教育辩证法
历史投影
- 蒋经国家书教育:反映国民党保守的教育观
- 苏联国际儿童班:参照莫斯科实际培养过的中共干部子女
《昭和狂人与镀金怪物:日本的教育绝望》
1935年7月,东京,帝国陆军参谋本部密室
《欧美青少年学术竞赛报告》被摊开在榻榻米上,旁边是沾着清酒的军刀。参谋本部情报课长尾崎秀实(后成为苏联间谍)盯着照片里爱德华·洛厄尔7岁的政治分析手稿,手指微微发抖。
“诸君,”他抬头看向满屋子的军装将领,“美国人在培养经济学家和总统……我们在培养切腹的疯子。”
案例1:陆军幼年学校
- 晨课:背诵《战阵训》第17条“玉碎美学”
- 午课:用竹刀劈砍写着“米英鬼畜”的稻草人
- 晚修:计算“一挺机枪能杀死多少支那人”
案例2:贵族子弟“特训班”
- 10岁男孩被嘉奖理由:“连续三天不哭,忍住了肋骨折断的疼痛”
- 12岁女孩的作业:《如何用短刀刺杀睡眠中的美国水兵》
尾崎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嘲讽地说道:“看看美国特纳家的孩子,7 岁就能解构宪法,8 岁就能操控股市,这是何等的天才啊!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呢?8 岁了还在学习怎么用竹枪去捅稻草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他的话音未落,陆军大将荒木贞夫突然怒发冲冠,飞起一脚将面前的茶桌踢翻在地,怒喝道:“八嘎!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武士道精神才是我们大和民族的灵魂!那些美国小鬼不过是些只会算账的会计罢了,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然而,海军中将米内光政却阴沉着脸,反驳道:“但是,如果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靠武力,而是经济战和舆论战呢?我们的‘人肉炸弹’能炸垮华尔街吗?”
尾崎见缝插针,趁机将理查德·史密斯的“石油期货灭国模型”递到荒木贞夫面前,说道:“这是理查德·史密斯的研究成果,他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只要操纵原油价格波动 15%,就能让日本的外汇储备瞬间归零!”
全场死寂。
当夜,尾崎在密电中向苏联克格勃代号“拉姆齐”汇报:
“日本教育体系已彻底疯癫,建议斯大林同志优先对付美国……这里的疯子只会自杀,那边的怪物才会灭国。”
他烧毁文件时,窗外传来陆军幼年学校的口号声:
“七生报国!一亿玉碎!”
场景1:东京贵族小学
教师怒吼:“为什么算不出军舰燃油消耗公式?!”
学生哭喊:“我、我昨晚在练剑道……”
场景2:纽约史密斯庄园
爱德华对家庭教师说:“日本海军扩张速度是每年12.7%……他们的财政会在1942年崩溃。”
教师点头:“要告诉罗斯福总统吗?”
爱德华微笑:“不,先做空三井物产。”
1935年8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纲要》:
“加强珠算课程,以对抗美国经济侵略”
而同一时刻——
- 理查德·史密斯正在用微分方程优化洛克菲勒的石油运输成本
- 爱德华·洛厄尔在起草《如何用“自由贸易”瓦解大英帝国》的政治推论
1935年9月,东京地下酒吧
尾崎秀实对潜伏的共产国际间谍苦笑:
“知道吗?美国孩子在学习怎么统治世界……日本孩子在学习怎么为天皇去死。”
他举起清酒,敬向太平洋另一端:
“敬史密斯家的怪物们……愿你们将来给日本一个痛快。”
军国教育的病理报告
1. 竹刀经济学:冷兵器思维对抗金融导弹
2. 玉碎微积分:自杀美学无法解构石油霸权
3. 昭和会计学:算盘打不赢电子计算机
历史投影
- 尾崎秀实:真实历史中他是苏联顶级间谍,1944年被日本处决
- 日本珠算教育:二战时日本确实试图用传统技能对抗西方科技
- 石油灭国模型:参照1973年石油危机对日本的毁灭性打击
《比弗利山庄的“帝王课堂”:8岁的国际阴谋》
1935年7月,比弗利山庄,特纳家族书房
夕阳透过落地窗,将理查德(8岁)和爱德华(8岁)的影子投在墨西哥地图上。特纳的镀金钢笔尖轻敲桌面,像法官的法槌落下:
“第一题: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宣布没收美国石油公司……你们会怎么做?”
理查德推开演算纸,直接指向地图上的韦拉克鲁斯港:
1. “第一步:修斯航空‘误炸’输油管道——让墨西哥原油烂在沼泽里。”
2. “第二步:摩根银行冻结比索外汇结算——让他们买不到一根钢管。”
3. “第三步:赫斯特的报纸头条——《卡德纳斯是共产主义傀儡》。”
他最后微笑:“等墨西哥人饿到吃老鼠……他们会自己吊死总统。”
老洛厄尔手中的雪茄掉在地上:“上帝啊……他才8岁!”
爱德华从《拿破仑法典》里抽出一张纸条:
“用墨西哥宪法第27条反杀他们。”
- “派丹诺律师团起诉——说征收违反‘正当补偿’条款。”
- “让最高法院判墨西哥违约——然后白宫就能‘冻结其海外资产’。”
- “最后……”他眨眨眼,“让罗斯福总统‘遗憾地’派海军陆战队‘保护美国公民’。”
伊丽莎白猛地站起来:“这根本不是孩子该学的!”
政治导师威尔基却大笑:“夫人,您儿子刚才的方案……比国务院去年对付古巴的还高明!”
特纳抛出第二题:“智利工人罢工,烧了安纳康达铜矿……怎么处理?”
理查德(转着地球仪):
1. “先让杜邦放出消息——罢工领袖收了苏联卢布。”
2. “再让亨廷顿铁路停运粮食……饿三天他们就乖了。”
3. “最后……”他咧嘴一笑,“把铜矿卖给智利陆军司令的表弟。”
爱德华(翻着《罗马帝国衰亡史》):
“更简单——通过‘工会法修正案’,宣布罢工=叛国。”
他指着书上的卡拉卡拉皇帝:“罗马就这么干的……杀光领头者,给其他人发面包。”
赫斯特(媒体导师)兴奋地记录理查德的“舆论战链条”:
“天才!8岁就懂用头版制造饥荒恐慌!”
丹诺(法律导师)修改爱德华的“法律陷阱”:
“加一条‘跨国仲裁条款’……让智利人告到国联也输!”
只有家庭教师颤抖着问:“要、要不要教点……莎士比亚?”
特纳冷冷道:“等他们收购完大英博物馆……自己会读。”
深夜,伊丽莎白闯进特纳卧室:“你让他们学这些……将来谁敢爱他们?!”
特纳拉开窗帘——月光下,理查德和爱德华正在花园“玩耍”:
- 理查德用树枝画石油管道,指挥园丁儿子扮演“被镇压的罢工工人”
- 爱德华用蚂蚁模拟“国会投票”,蜂蜜引诱它们通过“戒严令”
老洛厄尔突然按住女儿的肩膀:“知道恺撒几岁学会屠杀高卢人吗?14岁……我们输在起跑线上了。”
1935年8月,《纽约客》漫画
- 普通孩子:堆沙堡、玩木马
- 特纳兄弟:用积木搭建“跨国制裁模型”,用玩偶演练“政变流程图”
而在漫画角落,编辑偷偷画了一个发抖的欧洲贵族孩子,标语是:
“妈妈……我不想和怪物们生在同一个时代!”
黑暗教育的核心密码
1. 蚂蚁国会:民主只是蜂蜜诱饵
2. 饥饿游戏:镇压不必用子弹,断粮即可
3. 法律病毒:宪法条文是最优雅的凶器
历史投影
- 墨西哥石油国有化:真实历史中1938年卡德纳斯确实没收美资,引发美国经济绞杀
- 智利铜矿镇压:参照1973年美国扶持皮诺切特政变
- 罗马面包政策:卡拉卡拉皇帝以“发福利”巩固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