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惊雷:金库劫案
清晨五点的坊城,天色尚未完全苏醒,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灰蓝色之中。工业区内,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偶尔有早起的货车司机驾着车辆呼啸而过,打破这片黎明前的宁静。
富恒工业园b区7号楼,一栋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四层厂房建筑,此刻大部分单位都黑着灯,只有四楼东南角的窗户透出微弱的光亮。这里是昌隆贵金属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虽然门口挂着的牌子并不起眼,但业内人都知道,这里是整个坊城地区最大的黄金首饰代工厂之一。
车间内,47岁的张姐正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小口啜饮着刚泡好的绿茶。作为今晚的值班组长,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个小时,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车间的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与远处抛光机偶尔传来的轻微运转声交织在一起。
张姐,要不要尝尝我老婆做的韭菜盒子?还热着呢。保安老李端着饭盒走过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是厂里的老保安了,今晚和他一起值班的还有两个年轻保安小赵和小钱。
张姐勉强笑了笑:谢谢李哥,我没胃口。你们吃吧,我再核对一下今天的生产报表。
她拿起桌上的文件夹,走向车间的另一端。经过打磨区、抛光区、电镀区,最后停在了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前。这扇门看起来比普通的办公室门要结实得多,门板上贴着醒目的标识:贵重物料区,闲人免进。
张姐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熟练地找到其中最长的一把,插入锁孔。钥匙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声,在空旷的车间里显得格外响亮。她推开门,里面的灯光自动亮起,照亮了一个约二十平米的小房间。
房间内整齐排列着四排不锈钢货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规格的金条、金砖和金粉。每个货架上都贴着详细的标签,注明物料的成色、重量和入库时间。靠墙的位置还有一个半人高的保险柜,用来存放特别贵重的原料和现金。
按照惯例,张姐开始清点今晚要交付给下一班次的物料。她的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地跳动,不时在清单上做着标记。65公斤的黄金原料,价值近五千万,这个数字让她不敢有丝毫大意。
小赵,过来帮我搭把手。她朝门外喊了一声。
年轻保安小赵应声而来,两人开始将清点好的金砖和金条装入特制的运输箱中。这些箱子内部衬有防震海绵,外部是坚固的合金材质,每个都配有独立的密码锁。
张姐,这次的量可真不少啊。小赵一边搬着金砖,一边感叹道。
是啊,深圳那边的大客户急着要货,生产部连加了三天班才赶出来。张姐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小心点,那块是9999的纯金砖,一块就值好几十万呢。
就在他们专心工作的同时,工业园区的入口处,一辆看似普通的银色面包车缓缓驶来。车门拉开,十多个身着深色工装、头戴鸭舌帽和口罩的男子迅速下车,动作干净利落,显然是经过精心排练。
为首的男人身材高大,虽然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露出的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他做了几个手势,其他人立即分成三组,悄无声息地向7号楼包抄过去。
车间内,张姐和小赵刚刚将最后一批金粉装入特制的密封容器中。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休息区的方向就传来了老李的喝问声: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上来的?
紧接着是一声闷响和老李的痛呼,随后是桌椅倒地的声音。
张姐脸色骤变,下意识地想要锁上贵重物料室的门,但已经太迟了。三个蒙面男子冲了进来,为首的用一根铁棍指着她,压低声音喝道:不许动!都蹲下!
小赵年轻气盛,下意识地想要反抗,却被另一个匪徒用棍子狠狠击打在腿弯处,惨叫一声跪倒在地。
老实点!我们只求财,不想伤人!为首的匪徒声音冰冷,眼神扫过装满黄金的运输箱,微微点头示意。
另外两个匪徒立即开始行动,一人负责将张姐和小赵的控制住,另一人则开始快速地将运输箱推到房间中央。
与此同时,车间休息区内,老李和另一个保安小钱已经被制服,双手被塑料扎带反绑在身后,嘴上贴着胶带。匪徒中的两人正在检查车间内的监控设备,熟练地拔掉硬盘录像机的电源和数据线。
大哥,监控都处理好了。一个身材较瘦的匪徒向领头者报告。
领头者点头,看了眼手表:抓紧时间,十分钟内必须撤离。
贵重物料室内,张姐被迫蹲在墙角,她能听到匪徒们搬运黄金时发出的声响。她的心跳如擂鼓,冷汗浸湿了后背的工作服。在这行干了二十年,她听说过不少抢劫案例,但从没想过自己会亲身经历。
一个匪徒突然注意到墙角的保险柜,用棍子敲了敲:大哥,这还有个保险柜,要不要撬开?
领头者走过来查看了一眼:南哥,看你的了。
被称为的男子应声上前。他个子不高,但手指异常灵巧。只见他从随身工具包里掏出几件特制工具,蹲在保险柜前,耳朵贴近锁孔,开始专注地操作起来。
不到两分钟,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声,保险柜的门被打开了。里面除了几叠现金外,还有一些设计图纸和文件。
把钱拿走,其他不要动。领头者命令道。
整个抢劫过程出奇地安静和高效。匪徒们之间几乎不需要语言交流,凭借手势和眼神就能默契配合。他们显然对车间的布局非常熟悉,甚至知道哪个角落是监控盲区。
大约八分钟后,所有预定目标的黄金都已经被装入特制的背包中。领头者做了个手势,匪徒们开始有序撤离。
把他们带到休息室去。领头者指了指张姐和小赵。
匪徒们将三名值班人员和两名保安全部集中到休息室内,命令他们面墙蹲下。
老实待着,半小时后再叫人。领头者丢下这句话,最后扫视了一眼车间,随即转身离开。
张姐听到匪徒们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然后是车间大门被关上的声音。她小心翼翼地转过头,发现匪徒确实已经离开,但休息室的门却被从外面锁住了。
李哥,你没事吧?她小声问道。
老李艰难地挪动了一下身体,嘴里发出含糊的声音。他手上的塑料扎带绑得很紧,手腕已经被勒出了红痕。
小赵试图用肩膀撞击房门,但门纹丝不动。门被反锁了,好像还用什么东西拴住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休息室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张姐的心逐渐沉了下去——她知道,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匪徒们逃之夭夭了。
大约过了半小时,外面终于传来了人声。是早班的工作人员来接班了。
里面有人吗?怎么回事?门怎么被铁链锁住了?门外传来惊讶的呼喊声。
快报警!我们被抢劫了!张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上午七点四十分,坊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了报警电话。值班民警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恶作剧——65公斤黄金被劫,这在整个坊城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案。
消息迅速上报,七点五十二分,市公安局副局长林远在家中接到紧急电话。他原本计划今天送女儿去大学报到,这个计划显然要取消了。
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应急机制,通知刑侦、技侦、网安各支队负责人半小时内到局里开会。林远一边穿着制服,一边对着电话那头下达指令,同时通知现场人员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任何物品。
八点二十分,林远的公务车驶入富恒工业园。园区内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十几辆警车闪烁着红蓝灯光,气氛紧张而凝重。
林远下车时,刑侦支队队长陈明已经等在门口。陈明今年三十五岁,是局里最年轻的支队领导,以思维敏捷、办案果断着称。
林局,现场已经初步控制,技术人员正在里面勘查。陈明迎上来汇报,受害人情绪还不稳定,但基本案件经过已经了解清楚了。
林远点点头,面色凝重:损失情况核实了吗?
初步估计超过五千万,具体数字还在清点中。陈明压低声音,这是坊城历史上最大的抢劫案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案发现场。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仔细收集证据,闪光灯不时亮起,记录下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林远的目光扫过整个车间,最后停留在那扇被撬开的贵重物料室门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伙匪徒不简单,行动干净利落,显然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监控呢?林远问道。
全部被破坏了,硬盘都被带走。陈明回答,园区大门的监控我们已经调取,但匪徒的车牌很可能被遮挡了。
林远缓步走进贵重物料室,注意到地面上有几处模糊的脚印。他蹲下身,仔细观察了片刻。
通知技侦部门,重点勘查这些脚印。另外,受害人有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值班组长张姐说,匪徒中有人左腿似乎有点跛,走路时轻微不平衡。还有,她注意到其中一个匪徒的手腕上有个纹身,像是鹰的图案。
林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些细节或许微不足道,但往往是破案的关键。
就在此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市局局长打来的。
林远同志,市委主要领导已经知道这个案子了,要求我们尽快破案,挽回影响。你们有什么思路吗?
局长,我们刚刚开始现场勘查,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特大抢劫案。匪徒对现场环境非常熟悉,不排除内外勾结的可能。林远谨慎地汇报,我已经安排人手对厂区员工和近期离职人员进行排查。
好,要尽快拿出侦破方案。这个案子影响太坏了,必须尽快告破!
挂断电话,林远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压力。他从警二十多年,破获过大案要案无数,但这次的感觉格外不同——对手显然不是普通的犯罪分子。
陈队,立即成立专案组,我任组长,你任副组长。林远下达指令,把所有能调动的警力都调动起来,重点是现场勘查、视频追踪和人员排查三条线。
明白!陈明立即应道。
上午九点半,市公安局大楼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专案组第一次案情分析会正在这里举行。大屏幕上显示着案发现场的照片和工业园区周边的地图。
从现场情况看,匪徒人数在十人左右,作案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反复演练的。技侦负责人正在汇报初步勘查结果,现场留下的物证很少,几乎没有指纹,说明匪徒很可能戴了手套。
视频侦查组的汇报同样不容乐观:工业园区周边道路的监控我们已经全部调取,发现三辆可疑车辆,但车牌都被遮挡。从车型判断,可能是套牌车。
林远静静地听着各部门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的习惯动作,每当陷入深思时都会这样。
我有一个问题。林远突然开口,匪徒是如何进入厂区的?保安系统为什么没有报警?
陈明接过话头:我们询问了保安部门,案发时段园区的大门监控系统出现了一段约五分钟的故障期,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匪徒潜入的。这不是巧合,说明他们中有人熟悉保安系统,甚至可能懂得如何干扰监控设备。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案情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一伙普通的劫匪,他们的计划周密,准备充分,而且很可能有内应。
林远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案组成员。
同志们,这起案件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都在看着我们。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我要求,各部门全力以赴,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破获此案!
会议结束后,林远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繁忙的城市街道。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出破案的关键。
这伙匪徒不简单,他们的行动计划天衣无缝,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破绽。但林远相信,再完美的犯罪也会留下痕迹,只是他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桌上的电话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是技侦部门打来的。
林局,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线索——一枚不太完整的鞋印,初步判断是匪徒中有人左脚轻微残疾,或者腿部受伤未愈。
林远的眼睛微微眯起。这和张姐提供的线索不谋而合。
好,重点跟进这个方向。同时把近期所有有前科的人员,特别是涉及抢劫、盗窃的,都排查一遍,看看有没有符合这个特征的。
挂断电话,林远拿起外套,决定再次返回案发现场。他有一种直觉,那里还隐藏着他们没有发现的重要线索。
而此时,在坊城市某处不起眼的民居内,孙大标正悠闲地泡着一壶普洱茶。对面的南小山和英小军则显得有些紧张。
大哥,条子肯定会全力追查的,咱们是不是应该尽快把货出手?南小山问道。
孙大标慢条斯理地斟茶,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急什么?让他们查去。等风头过了,这批货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但是二标他们...英小军欲言又止。
二标知道该怎么做。孙大标抿了一口茶,眼神变得深邃,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