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尘埃落定:国宝归途与人心拷问
坊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内,气氛紧张得几乎能听见心跳声。大屏幕上显示着U盘解密后的内容——一份详尽的文物藏匿地点列表和整个国际走私网络的架构图。
“立即根据这份名单,组织精干力量分头行动!”林远的声音在指挥室内回荡,“每一组配备文物专家和技侦人员,务必保证文物的安全回收!”
高茂成补充道:“特别注意刘小军可能设置的陷阱或销毁装置。这个人极其狡猾,不会轻易让我们找回所有文物。”
各组迅速行动起来,根据U盘中的信息,兵分六路前往不同的藏匿地点。林远坐镇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连线实时监控各组的进展。
第一组前往的是坊城郊区的一个废弃工厂。根据情报,这里藏有十余件瓷器。
“林局,我们已经到达目标地点。”组长通过视频汇报,“正在进入厂房区域。”
画面中,警察们谨慎地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手电光柱在昏暗的厂房内扫过。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木箱,上面覆盖着防尘布。
“发现可疑物品!”侦查员报告,“箱子有近期移动的痕迹。”
文物专家小心上前检查:“包装专业,符合博物馆标准。很可能是真品。”
当第一个箱子被打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里面正是博物馆被盗的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釉色莹润,完好无损。
“第一处藏匿点确认!成功找回13件文物!”现场传来兴奋的报告。
指挥中心内响起一阵掌声,但林远保持冷静:“继续检查其他箱子,注意安全。”
就在这时,技侦人员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某个箱子上连接着细小的导线!
“可能有爆炸装置!所有人后退!”现场指挥急忙下令。
排爆专家谨慎上前检查,最终发现那只是一个假装置,旨在吓退可能的盗窃者。
“典型的刘小军风格。”高茂成摇头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第二组的目标是青岛某高档小区的一个私人仓库。当警察打开仓库门时,发现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个特制文物保管箱,温度湿度都控制在最佳状态。
“这里简直是个小博物馆!”文物专家惊叹道,“所有保管条件都符合专业标准。”
经过清点,这个仓库共藏有31件文物,几乎全是精品,包括那件价值连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刘小军虽然是个罪犯,但对这些文物是真的爱护。”一位老专家感慨道,“保管得比一些博物馆还好。”
第三组前往即墨的一个渔村,情报显示那里藏有部分玉器。然而当警察到达时,发现目标房屋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几个空箱子。
“文物已经被转移!”组长焦急地报告,“根据现场痕迹,转移时间应该在24小时内。”
林远眉头紧锁:“立即调查周边监控,追踪转移路线!他们不可能毫无痕迹。”
第四组的目标是坊城市区的一个银行保险库。当警察出示搜查令打开保险箱时,发现里面只有一封信。
信上写着:“林副局长,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游戏还没结束。想要剩下的文物,需要玩个小游戏。——陈老师”
“他在耍我们!”小王愤怒地说。
林远却冷静地接过信:“不,这是他的风格。技侦部门,立即检查信纸和墨水,寻找线索。”
第五组前往崂山的一个山洞,据情报那里藏有最后一批文物。但当警察到达时,发现山洞入口被巧妙伪装,内部结构复杂,如同迷宫。
“需要专业探洞队支援!内部可能有陷阱!”现场请求支援。
林远立即协调当地救援部门,派出专业洞穴探险队协助搜索。
就在各组紧张行动时,技侦部门带来了一个重要发现:通过对刘小军通讯记录的深度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通讯频道,似乎与文物的安全有关。
“这个频道每隔12小时会自动发送一个验证信号。”技侦人员解释,“如果连续错过两次验证,可能会触发某种保护机制。”
“什么样的保护机制?”林远急切地问。
“不清楚,但信号源指向几个可能的地点,包括...”技侦人员突然停顿,脸色大变,“包括已经发现的部分文物藏匿点!”
林远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通知各小组!文物可能装有自毁装置!必须谨慎处理!”
命令迅速传达至各行动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已经安全回收文物,经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第三组正在追踪的转移文物和第五组搜索的山洞文物可能存在风险。
特别是第五组,他们已经深入山洞,通讯信号微弱,警告可能无法及时传达!
“立即联系洞穴探险队,让他们警告搜索小组!”林远焦急地命令。
然而,山洞内的通讯已经中断,第五组失去了联系!
“第五组失去联系已超过半小时!”通讯官报告,“最后一次通讯时,他们报告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穴,正准备进入。”
林远当机立断:“立即组织救援队!我亲自带队前往崂山!”
就在林远准备出发时,医院传来消息:刘小军苏醒了!
林远立即改变计划,赶往医院。或许只有刘小军本人知道如何避免文物被毁。
医院病房内,刘小军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但眼神依然锐利。看到林远进来,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林副局长,看来你遇到麻烦了。”
林远单刀直入:“文物上的保护机制怎么解除?”
刘小军轻笑:“那么简单告诉你,岂不是太无趣了?我们玩个游戏吧。”
“这不是游戏!”林远强压怒火,“那些是国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刘小军收起笑容,沉默片刻:“你说得对。我可以告诉你,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保证我从宽处理,并且那些文物必须得到妥善保管。”刘小军出乎意料地说,“我虽然偷了它们,但从未想过要毁掉它们。那些装置只是为了防盗。”
林远审视着刘小军,最终点头:“我可以向法院说明你的配合态度,但最终判决由法律决定。至于文物,它们会被安全送回博物馆,得到最好的保护。”
刘小军似乎满意这个回答:“山洞里的装置是温度触发式的,只要保持低温就不会启动。转移走的那批文物装有GpS,我可以给你们追踪频率。”
根据刘小军提供的信息,警方迅速采取了行动。第五组被成功救出,山洞文物安全回收。第三组也根据GpS信号,在坊城郊区的一辆货车上找到了被转移的文物。
当晚十点,所有行动组陆续返回。经过清点,69件被盗文物中,已有68件被成功追回,只剩下一件明代玉壶春瓶尚未找到。
“根据刘小军的供述,那件玉壶春瓶被单独藏在一个特殊地点。”审讯人员汇报,“但他拒绝透露具体位置,只说‘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
林远皱眉:“继续审讯,必须找到最后一件文物。”
就在这时,林远的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他谨慎接听,对面传来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
“林副局长,最后一件文物在坊城博物馆馆长办公室的书柜里。这是对你们工作的致敬。——一个敬佩者”
电话随即挂断。林远立即派人前往博物馆馆长办公室,果然在书柜的暗格中找到了那件玉壶春瓶!
“看来刘小军还有同伙在外面。”高茂成面色凝重。
林远点头:“但这个同伙似乎对我们没有恶意。或许这是刘小军安排的又一个游戏。”
所有文物被追回后,专家组进行了全面鉴定和评估。令人欣慰的是,所有文物都保存完好,没有任何损伤。
“这简直是个奇迹。”资深文物专家孙教授激动地说,“69件珍贵文物全部追回,无一损毁。这在世界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警方根据U盘中的信息,陆续抓获了走私网络的其他成员,包括三名境外嫌疑人。一个庞大的国际文物犯罪集团被彻底摧毁。
案件圆满落幕,坊城市公安局举行了隆重的庆功会。林远站在台上,看着下面欢庆的同仁,心中却思考着刘小军最后的那句话:“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
庆功会结束后,林远独自来到医院,再次会见刘小军。
“最后那件文物,是你安排人放回馆长办公室的吧?”林远直接问道。
刘小军微笑不语。
“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费尽心思偷走文物,又几乎完整地还回来?”
刘小军沉思良久,终于开口:“你知道我为什么专门偷明清官窑瓷器吗?”
林远摇头。
“我祖父曾是清末宫廷御窑匠人,一生奉献给瓷器艺术。这些文物中,有几件甚至出自他手。”刘小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民国时期,家道中落,祖父的作品流散各地。我从小听父亲讲述这些故事,立志要找回祖父的心血。”
“所以你不是为了钱?”
“开始是为了钱,但后来...”刘小军叹息一声,“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些文物时,我感受到了祖父的存在。它们不仅仅是商品,是艺术,是历史,是我们家族的记忆。”
林远沉默片刻:“但你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是的,我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刘小军坦然承认,“当我发现博物馆的安保存在严重漏洞时,一个疯狂的计划产生了。我要偷走这些文物,既是为了祖父,也是为了暴露安保问题。”
“所以你故意留下线索?”
刘小军点头:“我知道迟早会被抓,但我希望这件事能引起重视,让这些国宝得到更好的保护。”
林远终于明白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一个因家族情结而走上歧路的天才,一个既犯罪又保护文物的复杂人物。
离开医院时,夕阳西下。林远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感慨万千。此案不仅追回了国宝,摧毁了一个犯罪集团,更揭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和一个复杂的人性故事。
回到公安局,林远看到同事们正在准备文物移交博物馆的仪式。69件珍贵文物被精心陈列,等待着重返展厅的时刻。
林远走到那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前,久久凝视。釉色莹润,绘画精美,历经数百年风雨和这次惊险旅程,依然完好如初。
“它们终于要回家了。”高茂成走到林远身边。
林远点头:“是的,回家了。但这只是开始,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窗外,华灯初上,坊城的夜景宁静而美丽。林远知道,这场惊心动魄的国宝追索战终于画上了句号,但警察维护正义、保护文化的使命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