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小竹和小兰吓得低呼一声,瞬间面红耳赤,慌忙低下头,紧紧闭上眼睛,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
妲己被他沉重的身躯压住,猝不及防之下,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喘。
看着身上眼神狂野,呼吸灼热的李枕,哪里还不明白他想做什么。
这里可不是寝居之内,而是在行进的车厢里,外面还有护卫随行……
她下意识地想要挣扎,但迎上李枕那几乎要将她吞噬的目光,挣扎的动作停顿了下来。
妲己美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作了一种近乎认命般的默许。
“你这混蛋,真是欠你的......”
她死死咬住自己的红唇,将可能溢出的声音死死堵在喉咙里,偏过头去,闭上了眼睛。
任由身上醉意与欲望交织的男人,在这颠簸行进的车厢内,有些粗暴地扯开她的衣带。
带着酒气和征服的野性,在她身上肆意宣泄着那难以抑制的冲动与占有欲。
车厢在崎岖的道路上摇晃着,压抑的喘息与木质车轮转动的嘎吱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狂野的夜曲......
......
车厢的颠簸终于停歇,回到了青藤村那处简陋却安宁的小院。
李枕已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浑身酸软疲惫的妲己,在小竹小兰的协助下,费力地为他擦洗掉一身酒气和尘土,换上干净的寝衣,将他扶上榻安顿好。
妲己这才草草沐浴一番,带着一身难以言说的疲惫上了床榻,在李枕身侧躺下,几乎是立刻便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清晨,阳光洒满小院。
李枕率先醒来,只觉神清气爽,昨日的疲惫与宿醉似乎都已消散。
妲己虽也起身,但眉眼间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
两人在院中石桌前用着早膳。
粟米熬煮的浓粥,一碟腌渍的荠菜,几张烤得焦香的麦饼。
还有一小盆拌了少许盐和野菜的凉拌豆腐,清爽可口。
正当李枕夹起一筷子豆腐,跟妲己有说有笑之时,桑季脚步匆匆地走进院子。
“邑尹,夫人,村里来了几个人,自称是大周的使臣,说是前来拜会邑尹。”
李枕闻言,举箸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不由地与身旁的妲己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
周使?来找他做什么?
他李枕与周室唯一的交集,似乎也只有那位有过一面之缘的召公了。
“来人多大年纪,可曾通报名讳?”李枕放下筷子问道。
桑季摇头:“回邑尹,来人约莫三十余岁年纪,气度雍容,不似寻常人。”
“他只说是奉周王之命,特来封赏邑尹,并未详报姓名,但随行带有护卫与随从,仪仗不俗。”
“周室来封赏我?”李枕眉头微蹙,心中的疑惑更甚。
“我乃六国之臣,与周室并无瓜葛,何功之有,周室又有何名目来封赏我?”
这时,一直安静用膳的妲己缓缓放下手中的陶碗。
她的脸色平静无波,仿佛听到的只是寻常消息。
“管他何人,所为何来,不见便是。”
妲己目光转向李枕:“周人此时遣使来见你这六国邑尹,无非是欲行那离间之计,在你与偃林之间制造隔阂。”
“你若见了,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哪怕你分文不取,忠心可鉴,猜忌的种子也已种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拒之门外,让人将他赶走便是。”
妲己见惯了大风大浪,以前在朝歌的时候,也没少玩过一些肮脏手段。
此刻的她,展现出了曾经在朝歌政治漩涡中心的敏锐政治嗅觉与对这种事情该有的敏感。
李枕听完,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起来。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妲己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
“你的顾虑,我明白,只是……”
“如今的周室,能人辈出,既然他们盯上了我,刻意找上门来,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今日不见,他日亦会有其他由头。”
“倒不如大大方方见上一见,看看他们究竟想唱哪一出,又是如何出招。”
“知道了对方的路数,我们才好思量,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不是?”
李枕转头对恭敬等候的桑季吩咐道:“去,请那位周使过来吧,态度要恭敬些。”
“喏!”桑季见邑尹已有决断,立刻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妲己见李枕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只是拿起汤匙,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碗中的粟粥,淡淡道:
“既然你心中有数,那便见见吧。”
桑季离去后没过多久,院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只见桑季引着数人走入这简陋的篱笆小院。
为首一人,年约三十许,面容端正,目光清朗有神。
他并未穿着过于华丽的冕服,仅着一身玄端常服,腰佩玉饰,步履沉稳,气度雍容内敛。
既有贵族的威仪,又不失文士的儒雅,与这乡野小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不会让人感到突兀的倨傲。
在其身后,跟随着两名体型健硕,眼神锐利的护卫,以及一名手捧礼盒的随从,皆静默肃立,显示出极高的素养。
为首之人步入院中,目光迅速扫过环境,最后落在石桌旁安坐的李枕与妲己身上。
他并未因李枕衣着朴素,身处陋室而有丝毫怠慢,在距离数步之遥处停下,率先依礼拱手,微微俯身行礼,声音温和清晰:
“某,周室姬姓,名高,奉天子之命,自镐京而来。”
“闻李邑尹勤勉有功,天子甚嘉,特命某携册命、赏赐,前来宣达。”
“久闻李邑尹治邦有方,今日得见,幸甚。”
此言一出,李枕不禁微微一怔。
姬高?
毕公?
周室可真够看得起自己的。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能力出众,文武全才,堪称周室栋梁。
历经武、成、康三朝,辅佐了四代君主,正儿八经的大佬级别的。
不愧是王朝开国时期,随便挑一个人出来,都是大佬。
不过好像周室想要给方国治下的邑尹封赏,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方国。
按礼,还真的派出王室卿士,如司徒、司马、同姓宗室重臣或与方国素有联系的异姓贵族。
这三类人各有核心优势,能匹配“重要封赏”所需的权威、信任与事务能力。
当今周室,符合这条件的,好像还真是个个都是大佬。
短暂的愣神过后,回过神来的李枕连忙起身还礼:
“原来是毕公,此前只闻公之名,今日得见,枕甚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