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春醒药苗
雨水过后,断星崖的泥土渐渐软了。药圃里的冻土化开,散发出湿润的腥气,去年埋下的桔梗种子,悄悄顶破了地皮,冒出点点嫩黄的芽,像撒在土里的碎金子。
小石头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把竹制的小耙子,小心翼翼地给幼苗松土。土块要耙得碎,又不能碰伤嫩芽,力道得拿捏得刚刚好——这是太爷爷教他的,“药苗跟娃娃似的,得轻手轻脚哄着,才肯好好长。”
“你看这芽儿,比去年的壮实。”林婉儿凑过来,指尖轻轻碰了碰桔梗的嫩芽,露水沾在她指腹上,凉丝丝的,“是不是去年的雪下得厚,把土焐得好?”
“是呢。”小石头直起身,捶了捶腰,“太爷爷说‘瑞雪兆丰年’,不光指庄稼,药苗也认这个理。”他指着旁边的畦田,“这里打算种当归,种子我已经泡好了,等下就撒。”
小芽儿提着个小水壶,在畦田边跑来跑去,给刚冒头的药苗浇水。她的水壶是李逸风用竹筒做的,上面还刻着朵小菊花,水从壶嘴漏出来,在地上洇出一个个小圆点。“爹,林姐姐,你们看我浇的苗,是不是长得更快?”
“是呢,芽儿浇的水最甜。”林婉儿笑着帮她扶正歪倒的水壶,“不过慢点跑,别踩着苗。”
阿芷端着个竹簸箕从屋里出来,里面晒着些黑色的种子。“这是前几日从镇上换来的紫苏种,据说比咱本地的香。”她蹲在畦田边,捻起几粒种子给小石头看,“你太爷爷在世时总说,紫苏得春分时撒种,早一天晚一天都不行,性子娇着呢。”
李逸风扛着锄头从后山回来,裤脚沾着泥。“我去看了看那几株野枸杞,根须长得旺,过几日就能移栽了。”他把锄头靠在篱笆上,凑过来看桔梗苗,“这苗长得匀,秋天准能收不少好桔梗。”
日头升高些,药圃里的水汽渐渐散了,露出黑油油的土。小石头把泡好的当归种子撒下去,林婉儿跟着用细土轻轻盖住,两人配合得默契,像是做了千百回。小芽儿则在旁边帮忙捡石子,把地里的小石块都扔进竹篮里,说“不能让石头抢了药苗的养分”。
“中午包荠菜饺子吧?”阿芷看日头差不多了,拍了拍手上的土,“早上摘的荠菜还新鲜,拌点肉末,再放些新磨的姜粉,准香。”
“我去和面!”林婉儿眼睛一亮,她跟着阿芷学做面食有些日子了,揉的面团越来越筋道。
“我去烧火。”小芽儿扔下竹篮,跟着林婉儿往厨房跑,小辫子在身后甩得欢。
小石头和李逸风收拾好农具,坐在梅树下歇脚。梅花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有的沾在小石头的布衫上,有的落在李逸风的草帽里。
“你看这日子,”李逸风捡起片花瓣,放在鼻尖闻了闻,“真像这梅花,看着清淡,回味却长。”
小石头点点头,望着药圃里的嫩芽。那些嫩黄的芽尖在风里轻轻晃,像是在回应他的目光。他知道,这些小芽会慢慢长大,经历风雨,到了秋天,就会变成药柜里的良药,去治那些疼痛,去暖那些寒凉。
就像这日子,一天天,一点点,在春醒的药苗里,在飘飞的梅瓣里,在家人的笑语里,悄悄长着,透着股踏实的盼头。厨房的烟囱里升起了烟,混着梅香飘过来,温柔得像句春天的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