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十字架飞行器的诡异出现与消失,如同阴冷的毒蛇信子,在“摇篮”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头留下了一抹难以驱散的寒意与警惕。对方那鬼魅般的隐匿技术和对时机精准的把握,无不昭示着其背后代表的科技水平与潜在威胁。
“追踪到那艘黑色飞行器的去向了吗?”林烬的声音冰冷,目光如炬,死死盯着主屏幕上那片重归死寂的空域。
“无法追踪。”艾拉的回答带着一丝挫败感,“其跃迁方式前所未见,并非常规的空间褶皱或虫洞技术,更像是一种……基于量子泡沫层面的‘滑入’,未留下任何可追踪的能量残留或空间坐标。数据库无匹配记录。”
一个完全未知的、科技树可能截然不同的第三方势力?它为何也盯上了那艘破烂的逃生舱?是敌是友?与那遥远的信号源又是什么关系?
重重迷雾,令人窒息。
“继续监控那片空域,最高警戒级别。任何异常,立刻报告。”林烬压下心中的疑虑,将注意力重新放回那艘飘荡的逃生舱上。无论那黑色飞行器意图为何,这艘逃生舱是目前唯一 tangible(可触及)的线索,必须尽快掌握在手中。
“‘萤火’探针建造进度如何?”
“已完成85%,正在注入最后的能量基质和扫描模块。预计十一小时后可发射。”
十一个小时……希望这期间不要再出什么变故。
等待的时间里,控制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却又不时地将目光投向那片遥远的星域监控画面,仿佛生怕那艘破船下一秒就会凭空消失,或者被另一个神秘的黑色十字架掳走。
林烬则再次沉入文明备份数据库,试图从浩如烟海的记载中,寻找任何关于那种黑色十字架飞行器,或者类似隐匿技术的蛛丝马迹。然而,一无所获。仿佛那东西是凭空冒出来的一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终于——
“‘萤火’探针建造完毕!发射准备就绪!”技术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紧张。
“发射!”林烬没有任何犹豫。
“摇篮”穹顶某处,一个不起眼的发射口悄然开启。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瞬间射出,初时缓慢,随即速度以几何级数疯狂攀升,眨眼间便撕裂空间,消失在常规观测视野之中,只在传感器上留下一个急速远去的信号点。
它的旅程,需要八年多。
但这已是当前科技下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
接下来的日子,在一种混合了期待、焦虑与高度戒备的状态中度过。“摇篮”的建设与修复工作仍在继续,星尘舰的骨架日益丰满,但对那艘遥远逃生舱的监控,从未有片刻松懈。
幸运的是,那片空域再未出现任何异常。那艘破烂的逃生舱,依旧如同宇宙中的漂流瓶,沿着既定的轨道,沉默地滑向命运的终点。
漫长的八年,在高度发达文明的计时中,也显得格外悠长。
当传感器上代表“萤火”探针的光点终于无限接近目标坐标时,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探针已抵达目标区域!启动减速程序!” “光学传感器开启……锁定目标……” “高精度扫描启动……分析目标结构……”
主屏幕上,传来了“萤火”探针第一时间传回的高清影像。
那艘逃生舱的破损程度比远观时更加触目惊心。它大约只有方舟救生艇大小,外壳是一种暗哑的、非反光的特殊合金,但此刻布满了深深的划痕、撞击凹坑和熔蚀的痕迹,仿佛经历了一场惨烈的爆炸和漫长的星际尘埃冲刷。几个推进器早已损坏脱落,仅存的舱体上也有一道巨大的、几乎将其撕裂的裂缝,只是被某种未知的晶体状物质勉强封住,才没有彻底解体。
它就像一具在太空中漂浮了万年的棺椁,死寂,冰冷。
“扫描显示舱体内部处于绝对真空环境,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无能量反应……无生命信号……”技术员的汇报让众人的心沉了下去。
难道费尽心力,只找到一具空棺?
“等等!”艾拉突然打断了汇报,“扫描检测到舱体内部有极其微弱的……非金属有机物残留信号!结构复杂……疑似……生命维持装置?但已完全停止工作。”
“聚焦扫描那个区域!放大影像!”林烬立刻下令。
探针的扫描光束聚焦在逃生舱中部。透过那道被晶体封住的裂缝和破损的舷窗,内部景象隐约可见。
舱内一片狼藉,各种仪器设备早已在真空和低温下碎裂、固化。然而,在舱室中央,一个破损严重的、类似维生舱的装置内,似乎固定着一个模糊的、人形的轮廓!
那轮廓被厚厚的、不透明的白色霜花覆盖着,看不清具体细节,但其姿态僵硬,毫无生机。
“是……一具遗体?”苏萤的声音带着一丝失望和悲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希望落空之时——
“检测到极其微弱的……量子层级信号波动!”艾拉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源自那个维生舱内部!不是能量信号,是……意识残留?或者……某种最深度的休眠状态下的生命特征反馈?其微弱程度几乎与背景量子涨落融为一体!”
还有活着的可能?!
这个消息如同强心针,瞬间注入了控制室!
“能确定吗?存活概率多少?”明心道人急声问道。
“无法精确判断!这种状态闻所未闻!维生系统已完全失效,常规生命体征为零。但量子层面的微弱波动表明,其意识或生命本源可能尚未彻底消散,处于一种……无法理解的‘生死之间’的状态。存活概率……低于0.01%,但大于零!”
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是机会!
“立刻执行捕获程序!小心!无比小心!”林烬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八年等待,决不能在这最后关头出任何差错!
“萤火”探针伸出极其精密的机械臂,缓缓靠近那艘破烂的逃生舱。机械臂前端释放出柔和的能量场,小心翼翼地将其整体包裹、稳定,然后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将其牵引向探针自身携带的小型密封货舱。
整个过程耗时漫长,每一个动作都如履薄冰,生怕一点轻微的震动就让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彻底湮灭。
终于,逃生舱被安全地纳入货舱。舱门闭合,内部开始缓慢注入惰性保护气体并升温。
“‘萤火’开始返航!”
又一个八年的等待开始了。
但这一次,等待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返航的旅程似乎比去时更加漫长。控制室内的人们每天都会询问探针的位置和“乘客”的状态。那微弱的量子波动信号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它虽然依旧微弱得可怜,却顽强地存在着,如同风中残烛,却又始终不灭。
这给了所有人巨大的希望。
当“萤火”探针的信号再次出现在“摇篮”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时,几乎所有人都涌到了控制室。
探针缓缓驶入专门为它准备的隔离船坞。多层能量屏障瞬间升起,将其与外界彻底隔绝——这是必要的防疫和安全措施。
机械臂将那个破烂不堪的逃生舱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一个全方位消毒和扫描平台之上。
高能扫描光束再次将其笼罩。
“外部消毒完成。未发现已知病原体及活性混沌污染。” “内部扫描……维生舱内个体表面霜花开始融化……生命体征……依然无法检测……但量子波动信号……似乎增强了一点点!”
有效!带回“摇篮”的环境,似乎对那微弱的存在产生了积极影响!
“立刻尝试开启维生舱!医疗单元准备!最高级别生命维持系统启动!”林烬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急切。
精密的激光切割器开始小心翼翼地剥离维生舱早已失效的密封结构。过程缓慢而惊心,生怕伤及内部那脆弱的存在。
咔嚓……
一声轻响,维生舱的顶盖被成功移除。
一股极寒的白雾弥漫开来,随即被抽走。
露出了内部那个身影的真容。
那是一个类人形的生命体,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体型纤细。她的皮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如同月光下的珍珠般的淡银色,此刻因为极度低温和休眠而显得毫无血色。她穿着一身早已破损、却依旧能看出做工极其精良的暗蓝色服饰,材质非布非金属。
她的面容精致得不像真人,五官比例完美,耳朵微微尖翘,双眼紧闭,长长的银色睫毛上还挂着霜花。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中似乎紧紧握着什么东西。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额头正中央,镶嵌着一颗米粒大小、黯淡无光的、类似水晶的奇异物质。
她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一件沉睡的艺术品,美丽,却毫无生气。
“生命体征扫描……无心跳……无呼吸……无脑波活动……”医疗机器人的汇报再次让人心沉。
难道还是失败了吗?
“检测那颗水晶!”林烬敏锐地注意到了那一点异常。
扫描光束聚焦在那颗黯淡的水晶上。
“检测到异常能量结构……其内部……其内部似乎封存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与之前量子波动同源的能量意识流!”艾拉惊呼,“它是……它是一个意识存储体?或者说……灵魂锚点?!”
就在扫描光束刺激到那颗水晶的瞬间——
水晶猛地亮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光芒!
与此同时,平台上那个银肤女子的身体,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医疗监控仪器上,那条始终平坦的直线,猛地跳跃了一下!
咚……
一声极其微弱、却真实无比的心跳声,通过扩音器,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控制室内!
她……还活着!
这位来自遥远星空、漂流了不知多少万年的最后遗民,在“摇篮”的生命能量和科技下,竟然真的……从死亡的边缘,被硬生生拉了回来!
“立刻实施全面生命复苏程序!”林烬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震动。
希望,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到来了。
而她所带来的,将是早已湮灭的真相,还是……更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