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稳定下来了,但代价不小。」秦屿的语气难得地严肃,「你触碰到了核心禁忌——‘规则质疑’。这对逻辑炸弹来说是最高级别的刺激之一。他现在就像一台过载后强制关机的服务器,表面平静,内部却是一片狼藉,修复和防御机制都已激活到最高级别。」
林薇的心沉了下去:「我……我不知道会这么严重。」
「我警告过你,这是在雷区跳舞。」秦屿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不过,这也证实了我的一个猜测——你对他的影响,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否则,仅仅是那种程度的试探,不足以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应。」
「他现在还在推动那个危险的数据采集计划!」林薇将修订版方案的事情告诉了秦屿。
子系统那头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秦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这比我想象的更糟。林薇,听着,他可能不是在简单地对抗主系统,他可能在尝试……‘吞噬’并‘重构’这个囚笼。」
「什么意思?」林薇感到一阵寒意。
「收集极致的、近乎灵魂本质的数据,结合他自身被扭曲的认知和对系统规则的理解,他或许想将这个‘商业帝国’世界,变成一个完全由他掌控的、更大的‘镜城’——一个真实的、却完全数据化的、他就是至高神的世界。到那时,他将不再是囚徒,而是这个数据牢笼本身的主宰,所有生灵都将化为他维持存在的养料。」
数据吞噬者……秦屿曾经的警告在她耳边炸响。顾夜沉正在滑向那个最可怕的深渊!
「我必须阻止他!」林薇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坚定。
「阻止?你现在连靠近他都难。」秦屿泼了一盆冷水,「周泽和他身边的所有安保、监控力量,现在都处于最高警戒状态,任何试图影响他决策的行为,都会被第一时间清除。而且,经过这次刺激,他对你的信任……如果那还算信任的话,已经降到了冰点。他可能会利用你,但绝不会再让你触及核心。」
林薇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绝望。前路似乎都被堵死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办法……或许还有一个。」秦屿沉吟道,「逻辑炸弹虽然危险,但它也是主系统禁锢他的核心。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在不引爆炸弹的前提下,稍微‘松动’它的结构,或许能为他争取到一丝清醒的间隙,也能暂时延缓他滑向‘吞噬者’的速度。但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操作,以及……一个合适的‘契机’。」
「什么样的契机?」
「一个能强烈触动他内心深处、被封锁的真实情感,却又不会直接触发‘规则质疑’的契机。比如……某种极致的、无法被数据化的‘真实’体验。」秦屿顿了顿,「但这很难,非常难。主系统将他情感认知扭曲得太深,普通的温情或感动,只会被他视为更低级的操控手段。」
真实的体验……林薇咀嚼着这个词,感到一片茫然。在这样一个数据构建的囚笼里,在顾夜沉那颗被冰封和扭曲的心里,还有什么能被称之为“真实”?
「另外,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秦屿的声音将林薇从思绪中拉回,「清理者的协议激活信号越来越清晰了。根据我的观测,他们抵达这个世界的倒计时,恐怕不会超过七天。」
七天!
林薇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前有即将堕落的顾夜沉,后有索命的清理者,她仿佛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我该怎么做?」她声音干涩地问。
「在清理者到来之前,你必须找到那个‘契机’,至少要让顾夜沉的状态暂时稳定下来。否则,一旦清理者降临,面对一个完全失控的‘前攻略者’和一个试图干扰囚笼的‘变量’,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你们一起……格式化。」
秦屿的话如同最后的审判。
「我能帮你的不多,清理者的探测机制很灵敏,过度介入会被发现。接下来,要靠你自己了,林薇。记住,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智慧是你唯一的武器。还有,小心周泽,他不仅仅是顾夜沉的助理那么简单。」
连接中断了。
林薇独自坐在冰冷的黑暗中,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秦屿带来的信息一个比一个沉重,压得她几乎无法思考。
七天。她只有七天时间。
要在顾夜严防死守、自身状态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找到一个能触动他真实情感的“契机”,还要设法“松动”逻辑炸弹……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她还有选择吗?
想起顾夜沉在意识混乱时那双痛苦的眼睛,想起在无数任务世界中,那个曾为她遮风挡雨、最终黯然陨落的星辰……一股不甘与决绝从心底涌起。
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试一试。
她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脚下这座被顾夜沉视为囚笼和猎场的城市。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却又那么虚幻。
真实的体验……
她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与顾夜沉(或者说,与那个曾经的“星辰”)经历过的点点滴滴。那些并肩作战的默契,那些生死关头的守护,那些……被系统判定为“错误”、却真实流淌过的情感。
有什么东西,是能够穿透数据与谎言的迷雾,直抵灵魂深处的?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微弱的萤火,在她脑海中悄然亮起。
或许……她需要的,不是去“创造”什么,而是去“唤醒”什么。
唤醒那段,连主系统都无法彻底抹杀的、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共同记忆。
哪怕只是一个碎片,一个回响。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七天倒计时,开始。
七天。
这个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林薇的心上。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无声的倒计时,在她脑海中滴答作响。清理者的阴影,顾夜沉滑向深渊的预兆,如同两把悬顶的利剑,让她寝食难安。
顾夜沉“静养”了两天后,重新出现在顶楼办公室。他看起来与往常并无二致,甚至更加冷静、高效,处理公务时带着一种近乎非人的精准。但林薇能感觉到,那平静表象下是更加厚重的冰层,以及冰层下汹涌的、被强行压抑的暗流。
他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而致命的变化。他依旧让她负责数据监控,听取她的简报,但目光不再带有之前的探究,只剩下纯粹的、审视工具般的漠然。他不再给她任何单独相处的机会,周泽几乎形影不离地守在办公室外,隔绝了一切她可能“越界”的途径。
他甚至开始将她边缘化。一些原本需要她过目的核心数据流,被直接绕过;几次重要的技术讨论会,她没有收到通知。她像一件被测试过后、确认存在风险而被暂时隔离的仪器,被放在了权力和信息的真空地带。
秦屿的预言成真了。顾夜沉依然“使用”她,但不再“信任”她。她失去了靠近他、影响他的最佳途径。
林薇没有坐以待毙。她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出击,在有限的权限和时间内,找到那个能触动顾夜沉的“契机”。
她将目光投向了“星耀计划”浩如烟海的数据海洋。既然无法从顾夜沉本人身上突破,或许可以从他正在构建的“镜城”入手?这个寄托了他野望(或者说堕落的开始)的项目,是否隐藏着通往他内心深处的密码?
她利用自己尚存的数据监控权限,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和精度,筛查所有与“镜城”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底层数据。她不是在寻找商业逻辑漏洞,而是在寻找……情感的痕迹。
那些被精心设计、用以激发用户愉悦、惊奇、甚至沉迷的交互节点;那些隐藏在复杂算法背后、试图模拟和捕捉人类微妙情绪波动的参数……她试图从中反向推导出,顾夜沉——这个曾经拥有丰富情感、如今却被扭曲的存在——他潜意识里,认为什么样的体验是“真实”的,或者,至少是“值得捕捉”的。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艰难的工作,如同大海捞针。她几乎不眠不休,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大脑因为超负荷运算而阵阵抽痛。但她不敢停下,时间的流逝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
第三天,她在筛查一组关于“镜城”中拟态自然环境(如雨声、风声、树叶摩挲声)的音频触发逻辑时,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
按照常规设计,这些环境音效的触发应该是随机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她注意到,在模拟“深夜雨后庭院”的场景中,有一段特定频率、特定节奏的蟋蟀鸣叫声,其触发条件被嵌入了一个非常隐蔽的、与用户行为无关的独立时间戳循环。这个循环周期很长,且似乎……与现实中某个特定的日期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