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军区的指挥部里,张百川、黎昱、陈榘、肖桦四人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几张刚送来的战报。
陈榘指着其中一份:“司令员,政委,这是四旅刚报上来的。他们一个分散活动的连队,在费县西南的山区,遭遇了鬼子一支快速讨伐队。这支鬼子装备了马匹和少量自行车,行动很快。我们的连队反应不及,被咬住了,虽然大部分突围出来,但伤亡了二十多个同志,还损失了一部分刚筹集到的粮食。”
黎昱叹了口气:“群众刚刚发动起来,就发生这样的事,影响很不好。牺牲同志的抚恤,受损群众的安抚,要立刻跟上。”
肖桦紧握着拳头:“鬼子这一手太毒了,专门针对我们分散的小部队。必须想办法应对,不然部队撒出去的风险太大了。”
张百川拿起另一份电报看了看,那是二旅钟伟发来的,报告了他们一支侦察分队同样遭遇了鬼子快速部队,但利用地形成功摆脱,并无损失。
“看来,土桥一次是铁了心要跟我们玩捉迷藏了。”张百川放下电报:“他放出这些疯狗,就是想打掉我们撒出去的种子,破坏我们的群众工作。”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鲁南、鲁中广袤的区域:“我们不能因为被狗咬了一口,就不种地了。种子还要继续撒,但得学会怎么防狗咬。”
黎昱点头:“司令员,说得对。退缩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我们部队的应变能力和战术水平。”
陈榘思索着说:“是不是把部队适当收拢一些?以营为单位活动,增强自身力量?”
张百川摇了摇头:“营级目标更大,更容易被鬼子盯上,反而失去了灵活机动的优势。我看,连排级单位活动的主体不能变,但要改变策略。”
他转过身,对三位搭档说道:“第一,命令各部队,进一步加强侦察警戒,特别是在宿营和转移时,哨位要放远,多设几道。第二,遇到鬼子快速部队,原则不变,不硬拼,但要学会‘逗狗’。利用我们对地形熟、群众基础好的优势,跟他们绕圈子,把他们拖疲、拖散。第三,各旅、团要组织精干的小分队,配备冲锋枪和掷弹筒,专门负责接应和掩护被追击的分散单位,必要时,可以反过来敲掉鬼子冒进的小股分队,”
他看向陈榘:“比如‘麻雀战’、‘地雷战’,结合山东的实际,总结出几条具体战术,下发到各连排。告诉战士们,不要怕,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只要我们动脑子,就能治住他们,”
肖桦立刻补充:“政治部要加强宣传,把鬼子快速讨伐队的危害和我们的应对办法,编成顺口溜、快板书,让每个战士和民兵都记住,同时,动员群众,建立更严密的了望哨和情报网,鬼子一动,我们就要知道,”
新的应对策略迅速传达下去。
在鲁南山区,第四旅旅长吴可华召集了手下的营连长们。
“都听好了,司令员有令,鬼子放狗来咬,咱们不能光跑,还得学会下套子,”吴可华指着地图:“各连排活动范围不变,但相邻单位要约定好联络信号和支援路线。碰到鬼子的快速队,先判断情况,能甩掉就甩,甩不掉就往预设的伏击区域引,咱们在山里转了这么久,哪里好埋伏,心里都有数吧?”
一个连长皱着眉头:“旅长,鬼子有马,跑得快,我们靠两条腿,有时候甩不掉啊,”
吴可华眼睛一瞪:“甩不掉就利用地形,钻山沟,穿林子,过河拆桥,咱们是山里人,还怕他骑兵?另外,各连把枪法好的、跑得快的战士组织起来,成立‘反追击小组’,配备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和足够的弹药,专门负责断后和侧击,记住,不要贪心,打几下就撤,目的是迟滞敌人,掩护主力转移,”
“是,”
在鲁中第二旅的驻训地,旅长钟伟的嗓门更大:“都给我打起精神,鬼子不是想跟我们玩快的吗?咱们就跟他比比谁更滑溜,各营连以班排为单位,加强野外生存和机动训练,地图要看熟,哪个山包有几条路,哪个村子有几口井,都要门清,碰到鬼子追,别慌,把他往咱们的‘硬钉子’附近引,”
副旅长王山笑道:“老钟,咱们旅是预备队,‘硬钉子’多的是,”
钟伟一挥手:“对,告诉各团,掌握好机动兵力,哪个连队把鬼子引过来了,附近的部队要主动接应,瞅准机会,狠狠揍他狗日的,咱们二旅装备好,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但要记住司令员的嘱咐,不打无把握之仗,咬一口就得迅速脱离,”
新的战术很快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几天后,在沂蒙山北麓,第一旅的一个工作队在一个村庄宣传时,被一支五十多人的鬼子骑兵快速队盯上。工作队长没有慌乱,一边组织群众转移,一边带领战士们向附近一个叫做“小迷沟”的复杂山地撤退。
鬼子骑兵仗着速度紧追不舍。工作队长按照预案,派出了“反追击小组”占据侧翼高地,用精准的冷枪和偶尔的机枪点射,不断骚扰鬼子,延缓其速度。同时,工作队主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沟壑间穿梭,始终与鬼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鬼子队长被激怒了,不顾地形复杂,命令部队下马徒步追击,结果被引入了“小迷沟”深处。早已接到消息赶来的第一旅一个精锐排,在沟口设下了埋伏。当疲惫不堪的鬼子追兵进入伏击圈时,迎头遭到了密集的火力打击,死伤十余人,仓皇撤退。工作队和群众安然无恙。
同样,在津浦线附近,第五旅的一个破袭小组在炸毁一段铁轨后,被一支乘坐卡车和摩托车的鬼子快速队追击。破袭小组不往山里跑,反而沿着公路附近的村落 zigzag 机动,利用村庄、树林和青纱帐作掩护。附近的民兵按照约定,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埋设了简易地雷,虽然没炸到卡车,但成功阻滞了鬼子的速度。第五旅的一支机动分队闻讯赶来,从侧翼一个突袭,打掉了鬼子两辆摩托车,缴获了一挺轻机枪,鬼子见势不妙,只好放弃追击。
这些成功的战例被迅速汇总到军区指挥部。
陈榘拿着新的战报,脸上露出了笑容:“司令员,政委,看来我们的新办法起作用了。这半个月,各部队上报与鬼子快速讨伐队接触三十余次,我方伤亡明显下降,反而利用反击和伏击,消灭了鬼子七百多人,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群众情绪也稳定了,都说咱们八路军有办法。”
黎昱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好,部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战术更加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提高了。”
肖桦兴奋地说:“这就是淬火啊,经过鬼子这些‘快速讨伐队’的捶打,咱们撒出去的这些种子,不仅没被除掉,反而更坚韧、更机灵了,”
张百川仔细看着战报,特别是那几个成功反制的案例,点了点头:“嗯,有点样子了,告诉各旅,继续总结经验,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民兵和群众条件,要把鬼子这些快速部队,变成我们练兵的‘磨刀石’,”
他语气转为严肃:“不过,土桥一次吃了亏,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他可能会调整战术,或者投入更多的兵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告诉部队,提高警惕,准备迎接更复杂的斗争。”
果然,没过多久,新的情报传来。
陈榘拿着电报找到张百川和黎昱:“司令员,政委,内线消息,土桥一次对前阶段‘快速讨伐’的效果很不满意,认为损失大于战果。他正在策划一次新的、规模更大的扫荡,目标可能直指我们鲁中核心区,企图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黎昱看向张百川:“老张,看来土桥一次是沉不住气了。”
张百川走到地图前,看着鲁中那片被红色标记的区域:“想找我们主力决战?好啊,那就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找到我们真正的‘主力’在哪里了。”
他转过身,对陈榘和肖桦说道:“通知各旅,暂停大规模分散活动,部队向预定区域秘密集结,保持战备状态。同时,命令地方武装和民兵,加强袭扰和情报侦察。我们要看看,土桥一次这次,到底想玩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