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川、关政委、萧参谋长三人围着那份刚从总部转来的电文,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
“延安和总部完全同意了我们的扩编计划,”萧参谋长指着电文上的关键字句,声音都有些发颤:“十万,咱们晋西北军区,可以正式扩编至十万人,整编后报总部备案。”
关政委眼角带着笑意:“不止如此,你们看后面—总部决定,将我们此次晋中战役,特别是榆次、太谷的攻坚、物资抢运以及跳出包围圈的整个过程,作为‘积极防御、主动出击、以战养战’的经典战例,下发全军学习,”
“学习?”刚走进来汇报工作的715团团长王大山耳朵尖,一听就嚷嚷开了:“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咱们这点事,还要全军学习?那可真是露大脸了,”
张百川心里也是热流涌动,但他努力保持着镇定,瞪了王大山一眼:“学习是让你骄傲自满的?是让兄弟部队看看,怎么在劣势下找准鬼子软肋,怎么把仗打活,怎么既能消灭敌人,又能壮大自己,”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人:“这说明,总部和中央肯定了我们向外发展的战略方向,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是啊,”关政委接过话头,神情严肃起来,“扩编十万,听起来威风,可这背后是千斤重担。兵源从哪里来?干部怎么配备?新部队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难题。”
“困难肯定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张百川斩钉截铁,“兵源,除了根据地青年踊跃参军,这次战役中表现好的县大队、区小队可以成建制升级,干部,立刻开办二期、三期高级指挥员培训班,就从这次作战有功的营团干部里选拔,武器装备,”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咱们这次搬回来的家当,正好派上用场,老萧,你参谋处立刻拿出详细的扩编方案,各旅团如何调整,新编部队序列如何设置,要快,”
“是,司令员,”萧参谋长立刻应道。
就在这时,机要科长一脸兴奋地又送来一份电报,这次的封皮上标注着“特急·嘉奖令”。
张百川接过,快速浏览,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微微抽动了一下。他缓缓念出声来:“为表彰你部716团在晋中战役中,首破榆次城门,巷战攻坚锐不可当,后又承担艰巨阻援任务,作风顽强,战功卓着,特授予该团‘铁拳团’荣誉称号,此为我八路军首次授予团级单位荣誉称号,望全军将士以此为榜样……”
“铁拳团?,”关政委和萧参谋长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好,好一个铁拳团,”王大山一拍大腿,又是羡慕又是替老战友高兴,“贺东生这小子,这回可真是露脸了,这称号提气,”
消息传遍刚刚返回根据地中尚在休整的各部队,战士们议论纷纷,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羡慕。
“听见没?咱们军区有个‘铁拳团’了,是总部亲自授的旗,”
“是716团,打榆次的时候,就是他们第一个冲进去的,”
“啥时候咱们团也能整个称号就好了……”
在716团的驻地,更是像过年一样。团长贺东生拿着那份嘉奖令,手都有些抖。这个平时沉稳甚至有些内向的汉子,此刻眼圈微微发红。他对着集合起来的全团官兵:“同志们,总部授予我们‘铁拳团’的称号,这不是我贺东生一个人的光荣,是咱们全团每一个牺牲的、每一个活着的战士用血和命换来的,这面旗子,重啊,往后咱们更要像铁拳一样,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砸烂一切敌人,”
几天后,在根据地一个宽敞的打谷场上,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授旗仪式。军区团以上干部和716团全体官兵参加,八路军总部派来的代表,将一面绣着“铁拳团”三个遒劲大字的红旗,庄重地交到贺东生手中。
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台下,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面旗帜上,有羡慕,有激动,更有一种被点燃的斗志。
张百川在仪式上发表了简短有力的讲话:“‘铁拳团’的称号,是荣誉,更是标杆,它告诉我们,只要战术对头,敢打敢拼,我们八路军就能从弱到强,就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我们晋西北军区,现在有了第一个‘铁拳团’,将来,还要有第二个、第三个,我们这支队伍,就是要成为插在华北鬼子心脏上的一只铁拳,”
授旗仪式结束后,各部队返回驻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扩编和练兵中去,新兵入伍,部队整训,干部调配,装备分发,整个根据地都充满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
张百川站在山坡上,望着下面操场上正在练习刺杀的新兵队伍,对身边的关政委和萧参谋长说:“架子搭起来了,下一步,就是要把这十万人的拳头攥紧,练硬。鬼子吃了这么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场仗,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来得更快,更狠。”
关政委点点头:“是啊,树大招风。我们现在成了全军的标杆,也成了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
萧参谋长看着远方:“根据情报,鬼子华北方面军正在重新调整部署,冈村宁次多次召集会议,目标直指我们晋西北。看来,一场更大规模的风暴,正在酝酿。”
张百川目光坚定:“让他来,咱们这十万雄兵,正等着找地方砸下去呢,” 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这支刚刚扩编、尚未经历大战检验的部队,能否顶住鬼子倾尽全力的报复性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