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张百川把一份情报拿给政委和参谋长:“政委,参谋长,你们都看看,阳泉,鬼子在正太铁路上的这颗钉子,囤积的物资种类很全,粮食、被服、药品,还有至少一个基数的弹药,”张百川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咱们刚扩编,家底薄,鬼子这就给咱们送温暖来了,”
关政委拿起情报仔细看着:“司令员,消息可靠吗?阳泉可是个大据点,城墙坚固,驻守的鬼子虽然只是一个大队加上伪军,但正太铁路沿线增援很快。”
“可靠,”张百川斩钉截铁:“咱们派去晋中的武工队摸得一清二楚,因为前段时间咱们折腾那一下,鬼子把不少物资临时集中到了阳泉,以为这里离铁路近,安全,至于增援?”他冷笑一声:“我打的就是他的增援,”
萧参谋长已经趴到了地图上,手指顺着正太铁路线滑动:“阳泉位置确实关键,打这里就像捅了马蜂窝。石家庄、太原方向的鬼子肯定会扑过来。司令员,你的意思是?”
“围点打援,”张百川一拳砸在阳泉位置上:“而且,咱们这次要玩个大的,既要拿下阳泉,吃了这块肥肉,也要狠狠敲掉鬼子赶来增援的人,”
他目光扫过两位战友,语气变得严肃:“这次作战,第一,检验咱们扩编后的部队,打这种硬仗、攻坚战,行不行,第二,就是搞物资,有了阳泉仓库里的东西,咱们这个冬天就好过了,兵工厂也能有更多原料,第三,就是要再次打断鬼子的脊梁骨,让他知道,晋西北,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关政委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同意打,意义重大,但风险也不小,部队新兵多,攻坚战经验不足,这确实是个考验。政治部会全力动员,保证部队士气,”
“参谋长,”张百川看向参谋长:“说说你的想法,这仗怎么打?”
萧参谋长直起身,拿起铅笔在地图上边画边说:“阳泉守敌,鬼子约一个大队1100人,伪军一个团800人左右,装备精良,有坚固城防工事和炮楼,强攻伤亡太大,必须引蛇出洞,或者创造突破口。”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建议,动用教一旅许达部,负责主攻阳泉。但他们不能一开始就硬啃城墙,715团王大山部,兵力最强,负责切断阳泉向北、向南的铁路线,并构筑阻击阵地,准备应对来自太原和石家庄方向的援军。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压力会非常大,”
“嗯,”张百川点头:“王大山的715团刚补充完,装备也好,这硬骨头得他啃,告诉王大山,放小股援军进来没关系,但大队鬼子,必须给我堵死在铁路线上,”
萧参谋长接着部署:“716团贺东生部,运动至阳泉以西山区隐蔽待机,作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打援或攻城战场,359旅陈旅长部,向东展开,警戒可能从娘子关方向来的敌人,保障主攻部队侧翼安全,教二旅彭辉部,向南活动,伴攻榆次、太谷等地,制造混乱,牵制敌人兵力。”
“炮兵怎么用?”关政委问到了关键。
“炮兵团周团长,”张百川提高声音:“他的家伙事儿是时候亮亮相了,集中所有九二步炮和大部分迫击炮,组成两个炮兵群。一个配属给教一旅攻城,专门负责敲掉鬼子的城墙碉堡和火力点,另一个,隐蔽部署在铁路线以北的预设阵地,等鬼子援军的列车或者行军纵队到了,给我狠狠打,骑兵团负责战场通讯联络和侧翼突击,专打鬼子援军的软肋,”
部署大致确定,细节又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补充。最终方案形成后,张百川沉声道:“好,就这么打,政委,政治动员和群众支前工作立刻启动,参谋长,作战命令立刻下达,各部队务必在明日晚间前,隐蔽到达指定位置,总攻时间,定在后天凌晨四点,”
命令一下,整个晋西北军区各级指挥员回到部队,立刻进行战前部署和动员。
在715团的阵地上,团长王大山扯着嗓子对营连长们吼道:“都给我听清楚了,咱们团的任务,就是钉死在铁路上,谁放过来大队鬼子,我毙了他,也要让司令员看看,咱们扩编后的部队,不是泥捏的,”
在教一旅的集结地,旅长许达指着阳泉的模型,对主攻团长钟伟交代:“突破口就选在东南角,那里城墙相对老旧,鬼子防守注意力在北面和火车站。攻坚队要配足手榴弹和炸药包,炮火准备一停,立刻给我冲上去,”
在炮兵阵地,炮兵团长老周拿着计算尺,和参谋们一遍遍核算着射击诸元:“第一轮齐射,必须打掉鬼子那个三层高的大碉堡,误差不能超过十米,”
进攻的当天凌晨,张百川站在前进指挥部里,关政委和萧参谋长分站两侧,同样神情严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针精准指向四点整,张百川抬起头,从喉咙里迸出一个字:“打,”下一秒,
“轰,轰,轰,轰,”集中使用的炮兵发挥了巨大威力,阳泉城东南角顿时陷入一片火海,砖石横飞,硝烟弥漫,
“同志们,冲啊,”炮火延伸的瞬间,主攻团长钟伟一跃而起,带着突击队扑向被炸开的城墙缺口,城头上的鬼子和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懵了,但很快反应过来,残存的火力点疯狂喷吐出火舌,企图封锁缺口。
“机枪,压制那个火力点,”钟伟一边冲锋一边大吼,身后的重机枪嘎嘎作响,弹雨泼洒向城头。
突击队员们冒着弹雨,拼命向前冲,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但后面的人毫不犹豫地跟上,与此同时,正太铁路线上,王大山的715团早已严阵以待。
“报告团长,南面发现鬼子装甲列车,后面跟着至少一个中队的步兵,”观察哨兵声嘶力竭地报告。
“来了,”王大山眼睛一瞪:“告诉一营,把准备好的铁轨给他炸了,二营三营,集中火力,打步兵,炮兵连,给我瞄准装甲列车后面的运兵车打,”
“轰,”一声巨响,一段铁轨被炸上了天,鬼子的装甲列车猛地刹住,后面跟着的运兵车猝不及防,哐当哐当撞成一团。
“打,”王大山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向混乱的鬼子队伍。
来自太原方向的援军,一头撞在了715团的阻击阵地上,阳泉城外,突击队几次冲上缺口,都被鬼子的顽强反扑压了下来,鬼子动用了掷弹筒,对缺口区域进行覆盖射击。
“妈的,”主攻团长钟伟眼睛都红了:“第二突击队上,爆破组,给我炸了那个暗堡,”
关键时刻,配属的炮兵再次发威,精准的点射,将几个威胁最大的鬼子火力点逐一摧毁。
“冲啊,”战士们呐喊着,再次发起冲锋,终于彻底占领了城墙缺口,潮水般涌入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城外,打援的战斗同样惨烈,鬼子援军得知阳泉危急,攻击一波猛过一波。715团阵地前,鬼子的尸体铺了一层又一层,但阵地岿然不动。
张百川在指挥部里,不断接收着各处的战报,眉头紧锁。
“告诉许达,加快城内清剿速度,鬼子缩进核心工事了就用炸药轰,”
“告诉王大山,再坚持两个小时,绝对不能让援军过去,”
“命令贺东生的716团,向阳泉靠拢,随时准备进城加入巷战,”
战斗从凌晨一直持续到傍晚,阳泉城内大部分区域已被我军控制,残敌被压缩在火车站和几个坚固的大院里负隅顽抗,铁路线上的阻击部队虽然伤亡不小,但依旧死死挡着数倍于己的敌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张百川看着地图,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鬼子援军久攻不下,阳泉又即将易主,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发动更疯狂的进攻,他对萧参谋长说:“给彭辉的教二旅发电,让他们加强对榆次、太谷的佯攻力度,把动静搞大点,让鬼子误判我们要打太原,”
又对关政委说:“政委,让支前民兵把做好的饭菜送到阻击阵地上去,告诉王大山的战士们,军区感谢他们,再坚持最后一下,”
最后,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阳泉方向:“命令城内部队,不惜代价,天亮前,必须彻底解决战斗,拿下所有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