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合作者的再次邀约,让余晚星的心里泛起涟漪,但她并未因此打乱产品创新的节奏。眼下“春季荠菜粥”热销,证明了差异化产品的吸引力,可她也发现,店里的小吃多以甜口为主,像猪肉包、豆沙包、桂花红薯糯米糕等,虽受众广泛,却难以满足偏爱咸口的顾客。想要进一步丰富品类结构,吸引更多客群,推出几款特色咸口面点,与现有甜口小吃形成互补,成了当下最关键的事。
余晚星把目标锁定在三款经典咸口面点上:葱花油饼、紫薯馒头、咸香花卷。葱花油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带着浓郁的葱香;紫薯馒头色泽诱人、口感绵密,咸甜交织;咸香花卷层次分明、咸香入味,是早餐和主食的绝佳选择。这三款面点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却能很好地填补店里咸口品类的空白。
首先研发的是葱花油饼。看似简单的油饼,想要做到“外酥里软”却颇有讲究。余晚星先用温水和面,加入少许盐和酵母,揉成光滑的面团后醒发“一炷香”时间。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薄饼,刷上一层食用油,撒上切碎的葱花和少许盐,再卷成条状,盘成圆形,最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饼坯。
最关键的是烙饼的火候。余晚星尝试了不同的油温:油温过低,饼皮会吸油过多,变得油腻;油温过高,饼皮容易焦糊,内里却未熟透。经过多次试验,她终于掌握了诀窍:先将平底锅烧热,倒入少量食用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饼坯,小火慢烙,待一面金黄后翻面,再烙至另一面金黄即可。这样烙出的葱花油饼,外皮酥脆不焦,内里松软多层,葱香浓郁,一口下去满口留香。
接着是紫薯馒头。为了让馒头色泽均匀、口感绵密,余晚星选用了优质的紫薯,蒸熟后捣成泥,过筛去除杂质,确保紫薯泥细腻无颗粒。然后将紫薯泥与面粉、酵母、少量盐和白糖混合,加入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这里的盐和白糖比例很关键:盐能突出紫薯的甜味,白糖则能增加馒头的松软度,两者用量都需恰到好处,多了会掩盖紫薯本身的味道,少了则口感不足。
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揉成光滑的圆形馒头坯,再次醒发“半炷香”时间,待馒头坯体积变大、质地松软后,放入蒸屉中,用“一炷香”时间蒸制。蒸好的紫薯馒头呈诱人的淡紫色,口感绵密松软,带着淡淡的紫薯香和一丝咸甜,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爱。
最后研发的是咸香花卷。制作花卷的关键在于“层次”和“调味”。余晚星将醒发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刷上一层食用油,撒上盐、十三香和切碎的葱花,然后从一端卷起,切成均匀的小段。取一段面坯,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再将两端向中间对折,轻轻拉长,扭转成花卷形状。
蒸制花卷的时间也需精准把控,“一炷香”时间刚刚好,时间短了夹生,长了则会塌陷。蒸好的咸香花卷层次分明,咸香入味,口感松软有嚼劲,无论是搭配粥品还是单独食用,都十分合适。
三款特色面点研发成功后,余晚星先让团队成员试吃,大家纷纷赞不绝口。牛婶笑着说:“这葱花油饼太香了,比我在家做的还好吃!”阿强也附和道:“紫薯馒头和咸香花卷也很不错,以后咱们店里的品类就更丰富了!”
新品推出后,果然吸引了不少偏爱咸口的顾客。一位常年在镇上做工的匠人,尝了葱花油饼后,当即决定每天都来买两个当早餐;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店里,孩子对紫薯馒头爱不释手,一口接一口地吃着;还有不少顾客点了咸香花卷搭配荠菜粥,说这样的搭配既美味又管饱。
特色面点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小吃铺的品类结构,还带动了整体营收的增长。许明统计后发现,三款面点的日均销量加起来超过了100份,成为了店里新的营收增长点。
看着新品受到顾客的喜爱,余晚星心里很是欣慰。她知道,品类拓展的策略是正确的,这为小吃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她也清楚,那个神秘合作者的邀约始终是个悬念,到底要不要赴约,赴约后又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让她陷入了深思。
可就在这时,牛婶突然对余晚星说:“晚星妹子,我娘家村里的李嫂和王哥,听说咱们店里招帮工,特意来镇上了,想过来试试,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让他们来面试?”余晚星心里一动,团队扩容的事终于有了眉目,但如何考察李嫂和王哥的人品与能力,确保他们能快速融入团队,成了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