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一路小跑冲进家门,刚把竹篮放下,就气喘吁吁地说:“娘,村口那个穿灰衣服的男人还在!他蹲在老槐树下,一直盯着我看。”
余晚星正在收拾案板,听到这话手里的抹布顿了顿,眉头瞬间皱紧。她走到窗边,撩起窗帘一角往外看——村口的老槐树被晨雾笼罩,隐约能看到一个灰色身影,正靠在树干上,不知道在等什么。“看来他是盯上咱们家了。”余晚星小声嘀咕,心里盘算着:以后许明送货得再早半个时辰,走更远的那条山路,绕开村口的老槐树,绝不能让那个男人摸清送货规律。
她转过身,摸了摸许明的头,安抚道:“别害怕,明天你走后山那条路送货,避开他就好。对了,面条试卖的反馈怎么样?有没有人预订?”提到面条,许明的眼睛立刻亮了,把刚才在张叔铺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兴奋地补充:“张叔说,有个饭馆想每天订10斤面条,还有好多顾客都要预订呢!”
余晚星心里松了口气,面条的反馈比预期还好,这让她更有底气拓展新品类。她坐在小板凳上,回想起许明说的“清晨买馒头的多是上班族”,突然想到:上班族早上赶时间,大多会配碗粥,要是有咸口的面食,肯定比甜口的馒头更受欢迎。“明儿,你觉得做花卷怎么样?加些葱花和盐,早上配粥吃正好。”余晚星问。
许明立刻点头:“好啊!我上次在镇上吃过一次花卷,可好吃了,要是娘做的,肯定更好吃。”得到儿子的认可,余晚星当天下午就开始准备花卷的食材——除了按3:7比例混合的面粉,还特意准备了一小把葱花,洗干净切碎,又备了点细盐,打算揉面时加进去,增加咸香口感。
第二天寅时,余晚星先蒸好30个馒头、做好2斤面条,然后开始做花卷。她在揉好的面团里加入葱花和细盐,反复揉搓,确保葱花和盐均匀分布在面团里,然后把面团分成15个小剂子,每个剂子都擀成薄饼,卷成螺旋状,再用手轻轻压一下,一个花卷生坯就做好了。
蒸花卷的时间比馒头短,半个时辰后,15个花卷就出锅了——金黄的表皮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热气一散,咸香混着麦香扑面而来,比馒头多了几分层次感。余晚星把花卷装进一个旧布包,和馒头、面条一起放进竹篮,对许明说:“花卷定价2.5文一个,你跟张叔说,先试试卖,看看顾客喜不喜欢。”
许明接过竹篮,按母亲的叮嘱走了后山的小路,顺利避开了村口的灰衣人,准时赶到张叔铺。张叔看到花卷,拿起一个闻了闻,惊讶地说:“这花卷真香!葱花和麦香混在一起,肯定好吃。”他赶紧把花卷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吆喝了一声:“刚做好的葱花卷,2.5文一个,配粥正好!”
第一个买花卷的是个赶去做工的大叔,咬了一口就赞不绝口:“这花卷真入味,葱花不呛,还带着股麦香,比我在家做的好吃多了!”他当即又买了两个,说要带回去给工友尝尝。不到半个时辰,15个花卷就卖完了,还有顾客没买到,围着张叔问:“明天还有花卷吗?我提前预订两个。”
许明把卖花卷的钱(37.5文)和馒头、面条的钱(70文)一起收好,心里满是高兴——现在馒头、面条、花卷都有人买,以后家里的收入肯定会更多。可就在他准备回家时,张叔突然拉住他,压低声音说:“明儿,刚才我看到那个穿黑袍的人,在铺子对面的巷口转悠,你回去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别被他跟上。”
许明心里一慌,赶紧点点头,拎着空竹篮快步往家走。他不敢走大路,特意绕了更远的小路,一路上不停地回头看,生怕黑袍人跟上来。可当他走到后山的岔路口时,突然看到一个穿黑袍的人,正站在小路中间,挡住了他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