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后方的厚重防爆门缓缓打开,试验场外的风灌了进来,带着泥土味和冷气。
地面早已划好安全线,确认区域清空。
技术员们在控制台上逐条核对清单,反应堆出力、冷却回路、护盾关闭状态、火控系统、轨道炮通电情况——所有数据绿灯亮起之后,才按下准备按钮。
“目标锁定。”通信频道里传出测试员的声音。
远处靶区是一片荒地,堆满混凝土块、废旧钢板,还有一座专门搭建的钢筋混凝土掩体,用来模拟敌方固定阵地。无人机已经升空,在高空稳定悬停,画面传回指挥车屏幕上,红外、可见光、雷达回波全部标注完毕。
“反应堆出力提升至百分之六十。”技术员读出数据,手指按下确认。黄河象车体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悬浮模块启动,车体离地数十厘米后停止上升,稳稳保持在原地。
炮塔开始转向。重型等离子轨道炮缓慢抬升,炮管前端的导轨系统发出轻微的电流声。旅长站在安全区观察台下方,目光盯着那门炮,双手抱臂,没说话。
林绍辉递给他一副耳罩:“等会儿声音会大,轨道炮不像激光炮那么安静。”
旅长接过戴上,视线仍锁在炮口方向。
控制台发出倒计时信号:“十秒预备……九、八……”
测试场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声和设备运转的声音。轨道炮后方的能量指示灯逐格点亮,冷却系统到达临界阈值,热交换器发出轻微气流声。
轨道炮的前端先是进入预备态,外壳上的指示灯由绿转橙,冷却泵增压,输能导管内的等离子加速器开始建立初级等离子通道。
在炮口外围,引力控制模块启动。
多个模块同时工作,局部引力被精确调节,形成一个向外扩散的异常区域。
空气中瞬间出现压缩状的扭曲,控制台上出现重力畸变曲线,数值在峰值附近来回震动。
终于,主储能舱释放脉冲能量。微型聚变堆通过能量总线在毫秒内将高功率输向加速段,磁场强度再度上升,等离子体在导轨中被瞬时压缩、加速。
重力扭曲区为等离子流开出一道相对稳定的通道,外层空气被磁场和重力梯度驱散,等离子束能够免受外界湍流的干扰直线前进。
与此同时,磁约束环开始加力。
环形电磁线圈逐级通电,强磁场把初级等离子体束束缚在预定轨道上,避免在出口处发生散逸。
导轨系统的电压迅速上升,磁偏转单元同步校正,确保等离子束沿轴向稳定推进。冷却回路通过高流量循环将管壁温度维持在允许范围,热交换器发出连续的气流声。
当重力调制与磁约束达到设定参数时,炮口前端的空间出现明显变形。
“……三、二、一,发射!”
随后,等离子射流从炮口喷出,带着高温和高密度电荷沿着通道狂奔。
射流外表的电磁涟漪与周围空气发生强烈相互作用,产生可见的光轨与膨胀冲击波。
光束命中的瞬间,掩体上端首先被撕裂出一个圆形缺口,钢筋像被刀切断般断裂,混凝土在高温下一瞬熔化并汽化,火焰和白色蒸气一齐喷出。
紧接着,等离子流继续侵入,冲击波以炮口为中心向外扩散,地面隆起,周围的沙石和碎片被卷成旋涡般向外抛射。
掩体内部的支撑结构在几毫秒内瓦解,已经被灼烧的混凝土块在冲击下翻滚着飞出掩体,撞击周围的钢板和土堆,产生连锁位移。
邻近的掩体和掩蔽物承受不了侧向冲击,整体被掀翻、掀起或断裂成几大块,整个靶区像被一只巨手抄起又摔下,表面形态瞬间改变。
随之而来的是次级效应:被击碎的金属构件在空中带电,短时间内在空域形成明显的电磁干扰区,靶区内的电子设备全部失灵,影像与数据链断裂。
易燃物被高温点燃,接连出现小范围爆燃,火球翻滚,把周边的残骸烧得发红,热浪推动着灰尘和黑烟向远处扩散。
监测设备记录到的压力曲线显示,冲击波在几十米范围内造成了地表结构位移,地下浅层土壤被震松,地表裂开数道痕迹。
几辆停放的轻型装甲车被冲击波掀翻或横移数米,轮轴断裂,车体侧翻。临时指示牌和通信天线被连根拔起,像树桩般抛向空中后重重坠落。
无人机回传的画面从稳定的侦察角度瞬间变得摇晃不定,摄像头镜头被烧蚀、信号被屏蔽,画面只剩下橙红色的火光与飘扬的黑灰。
远处的监测员记录着被摧毁目标的坐标与损毁等级,数据表明:主要防护圈被完全破坏,次级掩体丧失战斗力,整个靶区的防御体系已失效。
等离子流消散后,只剩下翻起的土壤、断裂的钢筋和散落的残片。
热浪逐渐退去,空气中充满焦糊味和尘土的厚重,风把这些残骸缓缓吹散,留下一个被彻底改写过的场地。
“目标破坏,数据记录完毕。”
“目标阵地完全摧毁,Emp覆盖范围内的模拟通讯节点全部失效。”
“够劲。”
旅长轻轻吐出一口气,像是压下心里什么念头。
“如果这东西能够对敌人的阵地或者要塞开上一炮……”
“它的任务就是开口子,但依然要配合步兵和外骨骼。单靠火力,还是不够。”
林绍辉点头。
旅长略微侧身,看着那巨大的车体仍悬浮在地面上,反应堆运转平稳,炮口逐渐冷却。
车身周围的技师开始检查接口,确认部件未损伤,同时为下一次试射补充光栅石与冷却液。
测试场远处,黑烟渐散,风把碎石灰尘吹到空中,又逐渐落下。
旅长看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口:“行,等你们调试完,我们就开始编制作战表。只要能运到前线,剩下的就是我的事了。”
林绍辉只说:“好。”没有多余解释。
通知声响起,测试结束。
黄河象的动力系统逐渐降压,车体缓缓落地,悬浮模块关闭。
外壳上的灯光变得暗淡,庞大的钢铁巨兽逐渐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