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城的夜晚,被一场盛大狂欢点燃。
篝火在内河码头前的巨大空地上烧得噼啪作响。
冲天的火光几乎要将天上的星辰都比下去。
新宰杀的野猪和捕获的海鱼,被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酒香,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为英雄们举办的庆功宴,也是为新成员们举办的欢迎宴。
探险队员们成了全场最耀眼的明星,他们被兴奋的人群高高举起,抛向空中。
每一个人的脖子上,都挂满了女人们用最鲜艳的花朵编成的花环。
“吕宋!跟我们说说,你们是怎么打败那些长着獠牙的大野猪的!”
一群半大的小子围着吕宋,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
“火山!火山喷发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神明发怒一样?”
更多的人,则围住了性格稳重的陈启,好奇地追问着。
而柳齐,早已经喝得满脸通红,正唾沫横飞地向一群柳江人吹嘘着自己在风暴中如何掌舵,说得好像整艘船都是靠他一个人才撑过来的一样。
岩和他的族人们,则显得有些拘谨。
一个南洋城的小女孩,踮起脚尖,将一碗香喷喷的鱼汤递到他面前。这个在新世界面前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的尼亚汉子,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接过那碗温热的鱼汤,看着碗里大块的、雪白的鱼肉,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发自真心的、友善的笑脸。
这里真的是天堂。
何维抱着女儿何沐,和木青一起,安静地坐在议事厅的台阶上,微笑着看着眼前这幅热闹而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感觉怎么样?”
木青轻声问道,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何维的脸。
“很好。”何维看着怀里已经睡着,嘴角还带着一丝口水的小家伙,眼神无比温柔,“这一切,比我带回来的任何矿石,都更加珍贵。”
他看到了一个文明应有的模样。
有欢笑,有希望,有对英雄的崇敬,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而不是像婆罗洲内陆的那些部落一样,挣扎在血腥的仇杀与原始的蒙昧之中。
狂欢,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当最后一堆篝火也渐渐熄灭,人们才带着满足的醉意,各自散去。
整个城市,重新回归了宁静。
议事厅内,却灯火通明。
巨大的木桌上,那张震撼了所有人的海图,再次被完整地展开。
何维、木青、陈启、吕宋、柳师、江骨、杨石,以及从长屋城星夜兼程赶回来的李虎。
南洋城联盟,目前最高级别的核心成员,全部到齐。
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了庆功宴上的轻松。
因为他们都明白,狂欢过后,新的建设将提上日程。
“何维大人这张宏伟蓝图,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李虎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的手指在那一个个未来城邦的名字上划过,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何维大人,要实现这些规划,我们需要什么?”
这是一个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资源我们已经找到了。”何维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那些标记,语气平静,“现在,我们需要计算的是另外两样东西。”
“人口和时间。”
他看向陈启,“陈启,从你最擅长的工程角度,我们先来做一个最粗略的推演。就以距离我们最近的马穆特铜城为例。”
陈启点了点头。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根炭笔,深吸了一口气。
“要建立马穆特铜城,首先是开矿。按照那里的矿石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至少能容纳五百名矿工同时作业的大型矿场。”
他的炭笔,在草稿用的木板上写下了第一个数字:500。
“五百名矿工,需要相应的工具。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的铸造厂和木工房,至少需要五十名工匠。”
木板上,数字增加到:550。
“这五百五十人,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住所。按照我们的标准,至少需要一千名农民来耕种土地,为他们提供稳定的粮食。需要五十名纺织工、一百名建筑工,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数字在飞快地增加:1700。
“他们开采出来的铜矿,需要运输。从矿场到未来的冶炼厂,再通过水路运回南洋城,这条运输线,至少需要一支三百人的运输队,以及配套的造船厂和码头维护人员,又是五十人。”
数字再次跳动:2050。
“冶炼厂的规模,要比我们南洋城现在的大十倍。烧炭、粉碎矿石、建造熔炉、冶炼青铜,这一整套流程下来,至少也需要三百名工人。”
又是一个新数字:2350。
陈启顿住了笔,他看着木板上那一连串的数字,喉咙有些发干。
光建立马穆特铜城至少需要2350人,而且这些都是重体力工作,几乎只能用男性青壮年劳动力。
“这还没有计算负责城市治安的卫队,负责管理和记录的文书,负责医疗的医师,负责教育的老师,以及所有这些人的家眷。”木青接过话头,她的声音清冷,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石头,砸在众人心头,“一个能够稳定运转2350人男性青壮年劳动力队伍,其背后,需要一个至少2万人规模的完整城市来作为支撑。”
2万人!
仅仅是一个马穆特铜城,就需要2万人!
议事厅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南洋城和长屋城两座城市加起来的总人口,也才刚刚突破5千。
“这还只是一个马穆特铜城。”陈启的声音,变得无比苦涩。
他的炭笔,在地图上,指向了下一个目标。
“砂拉越城,煤炭、石油、天然气,那里的开采和运输难度,远超铜矿,所需要的人口,只多不少!至少,也是3万人!”
他又指向了新月海湾。
“新月铁城!要将那些矿砂变成真正的钢铁,需要更高温的熔炉,更复杂的工艺,人口需求,同样是2万人起步!”
“邦加锡城,规模可以小一些,但也至少需要1万人来维持运转。”
2万、3万、2万、1万……
“也就是说,”李虎艰难地计算着,“仅仅是为了启动这四个最基础的资源城市,我们就需要8万人,而我们现在只有5千人?”
这个数字,像一道闪电,劈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8万人!
这几乎是他们现有总人口的16倍!
“这还仅仅是启动。”何维的声音,平静得有些可怕,他为这场残酷的计算,补上了最后一刀,“要让这些城市,像南洋城一样,进入良性的、可以自我发展的循环,每一个城市的人口,至少都要翻一倍。”
“也就是说,我们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总人口超过16万人的、由多个专业化城市组成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