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厂,量产火箭,一个月内复飞……
何维一个接一个的命令,都像一枚枚重磅炸弹,颠覆了所有人对航天事业的传统认知。
指挥中心里,刚刚还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工程师们,此刻的表情复杂到了极点。
年轻的工程师们,眼中闪烁着的是对一个疯狂新时代的向往与崇拜。
而那些从国家航天体系过来的老专家们,脸上却写满了凝重与忧虑。
在他们看来,何维的命令,已经超出了“大胆”的范畴,近乎于对科学规律的“冒渎”。
这份分歧,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迅速发酵。
神行者一号成功回收的消息,早已插上翅膀,传遍了全世界。
全球媒体都在用最大号的标题报道着这场来自东方的航天奇迹。
然而,在一片惊叹声中,一丝不和谐的论调,也开始在西方的专业圈子里悄然蔓延。
路透社的一篇报道援引了一位NASA匿名专家的评论:“红旗航天的【祝融一号】发动机,采用了技术相对简单的‘燃气发生器循环’,这在追求极致效率的现代航天领域,几乎是一种‘技术倒退’。虽然他们侥幸成功了一次,但这种设计的发动机在快速整备和重复使用方面,存在天然的理论缺陷。我们认为,这更像是一场不计成本的、难以复制的‘一次性表演’。”
欧空局的专家则更为直接:“一个月内复飞?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枚回收的火箭,需要进行的无损探伤、结构疲劳评估、管路清洗与更换。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数月时间。这完全是外行人的狂言。”
这些言论,很快传回国内,让本就存在的争议,变得更加激烈。
……
两天后,京城,国家航天管理总局。
一场决定红旗航天未来的闭门会议,正在召开。
“何总工,你的计划我们都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担忧,“一个月复飞,每年量产50枚火箭,这已经不是风险高低的问题了,这是在拿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去赌博!航天工程,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严谨和积累,不是互联网公司那种追求速度的野蛮生长!”
另一位专家附和道:“没错!而且,要建超级工厂,要量产火箭,这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国家今年的航天预算,每一分钱都有明确的规划,不可能让你拿着去胡搞。”
会议室里,质疑声此起彼伏。
何维从始至终都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我想,大家可能对我有一个误解。”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重磅炸弹。
“我今天来,不是来向国家要钱的。”
满座皆惊。
何维继续说道:“红旗航天从今天起,将进行完全的商业化运营。包括超级工厂的建设,后续所有火箭的研发、生产与发射,全部资金,由我们红旗工业集团自筹!我们自负盈亏,不占用国家一分钱的航天预算。”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会议的走向。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准备了一肚子的关于“资金困难”、“预算紧张”的话,被何维这一句,全都堵了回去。
一位领导下意识地问:“那你的要求是什么?”
“自主权。”何维吐出三个字,掷地有声,“我希望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并在技术路线的选择、生产模式的制定和商业发射的定价上,给予红旗航天一定的自主权。简单说,国家为我们制定规则、提供监管,而航天市场上的具体打法,能不能交给我们自己来决定。”
他看着那位拍板的领导,语气诚恳而坚定:“请允许我们,用商业的方式,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蹚出一条全新的路。成功了,技术和成果都归国家;失败了,所有资金损失,我们红旗工业一力承担!”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那位领导站起身,深深地看了何维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国家支持你们去闯,去试!这块航天商业化的‘试验田’,就交给你了!”
……
拿到梦寐以求的自主权后,何维立刻返回了文昌基地,召集了红旗航天全体核心成员。
面对着团队中同样存在的疑虑和困惑,他没有下达任何指令,而是走到了白板前,写下了一个问题:
“一枚火箭,为什么这么贵?”
不等众人回答,他直接公布了答案。
“我让财务部门和材料部门做过精确核算。构成我们【神行者一号】的原材料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电子元器件等等,它们的总成本,只占成本的2%!”
这个数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家听明白了吗?”何维的声音陡然拔高,“我们昂贵的,不是那些金属,不是那些材料!而是我们制造它的‘方式’!”
“我们把火箭,当成了一个需要无数专家、耗费数年时间去精心雕琢的‘科研样品’、一件‘艺术品’!层层分包的供应商,吃掉了巨额的利润;一次性的使用模式,更是把天价的研发成本,全部浪费在了每一次坠落的残骸里!”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而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回归事物的本质,把火箭从神坛上拉下来,把它变成一种可以被精确计算成本、可以被流水线制造的‘工业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祝融一号】发动机,要选择技术上看起来更‘简单’的燃气发生器循环!”
他打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比方:
“那些追求极致性能、采用分级燃烧循环的传统发动机,就像一辆F1赛车。它精密、昂贵、速度快,但它极其娇贵,跑完一场比赛就要大修一次,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能造,更没几个人开得起!”
“而我们的【祝融一号】,就是一辆【红旗智造】汽车!”
“它的性能不是最顶尖的,但它足够好用!它的结构足够简单,所以故障率低!它的材料足够普通,所以成本低廉!最重要的是,它皮实、耐用,可以被大规模地、像生产汽车一样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
“各位,我们的战争,不是和谁比拼技术参数的先进性。我们的战争,是一场关于成本和规模的战争!我们的目标,就是用【红旗智造】的成本,去把那些高高在上的‘F1赛车’,全部撞下赛道!”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工程师,无论年轻还是年老,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他们终于明白了,何维那看似疯狂的计划背后,隐藏着怎样一种朴素、深刻而又无可匹敌的商业哲学。
这已经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思想维度的碾压!
何维看着被彻底点燃的团队,满意地点了点头,下达了最终的指令。
“现在,我宣布,【神行者一号】回收箭,正式进入复飞整备流程。”
“一个月后,全世界都将看到,我们的【神行者一号】如何重返太空!”
会议室外,巨大的厂房闸门缓缓开启。
那枚通体洁白、却带着烈焰烧灼的英雄伤痕的箭体,在牵引车的拖动下,缓缓驶入灯火通明的整备车间。
一个月倒计时,从这一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