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即将空降汉东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震荡波在汉东政坛的深层不断扩散。各种猜测、不安、乃至恐慌的情绪在暗流中涌动。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李为民接到了父亲李振邦从京城打来的保密电话。此时李振邦已凭借出色的政绩和稳健的作风,更进一步,成为了国家的副总L,其视野和信息的层级已非昔日可比。
“为民,沙瑞金同志去汉东的事,定下来了。”李振邦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没有了往常家常闲谈的温和。
“爸,我已经听到风声了。中枢这次空降,是出于什么考虑?”李为民知道父亲此时来电,绝不仅仅是通报一个已知的消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李振邦在斟酌措辞。“原因很复杂,”他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更低了一些,“赵立春在汉东经营多年,虽然经济搞上去了,但有些做法,比如过于强调速度忽视规范、在干部使用上形成了一定的圈子文化,这些问题中枢不是没有察觉。这次调整,一部分原因就是要对汉东的政治生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规范。”
李为民心下一凛,父亲这话说得含蓄,但意思很明确:赵立春在汉东并非毫无瑕疵,他的离开并非单纯的年龄到点或平调,其中也有整顿吏治的考量。沙瑞金的空降,带着“钦差”的意味。
李振邦继续说道:“而另一部分,也是更关键的原因,这次人事安排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钟正国常务副检察长,以及他的老战友,也就是沙瑞金的岳父蔡东兴老将军,这一系力量全力推动的结果。他们不仅在政法系统根基深厚,在党务系统也颇有影响力,一直对汉东这块经济重镇、政治要地虎视眈眈。赵立春的某些问题,正好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和理由。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借此机会,将汉东彻底纳入他们的掌控之中。”
钟正国!蔡东兴!这两个名字让李为民的瞳孔微微收缩。钟正国是钟小艾的父亲,其立场与赵立春素来不睦。蔡东兴更是军界元老,虽已退下,但影响力犹存。这两股强大的力量联手推动沙瑞金入主汉东,其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事调整或一般性的整顿,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夺取汉东控制权的权力博弈。沙瑞金就是他们派来开疆拓土的“主帅”。
“为民,”李振邦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你在这个关口,要格外谨慎,如履薄冰。你虽然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四省联动和后续发展上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在钟、蔡他们那一系人看来,你身上有着鲜明的‘赵立春提拔起来的干部’这个标签。沙书记初来乍到,要立威,要破局,要落实他背后力量的意图,会从哪里入手?很难讲。你这样的重量级‘旧臣’,很容易成为首要的审视目标,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用来立威、打破旧有格局的突破口。你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父亲的提醒如同警钟,在李为民耳边轰鸣。他瞬间明白了自己处境之微妙与凶险。他是能吏,是干臣,政绩卓着,但他崛起于赵立春时代,这是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在沙瑞金带着特殊使命和新主子任务而来的背景下,他这个手握实权的常务副省长、赵立春时代的“受益者”和重要骨干,几乎注定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哪怕他自身并无问题,也难保不会被牵连或被用来“杀鸡儆猴”。
“爸,我明白了。”李为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气沉静但带着凝重,“形势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我会万分注意分寸,一切以工作为重,静观其变,绝不会授人以柄。”
“嗯,你有这个定力就好,但光有定力还不够,要有策略。”李振邦的语气稍稍缓和,但叮嘱更加具体,“记住,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自身过硬是根本。你这些年在汉东的政绩,特别是四省联动和后续的产业发展,是经得起检验的。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风浪。但也切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个敏感时期,要懂得收敛锋芒,低调行事。与沙瑞金同志打交道,要多观察,多汇报,保持距离,更要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能为了自保而丧失原则,也不能因为坚持而过于强硬。其中的度,你要仔细拿捏。”
“是,您的教诲我记下了。”李为民郑重回应。父亲的话,既给了他底气,也指明了在迷雾和雷区中行事的准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挂了电话,李为民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心情沉重。窗外,汉东省会京州的夜晚灯火璀璨,但这璀璨之下,却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沙瑞金的到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更迭,而是标志着汉东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和一个充满未知、挑战与凶险的新时代的开启。这个新时代,伴随着的不仅是发展的新机遇,更有深层次的权力洗牌、派系清算与严酷的政治斗争。
他想起了祁同伟,这位刚刚主政吕州的学弟,其提拔过程中赵立春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想起了高育良,这位愈发深沉的政法委书记,与赵立春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还有李达康,虽然与赵立春后期未必融洽,但其“达康速度”也是在赵立春主政期间创造出来的。他们每一个人,恐怕都面临着类似的审视和潜在的危机,而自己,无疑是目标最大的那个。
作为常务副省长,位高权重,同时也处在风口浪尖。沙瑞金会如何看他?是会认可他的能力和政绩,还是会首先将他视为需要警惕和处理的“赵立春旧部核心”?
李为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关于明年全省重点项目的规划草案,却感觉手中的笔有千斤重。他知道,此刻,任何慌乱和投机都是危险的,但单纯的埋头工作也可能无法避开明枪暗箭。唯一的正道,就是在恪尽职守、继续推动工作的同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更加谨言慎行,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关系和过往,准备好迎接一位风格迥异、使命特殊且来意不善的新班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必将席卷整个汉东官场的巨大风暴。
他拿起笔,在日历上沙瑞金预计到任的日子上,用力画了一个圈。那个圈,像一个漩涡,也像一个靶心。汉东的天,真的要变了,而且这场风暴的猛烈程度,可能远超他最初的想象。夜色深沉,省政府的灯光下,李为民的身影显得格外沉静,却也透出一种如临大敌的凝重。他深知,真正的、严峻至极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