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联动项目在林城的推进,如同一台精密机器开始运转。然而,越是精密的机器,越容易被细微的尘埃影响。就在李为民全力攻坚之际,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却开始汇聚成影响全局的暗流。
第一个征兆出现在项目招标环节。一家名为盛发建设的公司,在林城段一个重要标段的资格预审中,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另一家实力更为雄厚、口碑更好的省属国企。这本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结果,但李为民的秘书在整理材料时,无意中发现盛发建设的法人代表,与李洋的一位远房表亲同名。
这个发现让李为民警觉起来。他不动声色,让秘书进一步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同时要求招标办严格按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
书记,招标过程从表面上看,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秘书汇报时显得有些无奈,盛发建设的报价最低,资质也符合要求,只是......他们的业绩大多在省外,在汉东省内的项目经验相对薄弱。
李为民沉吟片刻:既然程序上没问题,我们就按程序走。但要密切关注这家公司的履约能力,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他清楚,李洋等人不会在明面上授人以柄,但完全可能通过这种合法合规的方式,在项目中植入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后,林城下辖的青川县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群体性事件。四省联动项目的一条规划公路需要经过青川县的几个村庄,征地工作原本进展顺利,但突然有村民聚集阻挠施工,声称补偿标准不公。
青川县委书记是李为民提拔的干部,他第一时间向李为民汇报:李书记,这事很蹊跷。补偿标准是公开透明的,比其他地方还要优惠。而且带头闹事的几个人,根本不是本村村民,像是有人专门组织来的。
李为民立即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他指示青川县委:第一,立即安抚群众情绪,公开所有补偿标准和政策依据;第二,查明带头闹事者的身份和背景;第三,施工暂时停止,但项目推进的决心不能动摇。
他随后拨通了市公安局局长的电话:老王,青川的事情不简单。你派得力人手去调查,重点查清楚背后有没有人指使。
安排好这一切,李为民站在办公室窗前,眉头紧锁。他意识到,对手已经开始从多个维度向他施压——既要在项目核心利益上分一杯羹,又要制造事端破坏项目推进,更要打击他在基层的威信。
就在李为民应对林城的暗流时,吕州的祁同伟也迎来了他履职以来的最大考验。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祁同伟拿出了老旧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初步方案。这个方案既考虑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下岗职工的利益,提出了就地安置+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的综合解决方案。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遭到了李达康的严厉批评。
同伟同志,你的方案太保守了!李达康直接打断了祁同伟的汇报,三个月时间,你就拿出这么个不痛不痒的方案?我要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
祁同伟试图解释:李市长,这个片区情况特殊,涉及三千多下岗职工的生计问题,太激进的方案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稳定?李达康冷笑一声,不改才是最大的不稳定!按照你这个方案,改造周期至少要两年,吕州的发展等不起!我给你一个星期时间,重新制定方案,要敢于碰硬,敢于突破!
会后,祁同伟心情沉重。他自认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