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李为民并未急着返回金山镇。难得回京一趟,除了陪伴家人,他也抽出时间见了几位自幼在一个大院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发小。这些人与李为民一样,皆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身后家族在京城乃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聚会选在了一家会员制、私密性极佳的俱乐部,环境雅致,服务周到,是他们这个圈子常来的地方。
酒桌上,气氛轻松而随意。大家褪去了外界赋予的种种身份光环,仿佛又回到了翻墙掏鸟窝、被家里长辈拿着棍子追的顽童时代。话题从天南海北的趣事,到某些领域悄然变动的风向,无所不包。虽然各自发展的路径不同,有的在部委历练,有的下海经商初露锋芒,但那份自小形成的默契和无需言说的阶层认同感,让交流毫无障碍。李为民也很享受这种难得的、无需设防的松弛。
“为民,听说你在下面那个镇子搞得风生水起?可以啊!老爷子前几天还拿你当榜样训我呢!”一个在经贸部任职的发小笑着打趣。
“就是,闷声发大财,不像我们,在京城这点地方,抬头低头都是规矩,憋屈得很。”另一个自己搞贸易公司的发小附和道。
李为民举杯谦和一笑:“基层锻炼人,就是条件苦点。比不得你们在关键岗位上运筹帷幄。”
就在几人推杯换盏,谈兴正浓之际,包厢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后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气质沉稳内敛的中年男子推门而入。他的动作很轻,但的出现,却让原本喧闹的包厢瞬间安静了下来。
在座的几位大院子弟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来人,脸上的随意迅速被一种混合着惊讶、了然和极度重视的神情所取代。他们或许与这位中年男子不算熟稔,但到了他们这个层级,岂会不认识这位经常跟随在南巡老人身边、地位超然的王秘书?
王秘书目光平静地扫过包厢,对几位微微点头示意,最终落在李为民身上,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为民同志,打扰了。”
李为民心中了然,立刻站起身,态度恭敬而不失分寸:“王秘书,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快请坐。”
王秘书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不麻烦了。首长那边有点事情,想请你现在过去一趟,车已经在下面等着了。”
“现在?”一位发小下意识地低呼出声,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噤声,但眼中的震惊却掩藏不住。他们太清楚首长那边、现在过去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了。那已不仅仅是赏识,而是某种程度上的“随叫随到”,是真正进入核心视野的标志!他们看向李为民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探究和一丝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这个从小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的伙伴,不声不响间,竟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李为民心念电转,面上依旧维持着镇定。他对几位发小略带歉意地拱手:“哥几个,对不住,突发情况,我得先走一步,你们尽兴,今天算我的。”
“没事没事,正事要紧!”
“快去吧为民,别让首长等!”
发小们纷纷起身,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在李为民几位发小复杂难言的目光注视下,他跟着王秘书从容地离开了包厢。门关上的瞬间,包厢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
“我的天……竟然是王秘书亲自来请……”
“为民这家伙……藏得可真深啊!”
“看来,李家这条潜龙,是真的要腾空了……”
车上,王秘书才稍微透露了一点信息,与之前对李为民说的类似,但语气更为郑重:“为民同志,放松些。是你离开后,首长将你的一些见解和另外几位老同志探讨了,大家非常重视,认为你的想法极具战略价值,所以都想当面和你聊聊,听听你更深入的思考。”
李为民心中澄澈,知道这绝非简单的“聊聊”,而是一场规格更高、意义更为深远的“殿试”。
车子再次驶入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幽静院落。当李为民跟着王秘书走进那间更大的书房时,看到里面端坐的三人,纵然他心志再坚韧,呼吸也不由得为之一滞。
南巡老人依旧坐在主位,旁边两位,一位是主持经济改革大局、以魄力着称的核心领导人,另一位则是德高望重、深谋远虑的党内元老。这三位齐聚,只为他一个年轻的镇长?
“首长们好!”李为民迅速定神,上前一步,向三位共和国的擎天巨擘恭敬问好。
南巡老人笑着指了指空位:“来了就好,坐。这二位老同志听说我这儿发现了个不得了的年轻人,好奇心重,非要来一起考较考较你。”
另外两位老人也都面带温和而审视的笑容,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李为民的外表,看清他内在的格局与器识。
经济领导人率先发问,问题直指改革深水区的核心矛盾,言辞犀利。那位党内元老则更关注改革路径的把握与风险防控,问题沉稳厚重,直指要害。
李为民凝神静气,将前世记忆与今世在金山镇、市发改委的实践感悟融会贯通,不卑不亢,条分缕析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引用的案例鲜活具体,逻辑推导严谨清晰,对大局的把握和对细节的洞察,让在座的三位老人眼中异彩连连。
问答持续了近一个小时,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等多个层面。李为民始终沉着应对,既有锐意进取的胆识,又有尊重现实的审慎,展现出的政治智慧与理论素养,远远超越了他的年龄和职位。
最终,南巡老人看向两位老友,笑着问道:“怎么样?我没夸大其词吧?”
经济领导人长叹一声,看向李为民的目光充满了激赏,对南巡老人道:“老首长,这哪里是没夸大!这分明是发现了国士之才!思路之清晰,见解之深刻,扎根实践之深,远超想象!我看,很多所谓的专家智囊,都该下来听听这小同志的课!”
那位党内元老也抚掌赞叹,目光仿佛穿透时空,看到了李家的老爷子,由衷赞道:“老李大哥真是好福气啊!为我们党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接班人!知行合一,心系家国,这才是真正的栋梁!我家那几个不成器的,要是能有为民一半的见识和担当,我真是此生无憾喽!”
“哈哈哈!”南巡老人开怀大笑,书房内充满了轻松而赞许的气氛。
李为民知道,他再次以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共和国最高决策层毫无保留的认可。这份期许,重于千钧。
离开时,三位老人分别与他郑重握手,勉励之情溢于言表。南巡老人最后叮嘱道:“为民,记住今天的话。舞台已经给你搭好了,能演出多么精彩的戏,就看你自己了!”
再次坐进回程的车里,望着窗外流淌的京城夜景,李为民心潮澎湃,目光却愈发坚定。京华小聚,风波乍起;陋室宏论,已动四方。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这条潜龙的每一次腾跃,都将牵动更多关注的目光。而他,必将不负时代,不负这青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