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委会议室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张力,所有在任省委常委,从沙瑞金、刘长生,到李为民、高育良、李达康,皆正襟危坐,神情肃穆。今天,他们迎来的并非寻常的视察领导,而是即将接任建明书记的这个新一代掌舵者的继任者,正进行履职前关键性巡视的尊贵客人。
门被推开,在建明书记的陪同下,那位面容沉静、目光如渊的继任者缓步而入。他比想象中更为年轻,步履沉稳,周身散发着一种内敛而磅礴的气场,那是即将执掌巨舰的舵手所特有的、混合着自信与审慎的威仪。
“首长!”以沙瑞金为首,所有常委立刻起身,声音中带着敬畏与恭谨。
继任者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失威严的笑容,与沙瑞金等人一一握手,态度平易,却又自然而然地保持着距离。“瑞金同志,长生同志,诸位,请坐。”他的目光在与李为民接触时,有了一瞬极其短暂的停留,那目光深邃,似乎蕴含着远超问候的深意。
沙瑞金代表汉东省委做了简要汇报。继任者听得非常专注,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都直指核心,显示出他对汉东情况绝非泛泛了解,其洞察力与宏观把握能力令人心折。
听完汇报,他环视全场,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汉东的工作,建明同志和我一直非常关注。瑞金同志到任后,在调整结构、梳理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开局是好的。长生同志、为民同志,以及在座的各位常委,都是国家的栋梁,汉东发展的基石。”
他略作停顿,语气变得愈发凝重,带着一种开创时代的使命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节点。过去几十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建明同志等老一辈领导同志的殚精竭虑,也离不开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广大干部的辛勤付出。但是,时代在发展,任务在变化。一些过去发展阶段难以避免积累下来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已经成为制约我们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瓶颈。”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人内心的忠诚与能力:“下一阶段,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于直面这些深水区、硬骨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破除利益藩篱,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发展环境。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希望汉东的班子,能够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瑞金同志的带领下,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解决遗留问题、探索治理新路上,为全国积累经验,做出表率!”
这番讲话,高瞻远瞩,既肯定了过往,更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尤其是对“解决遗留问题”、“破除利益藩篱”的强调,让在座的每一位常委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决心。
短暂的集体会见结束后,继任者在古建明的陪同下准备离开。就在众人相送时,他却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李为民身上,语气平和却不容拒绝:“为民同志,请留一步,我们单独谈谈。”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沙瑞金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快的波澜,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恭谨的笑容:“好的,首长。”他深深看了李为民一眼,带着心思各异的其他常委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厚重的大门缓缓关上,将外界的一切隔绝。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即将退休的古建明、即将登顶的继任者,以及神色沉静的李为民。
古建明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走到窗边,将空间留给了两人。
继任者没有客套,他走到李为民面前,目光如实质般落在他脸上,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为民同志,你的能力和贡献,中枢有目共睹,也有详实的记录。”
他微微前倾身体,话语中的分量足以让任何人动容:“当年关于北方邻国局势那份极具前瞻性的判断报告,力排众议,观点之精准,堪称国士之见。那份报告,为国家争取到的战略主动和实际利益,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南老在世时,曾拿着报告对我们几个感慨,‘此子眼光,穿透迷雾,非常人可及’。”
李为民心头凛然,这件事属于最高机密,此刻被对方如此轻描淡写又无比郑重地提起,其意味远非肯定那么简单。
“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远见,”继任者的话意味深长,“更是像李老这样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家风传承的体现。你们李家,满门忠烈,为国为民,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从未缺席。”
他的话语将个人功绩与家族传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你在汉东推动的四省联动、产业升级,特别是你向建明同志极力建言并大力践行的‘为老百姓减负’系列举措,清理苛捐杂费,简化流程,让利于民……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政绩工程,而是真正凝聚人心、夯实国本的实事。”继任者的语气带着赞赏,也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明了,“你,以及你背后所代表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中枢是充分信任,也是高度倚重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要看进李为民的灵魂深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建国立业,让人民站起来,是教员他们那一代人的历史功绩。改革开放,让国家富起来,是南老他们那一代人的伟大创造。而建明同志他们这一代,承前启后,着力于优化结构,减轻负担,藏富于民。”
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开创历史的决绝与气魄:“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彻底清扫过去高速发展期积累下来的沉疴痼疾,砸碎阻碍国家前进的各类无形枷锁,将全力彻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一个真正法治、清廉、高效,充满活力与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这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其复杂性、艰巨性,远超以往!”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李为民,语气变得无比恳切,也无比强硬:“为民同志,这场革命,需要汇聚全国上下最坚定的力量!尤其需要像你这样,既有卓越能力,又有深厚根基,更有着为国为民初心的同志,坚定不移的支持!汉东地位特殊,情况复杂,是这场大考的关键考场。我需要你,需要你背后家族所代表的那种忠诚、正直、勇于担当的力量,毫无保留地支持我!”
这已经不是期望,而是近乎于政治上的要求与托付。他直接点明了需要李为民及其背后京城李家的全力支持,其指向性无比清晰——他需要的支持,是超越沙瑞金,直接对他本人负责的最高层级支持。
李为民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历史洪流扑面而来。他知道,这不是选择题,而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所有杂念,迎着对方那足以定鼎天下的目光,以最庄重的姿态,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首长,请您放心!我李为民,以及我们李家,永远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我们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挑战,我们都将坚决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支持您的工作!为了国家的繁荣稳定,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李为民,万死不辞!”
他的声音沉稳如磐石,眼神清澈而坚定,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忠诚与力量。
继任者凝视着他,足足过了五六秒钟,那威严的脸上终于缓缓绽开一个真正意义上舒缓而深沉的笑容。他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李为民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有你们这样的中流砥柱,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一场简短却重若千钧的谈话,为李为民的政治生命划定了新的航道,也将汉东乃至更高层面的权力格局,推向了一个更加明朗而又暗藏惊涛骇浪的新阶段。鼎力之托,已悄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