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见皇帝眉峰微动,已知他心思松动,当即放缓了语气,枯瘦却有力的手轻轻搭上他的手臂,语气温和如春水,内里却藏着千钧分量:“皇上,哀家岂不知你疼胧月?可‘治国先治家’这话,不是说着玩的。中宫是后宫的定海神针,这根针倒了,六宫便是一盘散沙;后宫乱了,前朝那些宗室勋贵难免多想——他们会说皇上连家都治不好,如何治天下?宜修自封后,打理六宫从无差池,你今日因几句供词就动她,寒的何止是中宫的心,更是乌拉那拉氏乃至所有拥护中宫规矩的宗室的心。”
她转头看向伏在地上的宜修,语气添了几分安抚,却更像敲打:“皇后,你也莫慌。哀家会亲自盯着慎刑司的案子,张绣娘一到,即刻对质。若真与你无关,哀家定当着六宫的面,还你清白。”
宜修忙重重叩首,额头撞得青砖发疼,哭声里裹着感激与委屈:“谢皇额娘垂怜!儿臣万死不敢辜负皇额娘与皇上的信任!”
皇帝望着太后眼底不容置喙的坚定,又想起年希尧在朝堂上那副谨小慎微却暗藏锋芒的模样——年羹尧的教训还在眼前,若此刻让年世兰借“替中宫理事”的由头掌了权,前朝那些依附年家的旧部怕是要借机抬头。他终是闭了闭眼,沉声道:“罢了。皇后暂不禁足,但景仁宫的差事,你且收敛心神,案情查清前,不许再碰公主的任何事。张绣娘那边,着人立刻传召,半刻都不得延误!”
敬妃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松了半分——这结果虽没揪出真凶,却也没让年世兰得偿所愿,更稳住了中宫的架子,算是暂时掐断了“后宫失衡牵动前朝”的苗头。齐妃则缩了缩脖子,暗自庆幸方才附和敬妃时留了余地,否则此刻无论是站宜修还是站华妃,都落不到好。
年世兰站在原地,指尖死死攥着帕子,锦帕下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太后这一手“软硬兼施”,分明是拿“前朝平衡”捆住了皇上的手脚!今日她揪出李嬷嬷,本是要一击致命,却被太后轻轻一挡,不仅没扳倒宜修,反倒给了她找张绣娘“补漏”的时间。这场局,她终究是输了半筹,输在了太后那深植于皇上心底的“权衡”二字上。
殿内的寂静没持续多久,皇帝望着阶下众人或明或暗的神色,又想起胧月方才被红疹折磨得啼哭不止的模样,心头怒火再度翻涌。他猛地一甩龙袖,锦缎扫过御案,震得茶盏叮当响:“此事暂搁!待张绣娘到案对质,再作定论!”说罢,抱着胧月便带着太监怒气冲冲地离去,龙靴踏过门槛时的重响,像一记闷锤砸在每个人心上。
殿内瞬间死寂,王公命妇们你看我我看你,神色满是尴尬——皇上这态度,分明是对皇后存了疑心,却又被太后按住了,往后这后宫的风向,怕是更难捉摸。
玉隐将元澈紧紧搂在怀里,指尖几乎要嵌进孩子的衣襟。方才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让她心有余悸,更怕有人借着混乱对元澈下手——果郡王在朝中本就受猜忌,她和孩子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他他拉氏见状,忙快步上前扶住气得浑身发颤的年世兰,压低声音劝道:“娘娘,此处多留无益,咱们回翊坤宫再谋后策。”年世兰望着皇帝离去的方向,眼底的不甘几乎要溢出来,可她也清楚,此刻留在殿内只会落人口实。她冷哼一声,任由他他拉氏搀扶着转身,金步摇撞出细碎的声响,满是不甘。曹琴默与安陵容对视一眼,快步跟上,两人走在最后,低声交谈的语气里藏着算计——今日虽没扳倒皇后,却也在皇上心里埋了根刺,往后有的是机会借华妃的手搅动风云。
不多时,殿内众人便散得只剩太后与仍跪在地上的宜修。殿门缓缓阖上,将风卷落叶的声响挡在外面,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两人的呼吸声,沉得像压了重物。
太后先将胧月交给乳母,语气是不容错辨的吩咐:“抱回翊坤宫,用温水细细擦身,所有衣物全换成素面棉布,一丝绣线都别沾。让太医院的张院判亲自盯着,公主有半分动静,即刻来报——记住,只说‘偶感风邪’,别多嘴。”乳母忙应着退下,殿内只剩她们二人时,太后脸上的威严散去大半,露出的疲惫里,藏着一丝彻骨的狠厉。
宜修终于敢抬起头,方才强撑的镇定早已碎得彻底,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皇额娘,今日若非您……儿臣今日怕是要万劫不复了。”话没说完,眼泪便滚了下来,攥着裙摆的指节泛白如纸。
太后弯腰扶起她,指尖触到宜修冰凉的手臂,轻轻拍了两下,语气却冷得像冰:“起来吧,地上凉。你是大清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的脸面,怎能轻易在人前露怯?方才若不是你哭着求告,皇上那点疑心,还能再压一压。”
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落尽的枯叶,声音压得极低:“李嬷嬷是你亲手提拔的,却这么快就被年世兰抓住把柄,留着就是个活口,是颗随时会炸的雷。还有张绣娘,她经手了那襁褓,知道的太多,更是不能留。”
宜修心头猛地一震,抬头看向太后,眼中先是惊讶,随即被狂喜与狠意取代:“皇额娘的意思是……”
“慎刑司里,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太后转过身,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李嬷嬷刚押进去,我已让人递了话。今夜之前,她得‘突发恶疾’暴毙——对外就说她畏罪自戕,省得她在里面熬不住刑,把你供出来。”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宜修,“至于张绣娘,宫里的人虽已出发传召,但你的人得比他们快一步。不必让她入宫,找个僻静地方,让她‘失足’落河,或是‘误食’了不洁之物——总之,要让她永远闭嘴,连带着那襁褓上沾了安神香的残料,一并烧成灰,撒进护城河里,半点痕迹都别留。”
宜修的眼睛瞬间亮了,悬在嗓子眼的心彻底落回肚子里,忙不迭点头:“儿臣明白!儿臣这就让人去办,绝不让她们留下半句遗言!”方才她还在担心张绣娘入宫后露馅,此刻太后的法子,才算真正断了所有后患。
“你明白就好。”太后走到案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早已凉透,像她的语气,“但今日之事,是你太急了。栽赃年世兰可以,可胧月是皇上的心头肉,动她就得把首尾收得严丝合缝。李嬷嬷那种人,贪财又胆小,你竟让她去办这种事,不是自找破绽?”
宜修垂着头,低声应道:“儿臣知错了,往后定不会再这般疏忽。”
“曹琴默和安陵容今日煽风点火,你也别记恨。”太后放下茶杯,眼神冷了几分,“她们俩是想借年世兰的势压你,好从中渔利。可年世兰也不是傻子,等她发现这两人只想利用她,迟早会反目。你暂且忍一忍,等料理完李嬷嬷和张绣娘,再慢慢收拾她们——对付这种人,不用急,断了她们的依仗,自然就垮了。”
她话锋一转,又提道:“还有年世兰,今日她虽没扳倒你,却也让皇上对你起了疑心。年希尧还在工部任职,皇上虽不重用他,却也没彻底打压——那是皇上在留后手,怕彻底逼急了年家旧部。你暂时别跟年世兰硬碰硬,免得让皇上觉得你容不下人,反倒落了‘善妒’的名声,给了年世兰博取同情的机会。”
宜修连忙应声:“儿臣记着皇额娘的话。”
太后看着她,缓缓道:“你是我选的中宫,只有你坐稳了后位,乌拉那拉氏才能在后宫立足,前朝那些依附咱们家的官员才能安心。李嬷嬷和张绣娘一死,今日的事便没了对证,往后再想对付年世兰,有的是机会。你得撑住,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你的后位,从来都不只是后宫的位置,更是咱们乌拉那拉氏在前朝的脸面。”
宜修重重屈膝行礼,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儿臣定不辜负皇额娘的期望,守住中宫,护住乌拉那拉氏的体面!”
太后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去吧,动作要快,夜里行事更要隐秘,别让慎刑司或传召的人抓住半点把柄。还有胧月那边,你往后连问都别问,免得让皇上再起疑心——等这阵风过了,有的是机会挽回皇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