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张猛)依旧沉睡在医疗中心最深处的生命维持舱内,如同进入冬眠的巨熊。他的意识沉寂,但身体在本能和青囊(苏沐)不懈的努力下,进行着极其缓慢的自我修复。而在他无知无觉中,一项专为他打造的、远超从前的守护壁垒,正在工坊内逐渐成型。
主导这项工作的,是新加入的墨恒(工匠)。面对【不动山】装甲那几乎完全报废的残骸,他没有选择修复,而是决定重铸。这不仅仅是因为损毁严重,更是因为团队的需求和拥有的技术材料已今非昔比。
“磐石大哥的作战风格,核心是‘绝对守护’。”墨恒在第一次设计研讨会上,对着余辉、博士(钱教授)甚至能下床溜达的周宁阐述他的理念,“之前的【不动山】注重物理防御和能量抗性,但面对规则层面的攻击,显得力不从心。新的护甲,必须在‘厚重’的层面上,增加新的维度。”
他的设计图投影在空中,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力量感与玄奥气息的构型:
1. 基材的革新: 不再局限于顶级合金,墨恒计划融入多种材料。核心骨架采用从“熵”组织仓库中缴获的、那种具有极佳能量传导性和记忆恢复特性的暗金属;关键节点则使用博士从混沌结晶中成功提纯出的、少量稳定的“规则锚点”材料,旨在赋予护甲对抗规则扭曲的基础能力;最外层则覆盖上经过墨恒特殊工艺处理的、密度极高的灵能陶瓷复合甲片,兼顾物理防御与能量偏转。
2. 能量系统的重构: 新的护甲将拥有一个微型化的、高效的能量核心,其设计借鉴了“守界人”祭坛的能量循环原理。这个核心不仅能提供强大的护盾能量,更重要的是,它能与磐石自身的灵能(当他苏醒后)产生深层共鸣,形成一种内外一体的防御场。青囊特别提出,要将她对灵能回路修复的研究成果融入能量回路设计,使得护甲在某种程度上能辅助甚至温养磐石受损的根基。
3. “镇岳”符文的升华: 原先位于胸口的单一“镇岳”符文将被一个复杂的符文阵列取代。这个阵列由博士和墨恒共同设计,刻印在护甲的内层,不仅强化守护之力,更试图模拟出一种“领域”效果——在磐石周围小范围内,强行稳定空间规则,削弱敌方诡异能力的影响。这无疑是最大胆的尝试,其灵感来源于周宁【断界】的“断界”特性和小呜的【宁辉领域】。
4. 结构与重量的平衡: 如此多的功能和材料叠加,重量必然惊人。墨恒采用了仿生学结构和灵能悬浮技术来减轻穿戴者的负担,但即便如此,预估成品重量也将是【不动山】的两倍以上。用周宁的话说:“这玩意儿穿上去,还能走动道吗?”
墨恒推了推眼镜,认真回答:“根据计算,以磐石大哥苏醒后的基础力量,配合灵能悬浮,可以实现短距离机动。但它的定位,本就是‘不动之山’,是团队最坚实的壁垒,移动本非首要。”
设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材料的使用充满未知,尤其是混沌结晶材料的稳定性测试,几次差点引发小规模能量事故。符文阵列的刻录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能量控制,余辉和键盘不得不轮流提供计算支持。重量分配问题更是反复调整了数十次方案。
周宁虽然嘴上吐槽,却时不时溜达过来,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散发着厚重金属光泽和微弱能量流光的甲片,眼神中也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他甚至贡献了自己温养【断界】时的一些能量感应数据,帮助优化护甲的能量共鸣频率。
余辉则始终冷静地评估着每一个技术节点的风险和收益,确保新护甲不会因为追求强大而变成不可控的隐患。
终于,在团队通力合作下,这套被暂命名为【不动岳】的新一代护甲,完成了最后的组装和基础能量回路激活。
它静静地矗立在工坊的固定架上,黝黑的甲身反射着冷硬的光泽,复杂的符文在内部若隐若现,整体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如同山岳般沉稳厚重的气息。与其说是盔甲,不如说是一座可移动的微型堡垒。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厚重”,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技术、功能以及团队期望的凝聚。
现在,只等待那位沉睡的守护者醒来,用他的意志和力量,将这座“山岳”真正扛起,再次成为团队最信赖的后盾。
所有人都相信,当磐石披上【不动岳】站立起来的那一刻,他将比过去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