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林薇)的恢复过程,与鹰眼的沉静内敛截然不同。精神力透支和规则扭曲带来的创伤,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集中注意力都困难,更别提展开她那曾经无孔不入的广域感知了。那段时间,她就像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被困在据点的方寸之地,只能通过键盘筛选过的二手信息了解外界,这让她倍感憋闷。
然而,随着全球能量背景的逐渐平复,以及她自身在青囊调理下的缓慢恢复,一种意想不到的变化悄然发生。她发现,自己受损后变得敏感而脆弱的灵能感知,虽然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主动扫描,却对某种特定的“信息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和力——那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由无数生灵思绪、情绪、以及短暂交流所构成的、杂乱却庞大的“意识碎屑场”。
通俗点说,她被动接收“八卦”的能力,呈指数级增长了。
这并非读心术,她无法清晰获知任何人的具体想法,而是能像接收无线电信号一样,捕捉到周围一定范围内(最初只是据点内部,后来逐渐扩大到整个管制区,甚至能模糊触及周边城镇)最强烈、最频繁出现的“情绪波段”和“话题焦点”。
起初,这种不受控制的信息涌入让她头疼欲裂,仿佛有成千上万人在她脑子里同时低声说话。但在余辉的指导下(他将这视为一种新的情报收集渠道),她开始学习过滤、分类这些信息流。
于是,夜莺的“新八卦来源”就此诞生,并迅速成为了据点里一道独特而活跃的风景线。
场景一:餐厅里的情报简报
“嘿,你们知道吗?”夜莺端着她的营养餐,凑到周宁和余辉的桌边,眼睛因为捕捉到有趣信息而闪闪发光(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外围巡逻队第三小队那个新来的小伙子,好像暗恋后勤部门的阿雅,每次交班路过都要故意绕远路,心跳频率能飙升百分之二十!”
周宁嗤笑:“这你也知道?”
夜莺得意地晃晃手指:“他的紧张情绪像灯塔一样明显!而且,阿雅好像对他也有点意思,今天早上听到她跟姐妹嘀咕那小伙子‘傻得有点可爱’。”
余辉面无表情地吃着饭,却在默默记录:巡逻队士兵情绪稳定,无异常焦虑,侧面反映管制区近期安全状况良好。
场景二:针对官方的“情绪监测”
“【长城】那边派来的物资清点员,今天心情似乎不太美丽。”夜莺一边帮青囊整理药材,一边随口说道,“抱怨情绪很重,好像是关于什么‘预算削减’、‘资源倾斜向其他项目’……唔,还有对咱们据点消耗资源太多的微妙不满。”
这条信息立刻引起了余辉和键盘的注意。官方资源态度的微妙变化,可能预示着战略调整或内部权力博弈。
场景三:民间传说的“实时反馈”
关于“无名者”的都市传说,夜莺也能捕捉到最直接的反馈。
“今天又有人在那家地下酒吧讨论我们了。”她模仿着那种混合着恐惧和兴奋的语气,“‘他们肯定不是人!是政府改造的超级士兵!’、‘放屁!我听说他们是古代修炼者出世!’……啧,还有个家伙信誓旦旦地说他邻居的表哥的战友亲眼见过我们其中一个能变成影子!”
这些信息虽然荒诞,却能让团队直观地了解自己在民间形象的变化,以及哪些传言需要警惕(比如过于接近真相的猜测)。
甚至是对潜在威胁的预警:
一次,夜莺在冥想时,突然皱紧眉头:“有点不对劲……东南方向三十公里外,那个废弃的矿镇,传来一阵很短暂的、集体性的恐惧波动,非常尖锐,然后很快就消失了……不像普通的意外或纠纷……”
余辉立刻调动卫星和无人机前往侦查,虽然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但还是将该区域列入了更高监控级别。几天后,那里确实报告了一起小规模的、原因不明的牲畜死亡事件,证实了夜莺感知的敏锐。
当然,这种能力也有局限和副作用。信息过于庞杂,需要极强的精神力量去筛选,她每天能有效工作的时间有限。而且,长期暴露在众生的情绪浪潮中,对她的精神恢复也是一种负担。青囊严格限制了她的“八卦”时间,并准备了更强的安神剂。
但毋庸置疑,夜莺这意外获得的新能力,极大地扩大了她(以及团队)的信息网络。她不再是那个只能提供战场环境数据的“眼睛”,而是成了一个能够聆听世界“心跳”与“杂音”的“耳朵”。
从战场雷达,变成了生活情报员兼情绪风向标。
用周宁的话说:“挺好,以后出门打架之前,先让夜莺听听对方有没有尿裤子,说不定能省不少力气。”
夜莺则回敬他:“那你最好祈祷自己别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小秘密,不然我哪天不小心‘听’到了,可就全据点都知道了。”
在一片笑声中,团队的信息维度,因为这只重获新生的“夜莺”,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