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集团的全球助农版图在南美咖啡产业落地后,将目光投向大洋洲的澳洲 —— 这个坐拥南澳、西澳等黄金产区的 “葡萄酒王国”,却因两大难题陷入发展瓶颈:一是气候变暖导致葡萄成熟度不均,南澳农户杰克经营的百年酒庄,近三年葡萄含糖量波动幅度达 15%,精品酒出品率从 60% 骤降至 30%;二是中间商垄断收购,杰克的葡萄以每公斤 2.5 澳元卖给酒业集团,而集团贴牌后的葡萄酒在欧洲售价高达每瓶 50 欧元,利润差超 20 倍。杰克拿着酸涩的葡萄叹气:“我们守着百年酒庄,却连更新酿酒设备的钱都凑不齐,还要看着别人赚走大头。”
刘木龙带着全家抵达南澳巴罗萨谷时,正赶上葡萄采收季,却见不少农户将未达标的葡萄直接倒掉 —— 因成熟度不够,中间商拒收,只能眼睁睁看着劳动成果浪费。思琪在走访中发现,澳洲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痛点有三:一是种植端缺乏精准调控技术,难以应对气候波动;二是加工端设备老化,精品酒酿造工艺落后;三是品牌端 “有产区无品牌”,优质葡萄酒被欧美酒业集团 “贴牌收割”。“我们要帮澳洲农户把‘普通葡萄’酿成‘精品葡萄酒’,还要让他们的酒庄名字被全世界记住。” 思琪在 “惠民澳洲葡萄酒示范中心” 筹备会上,提出 “精准种植 - 精品酿造 - 产区品牌” 的三阶解决方案。
第一步,思琪从国内调派农业气象专家,为杰克的酒庄搭建 “葡萄生长智能调控系统”——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葡萄糖分,结合气象数据自动调整灌溉时间和量,确保葡萄成熟度均匀。杰克的酒庄在系统调控下,今年葡萄含糖量波动幅度降至 5%,精品酒出品率回升至 70%:“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把控,终于能酿出百年前的好味道了!”
第二步,思琪引入国内先进的酿酒设备,在巴罗萨谷建立 “精品葡萄酒联合工坊”,邀请法国酿酒大师驻场指导,教农户掌握橡木桶陈酿、单宁平衡等核心工艺。杰克的儿子汤姆成为工坊酿酒师,参与酿造的 “巴罗萨百年传承” 系列葡萄酒,首次在墨尔本酒展上就斩获金奖,每瓶定价 35 澳元,是之前卖葡萄收入的 8 倍:“现在我们的酒能贴上自己酒庄的名字,还能卖上高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第三步,思琪深挖澳洲葡萄酒的产区文化 —— 巴罗萨谷有 “葡萄藤图腾” 传统,农户会在葡萄藤旁立图腾祈求丰收。她将这一文化融入品牌设计,推出 “巴罗萨图腾” 系列葡萄酒,瓶身印有手工雕刻的图腾图案,附带酒庄百年历史故事手册;同时,联合周雨桐对接的全球奢侈品电商平台,将澳洲工坊的葡萄酒接入欧洲、亚洲市场,上线首月销量突破 5 万瓶。
【检测到宿主子女思琪推动大洋洲葡萄酒产业链升级,融合当地文化赋能,系统触发 “大洋洲农业公益突破” 判定】【奖励:1. 英语(澳洲口音适配)流利技能(思琪及示范中心团队同步解锁);2. 澳洲葡萄酒深加工技术包(含精品酿造、单宁调控等 9 项技术);3. “澳洲产区品牌” 光环(产品获国际葡萄酒组织(oIV)认证,出口溢价提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