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独立旅等部队摩拳擦掌准备攻打太原的时候。
在太原城内的第一军司令部里,筱冢义男站在办公室中央,军刀的刀刃还在滴着水 —— 刚才他暴怒之下,挥刀砍碎了窗台上三个青花瓷瓶,碎片散落在地毯上,混着水渍和瓷粉,像一地破碎的希望。
他的参谋低着头,双手捧着一叠刚送来的报刊,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最上面的《新华日报》头版,用加粗的黑体字印着一行标题,像一记重锤砸在筱冢义男的心上:
“平安大捷!我军歼灭关东军精锐二十万,华北抗战迎来战略转折!”
标题下方,配着一张黑白照片 —— 画面里,八路军战士押着大批日军俘虏,身后是被炸毁的九七式坦克,其中还有几张照片是被击毙的佐藤幸昌、山田翔等人。
“八嘎!”
筱冢义男猛地一脚踹在办公桌腿上,实木桌子发出刺耳的 “嘎吱” 声
“二十万…… 关东军的两个军,就这么没了?”
他一把抓过报纸,手指死死抠着标题,指节泛白。
一周前,他还在冈村宁次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要为关东军的进攻提供先机,再让关东军 29 军、30 军从晋东、晋中两路夹击,彻底消灭独立旅这支 “心腹大患”。
那时他以为,山本一木的特工队是 “皇军利刃”,关东军的两个军是 “钢铁洪流”,拿下独立旅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现在,特工队全军覆没,山本一木被当众处决,关东军两个军成了报纸上 “歼灭二十万” 的数字,连尸体都未必能收全。
“司令官阁下……” 参谋小心翼翼地开口,“还有《解放日报》的报道,说…… 说消灭 88 师团、85 师团的,不只是独立旅,还有 385 旅和 386 旅……”
“385 旅?386 旅?” 筱冢义男猛地抬头,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那两支以前只能靠游击战骚扰的部队,怎么会有全歼一个师团的实力?”
他快步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在晋东、晋中一带乱划 —— 那里本该是关东军 29 军、30 军的防区,现在却成了八路军的 “大捷之地”。
“还有…… 各地送来的报告。” 参谋又递上一叠电报,声音更低了
“朔州、大同方向,发现八路晋察冀军区的大股部队活动,似乎在向雁门关集结;吕梁一带,八路的太岳军区和晋西支队的部队也在调动,已经肃清了三个县城的皇协军据点;就连石家庄方向,八路的冀鲁豫军区的部队都开始袭扰正太铁路……”
筱冢义男接过电报,一张一张地看,脸色越来越沉。
他原本以为,平安战役只是独立旅的一次 “侥幸胜利”,只要他调动太原周边的兵力,就能重新稳住防线。
可现在看来,八路军是在发动一场全域进攻 ——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山西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了八路军的身影。
“他们想干什么?” 筱冢义男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难道…… 他们想彻底拿下山西?”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不可能!山西是皇军在华北的核心据点,太原城防坚固,有两个师团,周边共计还有两个师团的残余兵力,就算独立旅再能打,也不可能一口吞下整个山西。
可报纸上的 “二十万” 数字,各地传来的 “八路军异动” 报告,又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突然想起山本一木出发前对他说的话:“司令官阁下,独立旅的装备很奇怪,他们有能在夜里看清人的眼镜,有能连发的步枪,还有…… 会飞的铁鸟。”
当时他以为山本一木是战败后找借口,可现在看着报纸上,从燕京传来的,略显模糊的战机照片,他突然觉得,那或许不是借口。
“给冈村司令官发报!” 筱冢义男猛地转身,对着参谋大喊
“就说山西战局危急,请求华北方面军立刻增兵!另外,让太原周边的 19 师团、20 师团立刻收缩防线,死守太原!”
“哈伊!” 参谋连忙转身,小跑着冲出办公室。
筱冢义男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慌 —— 他好像不是在和一支 “土八路” 作战,而是在和一支拥有着他无法理解的装备、无法预判的战术的 “幽灵部队” 对抗。
同一时间,燕京城内,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同样凝重得让人窒息。
冈村宁次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华北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红点 —— 从大同到吕梁,从石家庄到晋中,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处 “八路军异动区域”。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滑动,最终停在了 “平安县城” 的位置,眼神复杂。
三天前,他还在给东京大本营发报,乐观地预测 “关东军 29 军、30 军将在一周内击溃独立旅”。
可现在,他收到的却是 “29 军、30 军全军覆没” 的噩耗,还有《新华日报》上那刺眼的 “歼灭二十万” 标题。
“司令官阁下,” 作战参谋站在一旁,声音低沉
“根据情报,385 旅和 386 旅的装备,比半年前有了天壤之别 —— 他们现在有榴弹炮、火箭炮,甚至还有类似独立旅的’小铁鸟’和‘铁疙瘩’。”
“又是曾夏勇……” 冈村宁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他太熟悉这个名字了 —— 从独立旅在黑云山初露锋芒,到拿下晋东南,再到平安战役全歼关东军,这个名字就像一根刺,扎在华北方面军的心脏上。
之前他以为,独立旅只是 “偶然得到了一批先进装备”,只要集中兵力,总能将其消灭。
可现在,385 旅、386 旅也换上了同样的装备,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曾夏勇手里,有一条能持续提供先进装备的 “生产线”;
意味着八路军的精锐部队,不再是 “孤军一支”,而是成了 “集群之势”。
“他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冈村宁次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着地图皱眉。
大同、朔州的晋察冀部队,像是要切断太原向北的退路;
吕梁方面的太岳、晋西部队,像是要封锁向西的通道;
冀鲁豫的部队袭扰正太铁路,像是要阻断太原与石家庄的联系……
这些动作环环相扣,却又看不出明确的主攻方向。
“难道是想逐个肃清外围据点?” 参谋长猜测道
“他们先打平安,再打周边县城,可能是想一步步压缩咱们的防区。”
“不像。” 冈村宁次摇头,“如果只是肃清据点,没必要调动这么多兵力,更没必要让 385 旅、386 旅跟着独立旅一起动手 —— 这更像一场…… 有预谋的大决战。”
他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看向太原的位置:“太原…… 他们会不会是想打太原?”
这个念头让他浑身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