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曾执瓦岗百万旌,檄文一纸震隋庭。

金墉殿里称雄主,洛水河边叹客星。

权易散,势难停,枭雄末路草青青。

若教少却贪功念,未必秋风哭旧营。

南北朝到隋朝那阵子,名门望族跟现在的顶流明星似的,走到哪儿都自带光环,李密家就是这么个“豪门Ip”——爷爷李弼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跟后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李虎那是拜把子级别的同事,老爹李宽也官至柱国,封蒲山公。按说这出身,李密躺着都能混个不错的前程,可他偏不,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隋书·李密传》里说他“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简单说就是脑子好使,能文能武,还特有野心。那会儿他爹刚去世,他承袭了蒲山公的爵位,按理说该循规蹈矩在朝廷当差,可他偏喜欢搞“非主流”——不喜欢穿绫罗绸缎,天天穿粗布衣服;不喜欢跟纨绔子弟喝酒撸串,反而天天抱着书看,尤其爱读《汉书》里的《项羽传》,边看还边拍大腿,跟现在追剧追上头的年轻人似的。

有一次,隋炀帝杨广去汾阳宫,李密作为侍卫随行。杨广这人眼尖,还特别爱挑刺,看见李密长得“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跟一般的侍卫不一样,就觉得这小子眼神里有“反骨”,回头就跟宇文述说:“那个叫李密的侍卫,看着不像个安分的,你把他调走,别让他在我跟前晃悠。”

宇文述也是个老油条,知道杨广的意思,就找李密谈话:“兄弟啊,你是名门之后,才华又这么高,天天在这儿当侍卫混日子,跟埋在土里的金子似的,多可惜啊!不如回家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不比在这儿强?”李密一听,心里门儿清——这哪儿是劝我读书,分明是被皇帝嫌弃了。不过他也不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个摆脱束缚的机会,当即就辞了官,回家“啃书”去了。

回家后的李密更离谱了,干脆把家搬到了巩县的庄园里,一边当“农场主”,一边招了些年轻人跟自己一起读书。他读书还特别有仪式感,每次都让仆人拿着一把刀站在旁边,自己坐在牛车上,牛角上挂着《汉书》,一边赶牛一边看书,活脱脱一个“移动图书馆”。有一次,越国公杨素路过,看见这场景都惊了,赶紧让手下把牛车拦住,问李密:“小伙子,你这么看书,不怕把牛赶沟里去?”李密抬头一看是杨素,赶紧下车行礼,笑着说:“我看书入了迷,倒没顾上看路,不过这牛跟我熟,它知道往哪儿走。”

杨素一听更感兴趣了,跟他聊起书里的内容,李密张口就来,从项羽的楚汉争霸聊到韩信的背水一战,说得头头是道,还自带自己的见解。杨素当场就竖起大拇指:“你这孩子,比我那几个儿子强多了!他们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跟你比就是云泥之别。”回去之后,杨素还特意跟儿子杨玄感说:“李密这小子是个奇才,你以后多跟他打交道,准没错。”

杨玄感本来就不是个安分的主,一听老爹这么夸李密,赶紧主动上门结交。俩人一见如故,天天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聊到兴起还歃血为盟,跟现在的“拜把子兄弟”似的。谁也没想到,这次结交,竟成了李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把他推向了隋末乱世的风口浪尖。

隋炀帝杨广这人,虽说有点才华,但太能折腾——修大运河、征高句丽,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民间到处都是“反隋”的声音。公元613年,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让杨玄感负责督运粮草。杨玄感本来就对杨广不满,又看到天下大乱,心里的“反骨”也动了,当即就找李密商量:“兄弟,现在天下人都恨杨广,我想趁机反了,你给我出出主意。”

李密一听,眼睛都亮了——憋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搞“大事情”了!他当场给杨玄感出了三条计策,史称“三策”:“上策是率军北上,截断杨广的退路,让他在高句丽腹背受敌,不出一个月,他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中策是向西进军,占领长安,凭借关中的险要地势,跟杨广打持久战;下策是直接攻打洛阳,不过洛阳城防坚固,要是打不下来,就会陷入被动。”

按说李密这三条计策,条条都切中要害,尤其是上策,简直是“釜底抽薪”的妙棋。可杨玄感偏是个“眼高手低”的主,觉得上策太冒险,下策才“稳”——洛阳是隋朝的大粮仓,拿下洛阳就能有粮食,还能招揽人心。李密一听就急了,劝了好几次,可杨玄感根本不听,铁了心要打洛阳。

结果正如李密所料,洛阳城防确实坚固,杨玄感打了好几天都没打下来,反而被隋朝的援军包了饺子。更坑的是,杨玄感还犯了个“致命错误”——他居然放了杨广的儿子杨侗,美其名曰“不杀皇室宗亲”,可这一下就给了隋朝军队喘息的机会。李密看着杨玄感一顿“骚操作”,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好几次都想撂挑子走人,可又碍于兄弟情面,只能硬着头皮帮他。

《旧唐书·李密传》里记载,杨玄感后来打了个小胜仗,就飘得不行,居然跟手下说:“我听说古代的英雄都有‘九合诸侯’的壮举,我现在才打了一仗就赢了,是不是比他们还厉害?”李密一听,差点没被气笑,赶紧劝他:“大哥,现在还没到骄傲的时候,隋朝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来,咱们得赶紧想办法突围啊!”可杨玄感根本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没过多久,隋朝大将宇文述、屈突通等人率军赶到,把杨玄感的军队团团围住。杨玄感这才慌了,赶紧找李密商量突围的办法。李密建议他往西逃,去关中投奔当地的反隋势力,可杨玄感又犯了“选择困难症”,一会儿想往东逃,一会儿想往西逃,折腾来折腾去,愣是把突围的机会给错过了。

最后,杨玄感的军队被隋朝军队打得大败,他自己也在逃亡的路上被追兵杀死,临死前还喊着:“我悔不听李密的话啊!”而李密呢,在乱军中侥幸逃脱,可也成了隋朝的“头号通缉犯”,只能隐姓埋名,四处逃亡,从“豪门贵公子”一下子变成了“亡命之徒”。

这段经历,让李密彻底明白——跟错大哥,比嫁错人还惨!不过他也没气馁,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心里暗暗发誓:下次再干,一定要自己当“大哥”,再也不跟别人混了!

李密逃亡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会儿躲在深山老林里,一会儿混在流民中,好几次都差点被隋朝的官兵抓住。直到公元616年,他听说瓦岗寨的翟让正在招兵买马,就决定去瓦岗“求职”。

瓦岗寨那会儿已经是隋末比较大的反隋势力了,翟让是寨主,手下有单雄信、徐世积(后来改名叫李积)等一批猛将。不过瓦岗寨一开始就是个“草莽团队”,主要靠劫掠官府的粮草为生,没什么远大的目标。李密刚到瓦岗的时候,没人把他当回事——毕竟他是个“逃犯”,还是个读书人,跟瓦岗的“糙汉子”们格格不入。

翟让一开始也没重视李密,就把他安排在手下当个小喽啰。可李密不是个甘心当“小透明”的人,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智慧,很快就帮瓦岗寨拉来了不少流民和反隋势力,还出主意让翟让去攻打荥阳附近的官府粮仓,一下子就缴获了大量的粮食。翟让一看,这小子是个“实干家”啊,赶紧把他提拔成了自己的“军师”。

不过李密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知道瓦岗寨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摆脱“草寇”的标签,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于是他就找翟让谈话:“大哥,现在天下大乱,杨广昏庸无道,咱们瓦岗寨有这么多兄弟,要是只靠劫掠为生,早晚得被隋朝消灭。不如咱们趁机扩大势力,拿下洛阳附近的兴洛仓,开仓放粮,招揽天下英雄,到时候咱们就能跟隋朝分庭抗礼了!”

翟让这人虽然没什么野心,但也知道李密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计划。公元617年,李密和翟让率领瓦岗军攻打兴洛仓。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里面储存的粮食足够几十万军队吃好几年。瓦岗军没用多久就拿下了兴洛仓,李密当即下令开仓放粮,让老百姓随便拿。

这下可把老百姓高兴坏了,纷纷说:“李密将军真是咱们的救星啊!”很多老百姓都主动加入瓦岗军,瓦岗军的人数一下子从几万人增加到了几十万人,成了隋末反隋势力中的“顶流团队”。而李密也凭借这次“开仓放粮”的操作,彻底赢得了瓦岗军上下的认可,成了瓦岗寨的“精神领袖”。

不过“功高震主”这事儿,在哪儿都避免不了。翟让看着李密的威望越来越高,心里开始有点不平衡了,手下的一些人也在他耳边吹风:“大哥,瓦岗寨本来是您的,现在李密倒成了老大,这事儿哪儿说理去啊!”翟让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李密也看出了翟让的心思,知道再这么下去,瓦岗寨迟早会内讧。公元617年11月,李密在瓦岗寨摆了一场“鸿门宴”,邀请翟让和他的手下参加。酒过三巡,李密手下的人突然动手,杀了翟让和他的几个心腹。这事儿虽然有点“不地道”,但也确实避免了瓦岗寨的内讧,让李密彻底掌控了瓦岗军,成了瓦岗寨的“绝对c位”。

之后,李密又率领瓦岗军打了好几场大胜仗,先是打败了隋朝大将张须陀,后又攻占了洛阳附近的回洛仓、黎阳仓,把洛阳团团围住。公元618年,李密还发布了一篇《讨隋炀帝檄文》,里面列举了杨广的十大罪状,什么“弑父杀兄”“荒淫无道”“滥用民力”等等,把杨广骂得狗血淋头。这篇檄文一发布,天下震动,很多反隋势力都纷纷响应,李密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就在李密春风得意的时候,隋朝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变故——公元618年3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杀了隋炀帝杨广,然后率领十万大军北上,准备返回关中。宇文化及的军队正好要经过瓦岗军的地盘,李密不得不率军迎战。

这时候,洛阳城里的隋朝残余势力也趁机向李密抛出了“橄榄枝”——洛阳守将王世充等人拥立杨侗为皇帝,然后派人给李密送信,说只要李密能打败宇文化及,就封他为太尉、尚书令,让他执掌朝政。李密一听,心里动了——要是能拿下洛阳,就能名正言顺地当“朝廷重臣”,比当一个“反贼”强多了。于是他就答应了王世充的条件,率军全力迎战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少,但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瓦岗军的对手。李密率军在童山跟宇文化及展开了一场大战,打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打败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魏县,后来被窦建德杀死。不过瓦岗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猛将都在这场战斗中战死,军队的实力也大不如前。

李密本以为打败宇文化及后,王世充会兑现承诺,可他没想到,王世充是个“老狐狸”,早就想吞并瓦岗军了。王世充趁着瓦岗军元气大伤的时候,突然率军偷袭瓦岗军。李密因为刚打完仗,军队还没休整过来,再加上他低估了王世充的实力,居然没做什么防备,结果被王世充打了个措手不及。

《资治通鉴》里记载,王世充在开战前还搞了个“迷信操作”——他找了个叫桓法嗣的术士,让他给自己算卦。桓法嗣说:“我昨天梦见一个大兔子,被您的军队追得无处可逃,最后跳进了一个洞里。这说明您这次一定能打败李密,就像兔子逃不过您的手掌心一样。”王世充一听,当即就给士兵们打气:“咱们这次打仗,有神灵保佑,肯定能赢!”士兵们被他这么一忽悠,士气大增。

而李密这边呢,因为之前打了胜仗,有点飘了,觉得王世充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他手下的徐世积、魏征等人都劝他:“王世充这人阴险狡诈,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得赶紧做好防备。”可李密根本不听,还说:“王世充就那点本事,我一只手就能收拾他,你们别瞎担心了。”

结果战斗一开始,瓦岗军就陷入了被动。王世充的军队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冲锋,而瓦岗军因为没做防备,再加上士气低落,很快就败下阵来。更惨的是,瓦岗军的很多猛将,比如单雄信,因为跟李密有矛盾,居然在战斗中投降了王世充。李密看着军队节节败退,心里彻底慌了,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往长安方向逃跑。

这一战,瓦岗军损失惨重,几十万军队只剩下了几万人,之前攻占的粮仓、城池也都被王世充占领了。李密从“隋末顶流”一下子变成了“丧家之犬”,人生遭遇了最严重的“翻车现场”。他一路上越想越憋屈,好几次都想自杀,幸好被手下拦住了。手下劝他:“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现在可以去投奔李渊,李渊跟您是同宗,肯定会收留咱们的。”李密一听,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就率领残部往长安投奔李渊去了。

李渊那会儿已经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他听说李密要来投奔自己,心里很高兴——李密毕竟是隋末的“大名人”,收留他不仅能壮大自己的势力,还能吸引更多的反隋势力来投奔。于是李渊亲自出城迎接李密,还封他为邢国公,让他担任光禄卿,负责宫廷的饮食起居。

一开始,李密还觉得李渊挺够意思,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不对劲了——光禄卿这官看着风光,其实就是个“大管家”,根本没有实权。而且李渊虽然表面上对他客气,可实际上对他处处提防,还让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李建成等人盯着他。

李密本来就是个有野心的人,哪里受得了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他看着李渊的势力越来越大,心里的“不甘”又开始作祟了,觉得自己要是当初没犯错,现在当皇帝的说不定就是自己。于是他就开始暗中联络以前的老部下,想找机会脱离李渊,重新拉起队伍。

公元618年12月,李密向李渊请求,让他去山东招抚以前的老部下,说这样能帮唐朝扩充势力。李渊一开始有点犹豫,可架不住李密天天求情,再加上李世民也劝李渊:“李密虽然有野心,但现在他孤家寡人一个,翻不起什么大浪。让他去招抚老部下,对咱们也有好处。”李渊这才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还派王伯当跟他一起去。

李密一离开长安,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再也不想受李渊的约束了。他率军走到稠桑的时候,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回长安了,而是率军往襄城方向逃跑,想在襄城重新建立自己的势力。李渊听说李密叛逃的消息后,气得不行,当即派盛彦师率军追击李密。

盛彦师是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知道李密肯定会经过熊耳山,就提前在熊耳山设下了埋伏。李密率军走到熊耳山的时候,因为急于赶路,根本没做防备,结果一下子就陷入了盛彦师的埋伏圈。唐军从山上往下射箭,瓦岗军顿时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李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完了。他身边的王伯当还想保护他突围,可李密摇了摇头,说:“我这辈子,从豪门公子到瓦岗寨主,再到今天的地步,都是我自己选的路,我不后悔。只是可惜了跟着我的兄弟们,让你们受连累了。”说完,他拔出佩剑,望着长安的方向长叹一声——那曾是他离“逐鹿天下”最近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永远到不了的彼岸。

王伯当见李密心意已决,也提着刀冲了上去,嘴里喊着:“将军去哪,我就去哪,这辈子跟定你了!”最终,李密和王伯当都死在了乱箭之下,年仅三十七岁。盛彦师砍下了李密的首级,派人送往长安。李渊看着那颗曾经搅动天下风云的头颅,沉默了许久,最后下令将李密的首级送到黎阳,交给徐世积安葬——也算给了这位隋末枭雄最后一点体面。

《旧唐书·李密传》最后评价他:“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之间,众数十万,破贼十万,威振天下。及偃师失律,犹存麾下数万众,苟去猜忌,疾趣黎阳,任世积为将,信魏征为谋,成败之势,或未可知。”这段话算是把李密的一生说透了——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有逆天改命的机会,可最后还是栽在了自己的“心魔”上。

李密的一生,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大男主剧本”,可惜最后硬生生被他自己改成了“悲剧结尾”。咱们回头复盘一下,会发现他这辈子其实有好几次“逆风翻盘”的机会,可每次都因为选择错误,一步步走向了崩盘。

第一次关键选择,是杨玄感反隋时的“三策之争”。当时李密给出的上策,简直是为杨玄感量身定做的“绝杀计”——北上断杨广退路,让隋军腹背受敌。要是杨玄感听了他的话,说不定隋朝早在613年就亡了,李密也能提前五年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可杨玄感偏偏选了最坑的下策,李密作为“军师”,虽然多次劝谏,却没能扭转局面。这时候他其实可以选择“及时止损”,可他碍于兄弟情面留了下来,最后不仅跟着吃了败仗,还成了朝廷通缉犯。这告诉我们:跟错队友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队友坑,还不及时跑路。

第二次关键选择,是瓦岗寨的“权力交接”。李密杀翟让这事儿,一直是历史上的争议点。有人说他心狠手辣,有人说他是为了瓦岗寨的稳定。客观来讲,翟让确实没有领导几十万大军的能力,李密上位是大势所趋。可他错就错在“赶尽杀绝”——不仅杀了翟让,还杀了翟让的几个心腹,这就寒了瓦岗老兄弟的心。比如单雄信,本来跟翟让关系最好,虽然李密最后没杀他,可他心里早就埋下了“背叛”的种子,后来在跟王世充打仗时临阵倒戈,直接给了瓦岗军致命一击。要是李密当时能对翟让的旧部多一点包容,少一点猜忌,瓦岗军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内讧”,说不定能扛住王世充的偷袭。

第三次关键选择,是打败宇文化及后的“战略判断”。当时瓦岗军虽然打赢了宇文化及,可已经是“强弩之末”,士兵疲惫,粮草短缺。这时候李密最该做的,是率军退回黎阳,跟徐世积汇合,休整军队,补充粮草。可他偏偏被王世充画的“大饼”给忽悠了——觉得只要跟洛阳的隋朝残余势力合作,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控朝政。结果呢?王世充根本没打算跟他合作,反而趁着瓦岗军虚弱的时候发动偷袭。李密这时候又犯了“轻敌”的毛病,不听徐世积、魏征的劝谏,连基本的防备都没做,最后几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这就像现在的创业者,明明公司已经快撑不住了,还想着跟竞争对手“强强联合”,结果被对方一口吞掉,连骨头都没剩下。

第四次关键选择,是投奔李渊后的“心态调整”。李密投奔李渊时,手里只剩下几万人马,已经没有了跟李渊抗衡的资本。这时候他最该做的,是放下身段,安心当一个“打工仔”,凭借自己的才华慢慢积累实力,等待机会。可他偏偏不甘心,觉得自己屈才了,天天抱怨李渊给的官太小,没实权。最后还想着偷偷跑路,重新拉起队伍,结果被李渊的人追上,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告诉我们: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就得低头,没那个实力就别瞎折腾,不然只会死得更惨。

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他的失败,也让我们明白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真谛。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它让我们从古人的故事里,学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参考《隋书》《资治通鉴》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