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斜照,主控站的金属穹顶泛起一层冷冽的光晕。星耀站在观测窗前,目光穿过玻璃,落在远处那些自动运转的采集平台上。矿脉被一截截剥离地壳,像某种沉默的胜利在无声推进。
空气中浮着金属碎屑和电离气体混合后的气味,那种味道像是某种未完成的未来,在鼻腔里灼烧。
“产量超了预期三倍。”伊莎贝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语气比平时轻快了些,“索兰族的技术……比我们预想的更成熟。”
星耀没回头,只是将视线投向全息地图。赫拉克星域的轮廓已经被重新绘制,标注点密布如星群,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半区。
“他们给我们的不是技术。”他低声说,“是方向。”
烈风进来时脚步稳,但眼神飘了一下。他靠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缝线:“我刚走了一趟新建区,情况好得过头了。有些街区已经开始恢复战前节奏。”
“是好事。”伊莎贝拉重复了一遍。
“是好事。”烈风点头,停顿片刻后又补上一句,“但我总觉得……太快了。”
星耀终于转身,目光扫过两人。“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我们?”
伊莎贝拉皱眉:“你是说……他们有目的?”
“不是可能。”星耀语调平稳,“是肯定。那座地下设施——它不是遗迹,它在等我们。而索兰族知道这一点。”
空气沉了下来,像一层看不见的膜贴在皮肤上。没人说话,只有控制台上的指示灯在规律闪烁。
“那我们现在怎么做?”烈风问。
“继续合作。”星耀说,“但不能依赖他们。你带队去查峡谷下的结构图谱,找出核心位置。”
烈风点头,转身离开。
伊莎贝拉没动,走到星耀身边,声音放低:“资源开采提速之后,已经有三个星域提出贸易请求。”
星耀挑眉:“哦?”
“他们的代表已经到了外围港口,要求见你。”她顿了顿,“其中包括雷恩公国。”
星耀嘴角微扬:“那个拒绝我们援助的雷恩?”
“就是它。”
“让他们等着。”
接下来的日子,赫拉克的变化像一场缓慢苏醒的梦。修复机器人穿梭于废墟之间,将残垣拼接成街巷;能量场稳定器一点点抹去辐射痕迹;医疗站亮起第一盏灯,供水系统开始喷涌清水。
孩子们在学校奔跑,老人们坐在广场长椅上晒太阳,笑声在街道回荡。
一位母亲牵着孩子,对工作人员鞠躬道谢:“谢谢将军,我的孩子能上学了。”
“这是将军的决定。”工作人员回答,没有多说。
星耀听见了,却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赢得民心只是开始,守住和平才是真正的考验。
经济复苏也在加速。能源晶体通过贸易航线流入周边星系,换回紧缺物资和技术。港口飞船频繁进出,运输舰队昼夜不歇。
“收入已经超过预期两倍。”财务官汇报时眼里发亮,“如果保持这个速度,三个月内就能启动下一轮城市扩展。”
星耀听完只说了一句:“加快防御工事建设。”
他清楚,繁荣之下往往藏着更深的裂痕。
果然,情报部门送来一份报告:海盗组织“黑潮”正在集结兵力,目标极可能是赫拉克的运输线。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星耀冷笑一声。
他立刻下令加强护航巡逻,调派精锐部队驻守关键航道,并让伊莎贝拉着手研发新型防御系统。
“我们会更强。”他对指挥官们说,“但在变强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保护自己。”
赫拉克的崛起吸引了商人、移民,也引来了窥视的目光。多个星域势力派出间谍试图渗透,打探索兰族技术的秘密。星耀早有准备,下令建立多重审查机制,对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监控。
“这不是多疑。”他在一次会议上说,“是必须的代价。”
随着星域扩张,赫拉克逐渐成为银河边缘的关键节点。星耀的名字开始流传,他的旗帜插满星系各处。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那座地下设施依旧沉寂,偶尔释放出低频震动,仿佛在等待某个时刻。
“它到底在等谁?”星耀站在那扇巨大的金属拱门前,低声自语。
设施没有回应,墙壁上的符号缓缓流动,如同呼吸。
回到主控站后,星耀召集核心团队。
“赫拉克已经成为支点。”他说,“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这片星域,而是让它成为银河统一的起点。”
众人神情肃穆。
“接下来的任务是巩固成果,同时准备下一次跃迁。”星耀环顾四周,“每个人都得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
会议刚结束,通讯终端突然响起急促警报。
“北半球峡谷入口的能量波动急剧增强!”技术员的声音带着紧张,“地面小队失联!”
星耀起身,走向控制台。
全息屏幕上,一道从未见过的能量波纹正从峡谷深处扩散开来,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封锁现场。”他冷静下令,“所有人撤离安全距离。”
“可是将军——”
“执行命令。”星耀打断对方,眼神冰冷。
他独自朝穿梭舰走去,靴底敲击金属甲板,发出清脆声响。
烈风追上来,一把抓住他手臂:“你不能一个人去。”
星耀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如果连我都不能面对,还有谁能?”
烈风咬牙,最终松开手。
星耀登上舰体,舱门缓缓关闭。
引擎轰鸣划破寂静,舰身腾空而起,朝着峡谷疾驰而去。
主控站内,艾莉娅盯着屏幕上的能量曲线,低声呢喃:
“时间……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