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风带着庭院里新栽的茉莉清香,悄无声息地潜入半开的窗扉,轻轻拂动着薄纱窗帘。书桌上,一盏绿罩旧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恰好笼罩着相对而坐的两人。
苏星澜伏在桌案前,面前摊着几张写满复杂符号和推演过程的稿纸。她刚刚结束与周墨琛派来的研究员长达数小时的技术交底,大脑仍处于高度兴奋后的余韵之中,白皙的脸颊上透着一层淡淡的粉晕,那双平日里清澈见底的眼眸,此刻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整个星河的微光。
陆景渊坐在她对面,身姿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挺拔,即使是在这样放松的家居环境中。他手边是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和几份亟待处理的军区文件。但他此刻的目光,却全然落在对面的少女身上,冷硬的眉眼在灯光下显得异常柔和。
“景渊!”苏星澜忽然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雀跃,像发现了新奇玩具迫不及待要与伙伴分享的孩子。她拿起其中一张稿纸,指着上面一个被红笔圈出的关键节点,“你看这里,他们最初的设计思路完全被现有的材料学框架限制住了,总想着用叠加结构来强化承压,但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她的语速很快,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流畅,那些晦涩的术语在她口中变得生动起来。
“致命的问题?”陆景渊顺着她指尖看去,那上面的符号他大多不认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专注地倾听。他微微向前倾身,眼神专注得如同在听取重要的军事汇报,恰到好处地流露出疑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对!”苏星澜用力点头,眼眸更亮了,“就像……嗯……”她微微蹙眉,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画着圈,似乎在脑海中搜索着能让这个“落后时代”的“大叔”理解的比喻,“就像很多人一起唱歌,如果其中有个人总是跑调,不仅他自己难听,还会把周围的人都带偏。”
她顿了顿,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听得认真,便继续说下去:“他们的设计就出现了这样的‘跑调’问题。各个部件之间产生了不协调的振动,就像唱歌跑调一样,单独听每个部件都没问题,合在一起就出问题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纸上比划着能量流转的路径,指尖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让那些冰冷的符号都活了过来。
陆景渊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模样,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着。他确实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深奥的能量传导公式和微观结构原理,但他能看懂她眼中的光芒——那是智慧火花迸溅的光芒,是难题被攻克后的成就与喜悦,是一种超越了外表年龄的、属于强者的自信风采。
这种风采,比他见过的任何宝石都要璀璨。
“所以,你找到了让所有人‘唱准调’的方法?”他适时地提问,声音低沉而温和,像沉稳的基石,承托着她奔涌的思绪。
“没错!”苏星澜得到回应,解说得更加起劲。她下意识地用上了星际工程院的术语:“传统的强化思路就像给破旧的飞船不断打补丁,而我……”她突然顿住,意识到这个比喻不妥,连忙换了个说法:“就像重新编排了整首曲子,让每个声部都能和谐共鸣。”
她又抽出一张草稿,上面画着一个精妙的力场缠绕模型,“我引入了一个非常微小的调节场,让它像一个指挥家,把那些不协调的振动引导开,或者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散掉。周教授带来的那个模拟器跑出来的结果好极了!峰值负载下,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显着提升!”
她说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脸上带着一种酣畅淋漓的满足感。那不仅仅是因为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更是因为她的知识、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底蕴,在这个时代真切地创造了价值,得到了顶尖学者的认可和惊叹。
这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对于曾经在星际间孤独战斗的她而言,弥足珍贵。
陆景渊看着她如释重负又难掩骄傲的小表情,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他伸出手,没有去碰那些他看不懂的稿纸,而是极其自然地拂开她额前一缕因刚才激动比划而散落的碎发,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很厉害。”他由衷地赞叹,三个字,沉甸甸的,蕴含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
他不懂那些技术,但他懂她。他看着她从森林中初醒时的迷茫警惕,到逐渐适应这个陌生时代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在他为她撑起的一方小小天地里,自信地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无可替代的光芒。
这个过程,他全程参与,并甘之如饴。每一次看到她因为解开难题而眼睛发亮的样子,每一次听到她用那些他不太明白的术语兴奋地解释时,他都觉得,当初决定将她留在身边,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苏星澜享受着他指尖带来的短暂温暖和这句简短的夸奖,心里像被温热的泉水浸泡着,暖洋洋,软乎乎的。她发现,将成功的喜悦分享给他,比独自沉浸在数据世界里更加令人满足。他或许不能提供技术上的建议,但他提供了一个绝对安全、绝对信任的港湾,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最真实、最耀眼的一面。
“其实原理并不算特别高深,”她微微歪头,语气带了点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对着亲近之人才会有的娇憨,“只是他们的思维被现有的认知困住了,需要有人从外面轻轻推一下。”
“有时候,推开那扇门,才是最关键的一步。”陆景渊凝视着她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他说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她闯入他原本冰冷规整的生命,带来的翻天覆地。在他遇见她之前,他的世界只有军规、任务和纪律;而现在,他的生活中多了她的笑声、她的智慧、她的一切。
窗外月色渐浓,星子疏朗,远处的蛙声此起彼伏,为这个夏夜增添了几分生机。
苏星澜顺着他的目光,也安静下来。兴奋的浪潮退去,留下的是弥漫在两人之间那种无声的、深刻的默契与安宁。她不再说话,只是弯起眼睛,对他露出了一个极甜、极依赖的笑容。这个笑容里,有感激,有信任,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悄然滋长。
陆景渊的心,在那个笑容里彻底融化。他收回手,重新拿起桌上的文件,却并没有立刻翻阅。胸腔里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充盈感占据——那是对她才华的真诚欣赏,是对她成长的理解与珍惜,是见证珍宝拂去尘埃、绽放光华的自豪,更是与她共享精神世界共鸣的深刻认同。
他忽然明白,真正的守护不是将她藏于羽翼之下,而是为她撑起一片能够自由翱翔的天空。
他护她日常周全,免她风雨飘摇。
她予他思想荣光,带他看见更辽阔的世界。
这种相互的成就与滋养,让他们的羁绊,在此刻沉淀得愈发深邃。那不是简单的情爱,也不是单纯的保护与被保护,而是两个独立灵魂的彼此照亮,是走在各自道路上却能相互理解的珍贵默契。
夜更深了,灯下的两人,一个继续在科学的海洋里徜徉,不时在稿纸上写下新的灵感;一个处理着现实世界的军务,笔尖在文件上划过沉稳的声响。他们互不打扰,却又气息交融,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卷。空气中,仿佛还回荡着方才她雀跃的余音,与那无声胜有声的深刻懂得。
这一刻,陆景渊清楚地知道,他的人生轨迹已因她而彻底改变,并且,他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