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解析院”在昆仑山脉深处悄然成立。这并非一座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一片被强大意念与灵能共同开辟出的、介于虚实之间的特殊领域。由晴岚主导设计的“万象归源仪”悬浮于领域中央,其核心正缓缓旋转着从那遥远暗红星域捕捉到的一缕“织命者”规则涟漪。无数顶尖的修行者与科学家将自身神念接入仪器,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尝试解析这高维规则的奥秘。
与此同时,在叶灵均与雷烈的引导下,一场遍及全球的“信念淬炼”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修行者们不再仅仅闭关于洞府吸纳灵气,而是走入人群,在交流、协作、创造与对抗不公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和纯化自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志核心。一种无形的、浩大的精神力量,开始在地球上空汇聚、共鸣,虽未成形,却已让笼罩于此的“命运丝线”出现了更多、更频繁的紊乱。
林凡坐镇解析院核心,他的身躯依旧脆弱,但意识却如同最灵敏的接收器,同时感应着“万象归源仪”传来的冰冷规则数据,以及全球范围内那澎湃跃动的集体信念洪流。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他意识中碰撞、交织。
解析“织命者”规则的过程极其凶险与痛苦。那是一种将自身认知强行嵌入异种逻辑框架的折磨,稍有不慎,便可能道心失守,被那冰冷的、剥夺可能性的秩序所同化。数位修为精湛的先行者,在深度解析中意识受损,甚至有一位长老的道心被彻底扭曲,坚信一切努力皆是“织命者”剧本的一部分,陷入了彻底的癫狂。
失败的阴影笼罩着解析院。
然而,林凡却从这些失败中,捕捉到了一丝至关重要的灵光。他发现,所有受损者,都是在试图“理解”乃至“掌控”那股规则时出的问题。他们将自身置于规则的对立面或上方。
“我们错了。”林凡在一次全体会议上,声音虚弱却带着洞穿迷雾的清晰,“我们不应试图去‘理解’或‘对抗’它的规则。它的规则本质是‘定义’和‘限制’。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其定义的框架内寻找漏洞,而是……从根本上,不承认其定义的‘唯一性’。”
他抬起手,指尖萦绕着一丝从自身破碎道基中提炼出的、微弱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混沌意蕴,又引动了外界一丝地球众生淬炼出的纯粹信念之力。
“看,”他轻声道,“它的规则,说水只能向下流。但我们的信念,可以相信水能逆流,能化作云霞,能孕育生命。这不是对抗,这是……‘不同’。”
“我们要做的,不是破解它的程序,而是……向这片被它规则覆盖的星域,宣告另一个‘事实’的存在。用我们的信念,我们的‘道’,去编织另一种可能性的‘温床’。”
这个观点,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扭转了研究的方向。解析院不再试图攻克“织命者”规则的防御,转而开始全力研究如何将地球文明的集体信念,更有效、更凝聚地转化为一种能够在外界规则环境中独立存在并扩散的“信息奇点”或者说“道标”。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进展缓慢,挫折不断。
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后。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在尝试将自身对“自由选择”的强烈信念与一缕精纯的巽风意蕴结合时,意外地触发了一种奇妙的共鸣。那缕融合了信念与法则碎片的能量,在“万象归源仪”模拟的“织命者”规则场中,非但没有被排斥或湮灭,反而如同投入水面的油滴,短暂地形成了一片排斥原有规则的“异常区域”!
虽然这片区域只存在了零点零一秒,且范围微不足道,但它证明了林凡的思路是可行的!信念,结合对基础法则的深刻理解,确实可以干扰甚至暂时覆盖“织命者”的规则!
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研究进入了快车道。他们开始系统地尝试将各种不同的信念(如勇气、希望、创造、爱)与八卦基础意蕴的不同组合进行融合,测试其在模拟环境中的表现。
林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最终“调和者”与“质检员”的角色。他以自身那蕴含八卦本源雏形、又与新生宇宙紧密相连的道基为参照,判断着每一种融合产物的“潜力”与“纯净度”。
终于,在无数次失败后,一个由“不屈”信念为核心,融合了震雷之“动”与艮山之“止”意蕴的、极其稳定的“逆命道标”被成功创造出来!它在模拟环境中,能够稳定存在数分钟,并有效驱散周围小范围的“织命者”规则影响!
“成功了!”实验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林凡看着那枚在仪器中缓缓旋转、散发着微弱却坚定光芒的“道标”,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这光芒虽弱,却是文明意志在规则层面发出的第一声属于自己的……“初啼”!
“给它起个名字吧。”叶灵均扶着林凡,轻声道。
林凡凝视着那点光芒,仿佛看到了无数可能性在其中孕育。
“就叫它……‘薪火道种’吧。”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星图上那片暗红的星域。
第一颗种子已经孕育完成。
是时候,选择一个试验田,将这蕴含着文明不屈意志的“道种”,投向那片被“命运”紧紧束缚的星空了。
规则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