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了探鱼仪的新海龙号,如同猛虎添翼,在近海渔场所向披靡。但张西龙的心,早已飞向了那片曾让他经历生死、也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深蓝——黑水洋。
这一次,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仅备足了燃油、淡水和食物,还对新海龙号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检修保养,特别是那台二手探鱼仪,他反复测试,确保其能在深海环境下稳定工作。他还带上了那台虽然老旧但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用场的收音机,用来收听天气预报。
出发前夜,张家气氛有些凝重。王梅红一边给儿子收拾行装,一边不住地念叨:二龙啊,这回可千万小心,听说那黑水洋邪性得很……
林爱凤抱着已经会蹒跚走路的小海洋,眼中满是担忧,却强忍着没有多说,只是默默地将丈夫的衣物叠了又叠。
张改成老爷子吧嗒着旱烟,最后只沉沉说了一句:心里有谱,手上就不慌。
张西龙理解家人的担忧,他用力抱了抱儿子,对妻子和母亲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放心,这回不一样了。咱们有准备,快去快回。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新海龙号再次启航,目标直指黑水洋。同行的依旧是大壮和赵小山,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两人已然成为张西龙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眼神中少了以往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航行是漫长而枯燥的。越往深海,海水的颜色越发深邃,近乎墨蓝。海浪也变得更大更绵长,新海龙号随着涌浪起伏,船体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声。张西龙大部分时间都守在探鱼仪前,眼睛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信号。
第一天,除了零星的小鱼信号和起伏的海底地形,并无太大发现。夜晚,他们轮流值班,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深海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星空却格外璀璨,北斗七星清晰地指引着方向。
第二天下午,当新海龙号真正驶入黑水洋腹地时,探鱼仪的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在代表深海海底的上方几十米处,出现了一大片极其厚实、浓密的亮黄色光带!那光带范围极广,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屏幕,而且还在缓慢移动!
大鱼群!是大型集群鱼类!张西龙精神大振,立刻喊道,看这信号的强度和深度,很可能是大型的底层鱼群,比如鳕鱼群或者马面鲀群!准备底拖网!
底拖网作业比流网和延绳钓更复杂,对船的动力和网具强度要求更高。大壮和赵小山立刻行动起来,检查网具和钢索,确保万无一失。
张西龙根据探鱼仪显示鱼群的移动轨迹,精准地调整航向和速度,选择最佳的下网点。
下网!他果断下令。
沉重的底拖网被缓缓放入海中,巨大的网口在海水中张开,如同一个贪婪的巨兽,贴着海底向前移动,所过之处,将路径上的一切生物卷入网中。
下网完毕,新海龙号保持着稳定的低速,拖着巨网在预判的鱼群路线上航行。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紧张的等待。张西龙紧盯着探鱼仪,密切关注着鱼群的动向和网具的吃重情况。
约莫两个多小时后,张西龙注意到屏幕上那片密集的光带明显变得稀疏,而船速也感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阻力。
起网!他再次下令。
最耗费体力的起网工作开始了。船尾的绞车发出沉重的轰鸣,粗大的钢缆被一圈圈收回。这一次,明显能感觉到网具异常沉重!
当巨大的网囊终于破水而出时,甲板上的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网囊里,不再是单一的鱼种,而是混杂着各种各样的深海生物!数量最多的是体型硕大、头大口阔、浑身灰褐色的大头鳕,每条都有十几斤重,占了渔获的大半;其中还混杂着一些形态奇特、身体侧扁、皮质粗糙的马面鲀(剥皮鱼);甚至还有几条嘴巴巨大、长相狰狞的鮟鱇鱼!此外,网底还夹杂着不少颜色鲜艳的深海虾蟹和各种各样的底栖贝类、海星。
这一网的收获,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初步估算,光是鳕鱼就有四五千斤!整个鱼舱几乎被填满!
发财了!西龙哥!咱们这回真掏着黑水洋的老窝了!大壮看着满舱的渔获,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粗壮的胳膊。
赵小山也累得瘫坐在甲板上,看着这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傻呵呵地直笑:这么多鳕鱼……这得卖多少钱啊……
张西龙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海水,心中同样激动,但头脑依旧清醒。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黑水洋的宝藏远不止于此。
他们迅速开始分拣。价值最高的鳕鱼和马面鲀被优先挑出,用碎冰块层层覆盖保鲜。那些奇形怪状的深海鱼和虾蟹,他们也不认识,但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也单独存放起来,准备带回去看看有没有识货的人。
清理完甲板,天色已近黄昏。虽然疲惫,但丰收的喜悦让三人精神亢奋。张西龙决定趁热打铁,趁着天气尚好,再作业一次。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再次下网时,探鱼仪的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信号!那不是一个密集的鱼群光带,而是一个巨大而孤立的、反射信号极强的阴影,静静地悬浮在海底上方不远处的海水中,随着海流微微晃动。
那是什么?赵小山好奇地指着屏幕。
不像鱼群……大壮也皱起了眉头,像个……大铁疙瘩?
张西龙心中一动,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调整探鱼仪的探测模式,仔细观察那个阴影的形态和回声特征。
不太像沉船……形状不太规则……他喃喃自语,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浮现出来,难道是……人工鱼礁?或者是……大型贝类养殖筏架的残留物?
不管是哪种,在深海出现这种明显的人造物,都极不寻常,其周围往往会成为海洋生物聚集的场所,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改变计划!张西龙当机立断,靠近那个阴影,我们下去看看!
下去?大壮和赵小山都吃了一惊。这可是真正的深海,水下情况不明,危险系数很高。
放心,我们不深潜,就在边缘看看。张西龙解释道,用带钩子的长杆试试。如果真是废弃的养殖设施,说不定上面还附着着宝贝呢!
他所说的,自然是指像鲍鱼、海螺、海参之类的高价值附着生物。在深海水流交换好的地方,这些生物往往长得格外肥美。
新海龙号缓缓靠近那个巨大阴影的上方。张西龙穿上水靠,系上安全绳,拿着那根特制的、顶端带着铁钩和网兜的长杆,再次潜入水中。
深海的水下,光线昏暗,水温更低。张西龙下潜了约十几米,借助水下手电的光束,终于看清了那个巨大阴影的真面目——那竟然是一片巨大的、不知为何沉没于此的木质筏架!上面缠绕着厚厚的海藻和藤壶,如同一个海底的微型森林。
他心中一阵激动,小心地靠近。果然,在那些粗壮的木梁和绳索上,密密麻麻地吸附着无数体型巨大的紫黑色鲍鱼!每一个都比他在近海见过的要大上一圈,肉足肥厚!此外,还有不少如同小孩拳头般大小的海螺和肉刺粗壮的黑皮海参在缓缓蠕动!
这简直就是一个沉没的海鲜宝库!
张西龙强忍着兴奋,用长杆前端的钩子,小心地将那些肥美的鲍鱼和海螺从木梁上撬下来,收入网兜。动作必须轻柔,避免惊扰或损坏这些珍贵的海货。很快,网兜就变得沉甸甸的。
当他浮出水面,将这一网兜堪称极品的深海鲍鱼和海螺展示给大壮和赵小山看时,两人再次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俺的娘诶……这鲍鱼……成精了吧?这么大!大壮拿起一个比成人手掌还大的鲍鱼,掂量着,啧啧称奇。
这……这得值老钱了吧!赵小山眼睛都直了。
意外的发现,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收获!这些深海极品海货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那一整网的鳕鱼!
带着满舱的鳕鱼和那兜价值连城的深海珍品,新海龙号如同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踏上了返航的归途。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也映照着张西龙坚毅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再战黑水洋,他不仅征服了这片曾经带给他噩梦的海域,更从中发掘出了巨大的财富和机遇。这证明了他的眼光,他的勇气,和他那敢于不断挑战、探索未知的海龙王本色!